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宝贵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4篇浅层
  • 4篇浅层地震
  • 3篇地震勘探
  • 3篇浅层地震勘探
  • 3篇勘探
  • 2篇地震探测
  • 1篇断层
  • 1篇隐伏
  • 1篇隐伏断裂
  • 1篇唐山地震
  • 1篇图像
  • 1篇前兆
  • 1篇浅部
  • 1篇浅层地震探测
  • 1篇卫星图像
  • 1篇活断层
  • 1篇发震
  • 1篇发震构造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4篇储宝贵
  • 3篇马文涛
  • 2篇张兰凤
  • 2篇郝书俭
  • 2篇徐锡伟
  • 1篇于光明
  • 1篇凌宏
  • 1篇李建华
  • 1篇尹功明
  • 1篇于之水
  • 1篇于贵华
  • 1篇郑宝贵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京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立水桥段浅部活动特征的地震探测被引量:13
2005年
采用浅层地震技术对北京市立水桥附近的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浅部活动特征进行探测,研究其活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立水桥附近区域的浅部(150 m以内)地层为3层结构,黄庄—高丽营断裂是由多条断层组合而成的、至今仍在活动的隐伏断裂;断裂上盘存在沉降中心,不同时期沉降中心位置不同、沉降幅度不同;受沉降中心的牵引,沉降带边缘产生了多条小断裂。这些特征为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浅部活动性提供了证据。
马文涛唐文榜徐锡伟郝书俭储宝贵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
北京市立水桥附近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被引量:16
2004年
利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探手段,探测出北京市立水桥附近的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并进行了地质解释。结果表明北京市立水桥附近区域的浅部速度模型为4层结构。第1层至第2层的介质深度从0~150m,P波速度从800~2000m/s,介质为第四纪或古-新近纪覆盖层;第3层至第4层的介质深度为130~300m,P波速度在2000~2500m/s以上,推测为泥岩、砂岩类的基岩区。黄庄-高丽营隐伏活断裂其浅部由东西2条近似平行、相距1300m、走向N23°E、倾向SE的断裂所组成,西断裂F2倾角22°,东断裂F1倾角67°,在634m深度归结成单条断层,构成分叉状结构;断层上盘埋深101m,下盘埋深109m,断距为8m,为断错T2,T3地层界面、带走滑分量的正断层型。
马文涛徐锡伟郝书俭尹功明于光明于贵华储宝贵郑宝贵张兰凤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
拉萨市附近刘吾大佛寺间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被引量:2
2002年
简要介绍了在青藏高原拉萨市附近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的浅层地震勘探工作 ,并进行了初步的地质解释。结果表明 ,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所在区域的速度模型为 5层结构。第 1层至第 4层的介质深度从 0m变化到 2 6 0m ,P波速度 80 0~ 2 0 0 0或 2 80 0m/s,介质为第四纪或第三纪覆盖层 ;第 5层的介质P波速度在 30 0 0~ 4 0 0 0m/s以上 ,其CDP图像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较强的反射界面 ,推测该区域为花岗岩类的基岩区。根据反射波组的连贯性、间断性及位置 ,判定在浅层地震勘探剖面 32 0m处存在着刘吾 -大佛寺间断裂 ,它是 1条逆断层 ,倾向NE ,倾角 80°左右 ,其上端点出现在深约 10 0m处。
马文涛凌宏曹忠权储宝贵张兰凤
关键词:浅层地震勘探活断层
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被引量:16
1998年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昌平-丰南断裂已断到中更新世地层(Q2),为倾向SW的左旋走滑正断层。唐山地震就发生在昌平-丰南断裂与唐山断裂交汇的部位上。这再次证明了地震与构造的直接关系,以及震前构造活动信息预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浅层地震方法确定各种异常现象预示的隐伏构造及其活动性来判断地震孕育和发生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郝书检李建华于之水储宝贵
关键词:浅层地震探测卫星图像唐山地震发震构造前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