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传启

作品数:63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电气工程
  • 16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电池
  • 23篇锂离子
  • 23篇离子
  • 22篇锂离子电池
  • 22篇离子电池
  • 20篇电化学
  • 13篇正极
  • 13篇正极材料
  • 12篇电化学性能
  • 11篇负极
  • 11篇负极材料
  • 10篇LI
  • 8篇锂电池
  • 8篇尖晶石
  • 6篇流变相反应
  • 6篇非水
  • 5篇水体系
  • 5篇锂锰尖晶石
  • 5篇非水体系
  • 5篇催化

机构

  • 35篇湖北大学
  • 15篇湖北工学院
  • 14篇武汉大学
  • 5篇安顺学院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湖北师范学院
  • 4篇江汉大学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安徽大学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武汉工程职业...
  • 1篇宁波职业技术...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安泰科技股份...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 1篇宜都兴发化工...

作者

  • 62篇冯传启
  • 13篇王石泉
  • 10篇张克立
  • 7篇孙聚堂
  • 7篇郑浩
  • 6篇李琳
  • 5篇李丽
  • 5篇江雪娅
  • 5篇李国华
  • 5篇李华
  • 4篇唐平
  • 4篇汤晶
  • 4篇李娟
  • 4篇杨水金
  • 3篇王世银
  • 3篇王升富
  • 3篇张晴
  • 3篇马军
  • 3篇但美玉
  • 3篇陈骁

