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书健

作品数:100 被引量:72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9篇皮瓣
  • 36篇缺损
  • 31篇外科
  • 20篇手术
  • 17篇组织缺损
  • 16篇显微外科
  • 14篇皮瓣修复
  • 13篇手部
  • 12篇足趾
  • 12篇外科手术
  • 11篇皮肤缺损
  • 10篇软组织
  • 9篇指损伤
  • 9篇软组织缺损
  • 9篇外科皮瓣
  • 9篇显微外科手术
  • 9篇拇指
  • 8篇指再造
  • 7篇第二趾
  • 7篇臂丛

机构

  • 81篇解放军第40...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青岛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省眼科研...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9篇侯书健
  • 55篇程国良
  • 45篇王振军
  • 35篇孙乐天
  • 29篇刘亚平
  • 23篇方光荣
  • 23篇丁小珩
  • 21篇张元信
  • 17篇屈志刚
  • 16篇汤海萍
  • 10篇潘达德
  • 9篇方光荣
  • 9篇何旭
  • 8篇张海灵
  • 8篇张云飞
  • 7篇安丰妹
  • 6篇武春敏
  • 6篇冯鹏
  • 6篇袁光海
  • 6篇刘宏章

传媒

  • 19篇中华手外科杂...
  • 8篇实用手外科杂...
  • 7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华医学会手...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5篇青岛医药卫生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第八届全国显...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第六届全军手...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18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与单用布比卡因对硬膜外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显微外科手术病人120例 ,随机双盲分成4组 ,Ⅰ组为对照组 ,Ⅱ~Ⅳ组为观察组 ,每组30例。均用0 75 %布比卡因1.4mg·kg-1,Ⅱ~Ⅳ组分别伍用地塞米松0.075、0.15、0.3mg·kg-1 行硬膜外阻滞 ,对比观察麻醉和镇痛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起效时间快 ,阻滞完善和镇痛时间长(P<0.01)。结论布比卡因伍用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阻滞 ,其效果优于单用布比卡因。
张元信安丰妹侯书健孙惠珍张海灵高忠玉
关键词:布比卡因地塞米松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
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2年
王振军侯书健程国良
关键词:周围神经卡压病因学腕管综合征
小腿部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运用被引量:1
2002年
屈志刚程国良孙乐天汤海萍丁小珩侯书健刘亚军潘达德
关键词:皮瓣带蒂移植小腿
全文增补中
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晚期的显微外科治疗
2003年
①目的 探讨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晚期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 1 6例 (男 1 3例 ,女 3例 ;年龄 5~ 34岁 ,平均 1 7.5岁 )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晚期病人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单纯行肌腱“Z”字延长术或屈指深、浅肌腱替代缝合术 3例 ,行肌腱转位重建屈伸功能术 5例 ,同时行肌腱转位、肌腱延长术 7例 ;行背阔肌皮瓣转位重建屈肌功能 1例。③结果 经过 0 .5~ 1 .0年 (平均 2 70d)的随访 ,按TAM系统评估法判断疗效 ,1 6例病人中优 2例 ,良 9例 ,中 3例 ,差 2例。优良率为 68.7%。④结论 对轻、中度病人行肌腱转位、肌腱延长术 ,重度病人行肌腱转位。
王振军程国良康云侯书健方光荣刘亚平
关键词:晚期显微外科手术
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治疗手指再造术后顽固性血管痉挛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研究用长效腋路臂丛阻滞复合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技术,治疗手指再造患者术后顽固性血管痉挛的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方法 1325例1946再造患者,根据开启PCA泵时间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75例684指,用传统哌替啶镇痛。观察组(B组):425例627指,手术结束后开启PCA泵。观察组(C组):425例635指,手术开始前开启PCA泵。重点观察术后48 h内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Ramesay(镇静评分法)评分。168 h内观察顽固性血管痉挛率、患指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VAS评分较低(CB),顽固性血管痉挛率较低(CB),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较低(C
张元信孟宪斌高忠玉张勤武春敏张海灵徐颖王振军侯书健
关键词:手指再造术术后并发症
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25例体会被引量:5
2004年
何旭刘亚平刘桂芳张云飞屈志刚侯书健
关键词:皮瓣足部软组织缺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罂粟碱对臂丛神经阻滞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用不同浓度罂粟碱配伍布比卡因作臂丛麻醉 ,研究其对痛觉和运动的阻滞作用。方法 对 175例无上肢神经、肌腱和掌指关节损伤的住院病人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 5组 :( 1)对照组 :用质量分数为 0 .0 5的布比卡因 ( 1.5mg·kg-1)行臂丛麻醉。 ( 2~ 5 )观察组 :在同量布比卡因中 ,分别加入 0 .2 5mg/ml罂粟碱、0 .12 5mg/ml罂粟碱、0 .0 62 5mg/ml罂粟碱和 0 .0 3 12 5mg/ml的罂粟碱。均选腋路臂丛一针法穿刺麻醉给药 [( 4 0 .0± 2 .6)ml( x±s ,下同 ) ]。比较 5组药物对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范围的阻滞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2~ 5组的起效时间按顺序逐渐缩短 ,维持时间依序延长 (P <0 .0 5 ) ;肌肉收缩、关节活动范围的阻滞程度按序逐渐增强 ,但均弱于第 1组。结论 罂粟碱有拮抗布比卡因效能的作用 ,可加快阻滞臂丛痛觉神经纤维的时间 ,对运动神经纤维的作用轻微。药物作用和浓度呈正相关。
张元信侯书健王菊荣于学军王延东康云
关键词:罂粟碱布比卡因臂丛
不同类型带蒂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被引量:3
2002年
①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带蒂皮瓣急症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②方法 分别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同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邻指皮瓣急诊修复指端缺损病人 2 9例。③结果 经 3个月~ 2年 (平均 1 0个月 )的随访 ,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感觉恢复情况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 5mm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 8mm ,同指背侧岛状皮瓣平均为 7mm ,拇指桡侧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平均为 7mm ,邻指皮瓣平均为 7mm .④结论 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多 ,各种带蒂皮瓣均有其优点 ,应灵活掌握适应证。
王振军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刘亚平
关键词:修复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带蒂皮瓣指端缺损
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再造与修复被引量:24
2001年
目的 报道采用不同类型的趾部分组织移植再造与修复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的趾腹皮瓣、趾甲瓣、甲皮瓣、带部分末节趾骨的甲瓣及趾腓侧半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分别再造与修复五种类型的拇指末节部分缺损 2 7例。 结果 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经半年~ 5年 (平均 2 .1年 )随访 ,再造拇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为 5 2°,指腹两点分辨觉为 5~ 8mm ,外形良好。 结论 以趾为供区的不同类型组织瓣游离移植是再造与修复拇指末节部分缺损的最佳方法。
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杨志贤张元信屈志刚
关键词:拇指再造显微外科手术
外伤性指甲缺损的修复被引量:40
2002年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与游离趾甲移植修复外伤性指甲缺损的疗效。方法 为 11例指甲缺损者采用趾甲移植进行修复 ,根据受区指端软组织的条件 ,其中 5例为吻合血管的趾甲瓣移植 ,6例为不吻合血管的游离趾甲移植。结果 移植后趾甲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1~ 3年 (平均 16个月 ) ,9例术后移植指甲外形良好 ,2例不吻合血管的游离趾甲移植者指甲轻度萎缩变形。
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刘亚平王振军张云飞滕国栋
关键词:趾甲瓣血管吻合疗效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