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萍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PTB)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06例DM并发可疑PTB患者,其中确诊为PTB合并DM患者62例,设为观察组;单纯DM患者44例,设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PPD)试验及痰抗酸杆菌(AFB)涂片检测,同时对比不同血糖控制情况下T-SPOT.TB检测诊断PTB合并DM的结果。结果痰涂片AFB诊断PTB合并DM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度分别为27.42%(17/62)、95.45%(42/44)、89.47%(17/19)、48.28%(42/87)、55.66%(59/106),而PPD试验的诊断结果依次为56.45%(35/62)、84.09%(37/44)、83.33%(35/42)、57.81%(37/64)、67.92%(72/106),T-SPOT.TB诊断结果则分别为95.16%(59/62)、93.18%(41/44)、95.16%(59/62)、93.18%(41/44)、94.34%(100/106)。其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痰涂片AFB和PPD试验(P<0.05)。血糖控制良好与控制不良者T-SPOT.TB检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检测在PTB合并DM的临床诊断上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 宋韬李莉娟付洪义侯莉莉康冠楠党萍马清艳
-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结核菌素试验
- IgG4相关性肺疾病误诊为肺结核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总结Ig G4相关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曾误诊为肺结核的Ig G4相关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右侧胸痛1个月,发热伴上腹痛半个月,左侧胸痛8 d入院。胸部CT检查示双肺上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38KDa及LAM均阳性,支气管镜肺活检示:肺组织慢性炎症,肺间隔增宽,部分肺泡上皮轻度增生。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无好转。再次行支气管镜取肺病变活组织送上级医院病理会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Ig G4/Ig G>40%,修正诊断为Ig G4相关性肺疾病。给予甲泼尼龙、环磷酰胺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Ig G4相关性肺疾病与肺结核易混淆,诊断有赖于血清Ig G4水平测定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g G4/Ig G比例升高。
- 康冠楠党萍侯莉莉马青艳宋韬耿书军
- 关键词:肺疾病误诊肺结核
- 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20例耐药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为MDRO肺部感染分为MDRO组、非MDRO组,分析MDRO组病原菌与耐药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价值。结果 121例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2株MDRO,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94株(71.21%),革兰阳性菌38株(28.79%);主要革兰阳性菌有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者均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有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两组肺结核耐药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遵医行为、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医、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3种均与MDRO肺部感染独立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3.919+1.973×多耐药肺结核+1.9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83×糖尿病+1.435×癌症+-0.667×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医+1.020×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3种,该模型预测耐药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的AUC为0.840。结论 耐药肺结核MDRO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是常见MDRO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多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遵医情况、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与MDRO肺部感染有关。
- 马清艳康冠楠侯莉莉刘晓飞党萍
- 关键词:肺结核肺部感染耐药情况
- 黄芪注射液对肺结核近期疗效、纤维化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肺结核(TB)治疗中黄芪注射液的应用效果及对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初治T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接受西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每组34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相关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入组时HA、PC-Ⅲ、MMP-9、IL-6及IL-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180d治疗后,治疗组HA、PC-Ⅲ、IL-6及IL-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MP-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提高TB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纤维化因子及炎症细胞因子有关。
- 王建梅李毅党萍王丽娟刘宁
- 关键词:纤维化
- 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临床应对策略
-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作为结核病疫情最严重国家之一,合理的药物治疗同时,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使得治疗可以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 党萍耿书军康冠楠刘晓飞侯莉莉宋韬
- 康复新液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老年结核大鼠AQP4及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究康复新液调控肿瘤坏死因子(TGF)-β1、细胞信号转导因子(Smad)3信号通路对老年结核大鼠水通道蛋白(AQP)4及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老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康复新液低浓度(C1)组、康复新液中浓度(C2)组、康复新液高浓度(C3)组、药物对照(D)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50只大鼠均建立肺结核模型,A、B两组采用每日灌胃2.5 ml/kg生理盐水,C1组每日灌胃0.5 g/kg康复新液,C2组灌胃1.0 g/kg康复新液,C3组每日2.0 g/kg康复新液,D组大鼠灌胃1.0 g/kg异烟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IL-17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巨噬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Smad3、Smad7、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组织AQP1、AQP4 mRNA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1组、C2组、C3组、D组IL-6、IL-8、IL-17、巨噬细胞凋亡、TGF-B1、ERK、Smad3蛋白明显升高,Smad7蛋白及AQP1、AQP4 mRNA明显降低(P<0.05);与B组、C1组相比,C2组、C3组、D组IL-6、IL-8、IL-17、巨噬细胞凋亡、TGF-B1、ERK、Smad3蛋白明显降低,Smad7蛋白及AQP1、AQP4 mRNA明显升高(P<0.05);与C2组、D组相比,C3组IL-6、IL-8、IL-17、巨噬细胞凋亡、TGF-B1、ERK、Smad3蛋白降低,Smad7蛋白及AQP1、AQP4 mRNA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A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完好,B组与C1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明显肺水肿且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并伴有大量炎性浸润;C2组、C3组、D组肺水肿与肺泡结构破坏现象有所改善,炎性浸润相对减少,其中以C3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 康复新液对老年结核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和增加AQP4及抑制巨噬细胞凋亡有关。
- 康冠楠马清艳王媛刘晓飞侯莉莉党萍
- 关键词:康复新液老年结核巨噬细胞凋亡
- 肺结核与糖尿病
-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中英文文献。结果:肺结核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治疗时需个体化治疗。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早期抗结核治疗,能较好地...
- 康冠楠党萍侯莉莉马清艳
-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血糖控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观察组(合并肺动脉高压)52例和对照组(未合并肺动脉高压)68例,分别检测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其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运用直线相关分析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s-CRP、 IL-6FIB、D-D明显高于对照组P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FBI和D-D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410、0.315,P<0.05),与IL-6呈正相关(r=0.336、0.307,P<0.05);与PaO_2呈负相关(r=-0.650、-0.549,P<0.05),与PaCO_2呈正相关(r=0.524、0.541,P<0.05)。结论 通过监测患者血浆FBI、D-D含量,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能够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栓发生风险和预后。
- 党萍侯莉莉耿书军康冠楠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凝血因子炎性因子血气分析
- 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药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肺结核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规范化疗,对照组在化疗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治疗15 d、1个月、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和病灶吸收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s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值,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和肺活量(FVC),并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含量和CD4^(+)/CD8^(+)比值,比较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时治疗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PEF、FVC均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肺汤联合康复新液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结核病灶吸收,改善肺功能,治疗老年肺结核效果显著。
- 康冠楠党萍马清艳刘晓飞耿书军宋韬侯莉莉
-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康复新液肺功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 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究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1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耐药组,并选取同期治疗敏感肺结核患者160例为敏感组。将耐药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不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4周。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结果耐药组和敏感组居住地、婚姻状况、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农村、已婚、有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有结核病接触史、没有卡介苗接种史均是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2%(69/80)比70.0%(56/80)](χ^(2)=6.181,P=0.013)。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18/80)比15.0%(12/80)](χ^(2)=1.477,P=0.224)。结论居住地农村、已婚、有抗结核治疗史、有结核空洞、有结核病接触史、没有卡介苗接种史是患者发生耐多药肺结核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耐多药肺结核的发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贝达喹啉的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马清艳侯莉莉党萍康冠楠
-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