传媒

  • 11篇电源技术
  • 7篇湖北大学学报...
  • 7篇化学研究与应...
  • 6篇适用技术市场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电池
  • 2篇湖北化工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湖北工学院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氯碱工业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电池工业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负极材料LiTi_2(PO_4)_3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碳酸锂(Li2CO3)、二氧化钛(Ti O2)、磷酸二氢铵(NH4H2PO4)为主要原料,采用流变相反应法成功地合成了Li Ti2(PO4)3,并探讨不同合成温度对Li Ti2(PO4)3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技术对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系统及交流阻抗测试法对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小电流密度下两种温度合成的产物电化学性能差别不大,但在较高倍率下充、放电时,600℃下合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还对合成温度影响Li Ti2(PO4)3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冯传启李琳汤晶周天兴陈骁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本文以LiOH·H2O,NH4VO3,NH4H2PO4和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流变相法成功地合成了磷酸钒锂化合物。利用XRD,TEM等手段对目标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800℃煅烧的样品具有单一纯相的单斜晶体结构。晶体颗粒分布在200—500nm范围,而且在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碳,有利于材料的导电率的改善。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实验发现:800℃煅烧的样品在0.1C和1C倍率电流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高达122.8和107mAh·g^-1,经过3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很少。交流阻抗谱证实了800℃煅烧的样品具有较高的电导率。本文对800℃煅烧的样品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讨论。
李丽李国华王石泉冯传启
关键词: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锂电池 Li-SCl_2和 Li-S_2Cl_2 非水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报道了Li-SCl2和Li-S2Cl2非水电池体系的研究工作。该体系由锂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电解质溶液由非水溶剂(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SCl2或S2Cl2及电解质构成。制成锂片和碳膜面积为1cm2、所含电解液为0.4mL的模似电池,将其在恒流放电测试系统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i-SCl2电池的开路电压为4.10V左右,当SCl2与溶剂硝基苯的体积比为15%至20%时,电池显示良好的放电性能;而Li-S2Cl2电池的开路电压为3.6V左右,当S2Cl2与硝基苯的体积比为25%时,电池体系也显示较好的放电性能。此外,对电池体系的电化学还原行为也作了初步的探索。
冯传启肖武凤
关键词:锂电池非水体系电池
锂电池Li/KIBr_2—非水体系的研究
1994年
本非水电池体系由Li负极、多孔石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电解质溶液由无机溶剂POCl_3(或有机溶剂硝基苯)和溶解在该溶剂中的活性物质(KIBr_2)及支持电解质构成。该电池体系的开路电压为8.50伏左右,放电性能良好,可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此外,对电池体系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的探讨。
冯传启张克立秦子斌
关键词:非水体系锂电池
二硫纶过渡金属配合物Co[Fe(mnt)]在非水锂电池体系中的电催化作用
1998年
二硫纶过渡金属配合物Co[Fe(mnt)]在非水锂电池体系中的电催化作用冯传启(湖北工学院生物工程系430068)张克立(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关键词二硫纶过渡金属配合物电催化剂非水体系锂电池中图分类号O643.3在电池体系的正极材料或电解质溶...
冯传启张克立
关键词:二硫纶配合物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线团状α-Mn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以MnSO_4,(NH_4)_2S_2O_8为反应物,Ag^+作为催化剂的溶液相方法合成了线团状的α-MnO_2。采用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发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的结晶度和形貌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CV)对最终产物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其独特的形态,25℃下反应2d的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24 m Ah·g^(-1))。线团状α-MnO_2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正极材料。
徐杉卢琳刘恋骆义文王石泉刘建文李国华冯传启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CuWO_4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3年
以Cu(Ac)2·H2O、(NH4)10W12O41W12·x H2O为原料,柠檬酸作为螯合剂,用流变相反应方法合成CuWO4,用魔芋精粉(葡甘聚糖)为碳源,对CuWO4进行碳包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技术对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系统及交流阻抗方法对CuWO4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合成的CuWO4材料都具有较高的初始容量,但在700℃下合成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较高(320 mAh/g),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为190 mAh/g;而该样品经过碳表面包覆后,不仅可逆比容量提高到500 mAh/g,而且表现出优良的循环性能,经过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保持在430 mAh/g左右。CuWO4经过改性后,具有独特的电化学性能,可作为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段连生江雪娅王石泉但美玉冯传启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三维花状Fe_2(MoO_4)_3微米球的水热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以Fe Cl3·7H2O和Na2Mo O4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三维花状Fe2(Mo O4)3微米球。探讨不同合成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利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e2(Mo O4)3微米球是由二维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花状结构,合成温度为160℃时,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00 m A·g-1,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431 m Ah·g-1;并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并对160℃合成样品表现较好电化学性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郑浩李琳高虹张晴王石泉冯传启
关键词:水热合成负极材料
纳米α-MnS的溶剂热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锰粉和硫粉为原料,以乙二胺为溶剂,分别在180℃和160℃下,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了纳米α-MnS(对应分别记为MnS-1和MnS-2).利用XRD,SEM手段对目标产物MnS-1和MnS-2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合成的样品具有单一纯相的面心立方α-MnS结构.溶剂热的温度对样品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在180℃温度下反应2 d的样品MnS-1呈棒状和片状,棒粗20~30 nm,棒长200~250 nm.在160℃温度下反应5 d的样品MnS-2呈片状,片厚为30~40 nm.并对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测试,实验发现:合成的纳米α-MnS材料作为电极时,MnS-1和MnS-2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957.2mAh/g和1 033 mAh/g,而且具有一定的循环性能,可望得到应用.
王石泉江雪娅郑浩刘红英冯传启李国华
关键词:硫化锰负极材料溶剂热法电化学性能
四碘合汞酸银的合成及其在热致变色方面的应用
2014年
以硝酸汞、碘化钾和硝酸银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用液相法合成了四碘合汞酸银,并利用XRD谱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合成的四碘合汞酸银进行表征,证实了目标产物四碘合汞酸银已经形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测四碘合汞酸银固体颗粒的形貌。然后采用一定方法,将合成的四碘合汞酸银分散到有机玻璃中,制得到掺有四碘合汞酸银的有机玻璃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热致变色的研究,发现该材料热致变色温度为48℃,而且可逆变色性能好,在热致变色方面具有应用的前景。
卢勇陈骁张红文陈丹周小田干亚芳冯传启
关键词:液相合成热致变色材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