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碧宏

作品数:30 被引量:224H指数:11
供职机构:静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遥感
  • 7篇盆地
  • 5篇油气
  • 4篇地质
  • 4篇岩石
  • 4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断层
  • 3篇新构造
  • 3篇新构造运动
  • 3篇油气藏
  • 3篇图像
  • 3篇气藏
  • 3篇走滑
  • 3篇勘探
  • 3篇活动断层
  • 3篇干旱
  • 3篇干旱区
  • 2篇地磁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兰...
  • 4篇静冈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

  • 29篇傅碧宏
  • 6篇丑晓伟
  • 4篇邓云山
  • 4篇张中宁
  • 3篇狩野谦一
  • 3篇林爱明
  • 3篇郭建明
  • 3篇史基安
  • 2篇丸山正
  • 2篇孟自芳
  • 2篇郑建京
  • 2篇吴茂炳
  • 1篇赵兴东
  • 1篇陈国俊
  • 1篇马柯阳
  • 1篇张晓宝
  • 1篇周永红
  • 1篇冯筠
  • 1篇王琪
  • 1篇卢伟

传媒

  • 6篇沉积学报
  • 5篇遥感技术与应...
  • 5篇新疆地质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质科学译丛
  • 1篇遥感技术动态

年份

  • 4篇2003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一、引言合成孔径雷达是主动式的,它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地提供可靠的多时相数据,雷达波可以穿透云、雾,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穿透植被和较浅的冲、洪积物覆盖层,而且成像的立体效应突出了地形信息。因此,在地质研究中,它具有光学遥感技术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傅碧宏冯筠
关键词:地质调查合成孔径雷达雷达数据
焉耆盆地活动构造的遥感图像特征被引量:8
2003年
焉耆盆地是一个位于天山东南部的山间盆地 ,在遥感图像上 ,可以看到盆地西面的活动构造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清楚的线形构造 ,被错开的水系、冲沟等。经分析认为 ,这些活动构造主要由北边的活动褶皱和南边的右行走滑活动断裂组成。野外的实际调查与图像分析的结果十分吻合 ,表明遥感图像在研究活动构造方面是一个十分有力和快速的工具。活动断层的最大水平位移为 2 10m ,最大垂直位移为 2 0m ,主要以走滑作用为主。
郭建明傅碧宏林爱明狩野谦一完山正
关键词:焉耆盆地遥感图像走滑作用活动断层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史基安王琪傅碧宏陈国俊张中宁赵兴东
该项目运用了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遥感地质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流域之一的甘肃河西石羊河全流域的水化学特征与类型;地下水的补给,循环及混合作用特征;地下水下降趋势与亏空状况...
关键词:
关键词: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
利用热红外多光谱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岩石、矿物信息被引量:16
1994年
利用热红外多光谱遥感技术提取和识别岩石、矿物信息,是近年来遥感地质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介绍岩石、矿物的热红外发射特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热红外多光谱遥感技术在提取和识别岩石、矿物信息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一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傅碧宏丑晓伟
关键词:遥感岩石矿物
呼图壁至乌苏一带新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预测被引量:2
1998年
以覆盖北天山山前呼图壁至乌苏一带的四景 L 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为基础 ,结合野外实地考察所获取的地质资料以及烃源岩的生烃和排烃的盆地模拟分析结果 ,对呼图壁—乌苏地区第二、三排构造带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变形特征、背斜和断裂构造的形成时代以及油气勘探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该区第二、三排背斜构造的变形非常强烈 ,它们的构造变形始于上新世末期 ,早更新世末期是新构造变形最强烈的时期 ,这些背斜构造带在中更新世早期已基本形成。第二排背斜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强于第三排构造带。有利烃源岩安集海河组的排烃高峰期在距今 0 .3Ma左右 ,晚于背斜构造的形成时期 ,其生成和排出的油气很有可能聚集于这些背斜构造中。发育于背斜构造核部或北翼一侧的逆冲断裂构造为油气的垂向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 ,但也可能导致油气的逸散和破坏。综合分析表明第三排背斜构造带中的西湖背斜、独南背斜。
傅碧宏史基安张中宁
关键词:北天山新构造运动构造变形特征
干旱区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本文以新疆柯坪地区为例,通过不同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化学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和室内反射光谱特征研究,结合图像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结果,对干旱区沉积岩的TM图像岩石地层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经对岩石测试分析数据和其图像表征的综合分析,作者将区内的岩石地层单元划分为10类,划分精度可达到岩性段,说明了TM图像在岩石学应用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丑晓伟傅碧宏
关键词:干旱区TM图像岩石
柯坪隆起的新构造运动变形及其卫星影像特征研究被引量:16
1995年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的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通过LandsatTM比值叠加合成影像对新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形迹特征进行了解译,并探讨新构造运动的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影响。
傅碧宏
关键词:新构造运动构造形迹遥感影像特征
TIMS图像处理中去相关扩展的解析及其应用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基于数学分析和几何解析,结合TIMS图像的信息特征,对去相关扩展图像处理方法的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去相关扩展增强了原始图像中相关程度较低的那部分信息,增大了地物的光谱反差,提高了图像的地质解译效果。笔者结合局部地区的研究成果,说明经去相关扩展处理后的TIMS图像可提供详细、准确的岩石地层单元信息,是当前大比例尺遥感地质填图和区域找矿的一种有效新手段。
丑晓伟傅碧宏
关键词:图像处理
甘肃东部陇山群中斜长角闪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被引量:13
2000年
陇山群中斜长角闪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斜长用问岩是分两期形成的,其Sm-Nd等时线年龄分别为983±22Ma和756±97Ma,源区为类似于现在洋中脊型的地幔,说明在中元古代形成的裂谷此时已趋成熟,具有相当的规模。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特征也支持该认识。作者认为斜长用闪岩的原岩是侵入陇山群的辉绿岩墙或基性岩脉,是800~1000Ma(晋宁期)裂谷作用的产物,裂谷活动的扩张速率为2~5cm/a。
吴茂炳傅碧宏刘春燕
关键词:斜长角闪岩
焉耆盆地活动断层的晚第四纪右行走滑被引量:13
2003年
本研究对天山东南侧山间盆地——焉耆盆地的晚第四纪右行走滑活动断层的位移和滑动速率进行了测量.详细的卫星图像分析和野外调查表明活动断层(开都河断层带)主要分布在盆地的南缘,具典型的走滑断层特征.发育在晚更新世—全新世冲积扇中的水系记录了3~250 m的右行错断和位移的累积.冲积扇中的断层陡坎高1 m到25 m,沿断层带走向左行雁列状断层崖呈现,向NE和SW倾.基于河道的错断,14C数据和断层岩组构的分析可以得出:①活动断层的平均右行走滑速率为8 mm/a,垂直分量的速率为1 mm/a,(②典型的单次地震断裂事件产生的错断量为3~7 m,③大地震事件(Ms>7)的平均重复间隔约为500年,④开都河断层带最新的地震断裂事件发生在过去2 500 a间.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相关联的天山是一个逆冲构造占主导地位的造山带,而山间盆地中晚第四纪的走滑断层表明了这种造山机制中具有水平滑动.
林爱明傅碧宏狩野谦一丸山正郭建明
关键词:焉耆盆地活动断层晚第四纪右行走滑卫星图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