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国平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3篇介入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介入治疗
  • 1篇电图
  • 1篇电图改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形术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改变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心脏病介入治...
  • 1篇室间隔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丽琳
  • 4篇傅国平
  • 3篇徐海燕
  • 2篇陈茜
  • 1篇蔡卫勋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治疗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治疗。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并进行介入治疗,调查所有患儿心脏病类型,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连续性心电图监测,并统计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类型。结果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围手术期并发心律失常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室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心律失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心律失常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应及时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状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儿围手术期生活质量。
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陈茜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房室缺损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房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房室缺损患儿20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患儿进行导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手术成功率、室间隔缺损直径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新发瓣膜反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及新发瓣膜反流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房室缺损治疗中,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蔡卫勋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8年至2013年20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资料,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并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中几乎所有患儿均发生了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性心律失常,调整导管位置后心律失常可消失。而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VSD直径与膜部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较少,主要的危险因素为VSD直径与膜部瘤。
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陈茜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律失常
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瞬间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中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64例患儿经皮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瞬间心电图。结果:发生心率减慢55例(85.9%),右束支传导阻滞21例(32.8%),室性早搏19例(29.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4.7%),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4.7%),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1.6%)。结论:皮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瞬间球囊扩张刺激流出道,并刺激迷走神经易发生心率减慢、各种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王丽琳傅国平
关键词: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心电图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