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急性
  • 3篇动脉
  • 3篇血性
  • 3篇正压通气
  • 3篇衰竭
  • 3篇通气
  • 3篇评分
  • 3篇无创正压通气
  • 3篇慢性
  • 3篇呼吸衰竭
  • 3篇急诊
  • 2篇血症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神经功能
  • 2篇气道
  • 2篇气管
  • 2篇醛缩酶

机构

  • 16篇惠州市第一人...
  • 7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22篇冯小鹏
  • 6篇叶自力
  • 5篇陈兴无
  • 5篇张艳玲
  • 3篇何松彬
  • 3篇杨国华
  • 2篇邓莺
  • 2篇陈翔
  • 2篇陈知
  • 1篇余名华
  • 1篇邢敏
  • 1篇汪向海
  • 1篇孙珍贵
  • 1篇李丹
  • 1篇石喆

传媒

  • 5篇中华肺部疾病...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中国校医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首次胸穿抽气时机的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抽气时机对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疗效的影响,并比较其近期疗效。方法选择102例经胸穿抽气术治疗的青年PSP患者,其中发病后首次胸穿抽气时间<3d(早期组)38例,>3d(延迟组)64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胸穿抽气治愈18例(47.3%),住院天数(10.3±3.2)d,延迟组胸穿抽气治愈49例(76.5%),住院天数(6.5±2.1)d。两组治愈率和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延迟排气可提高PSP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胸膜黏连,尤其适用青年中小量气胸患者。
冯小鹏
关键词:气胸胸腔穿刺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治疗后24h主要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方法选择162例该院急诊内科、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的病程<4.5h患者,收集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以及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危险因素、治疗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162例患者中,36.4%的患者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主要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很少出现在年龄≥80岁和有心房颤动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影响主要神经功能改善的独立因素为年龄≥80岁(OR=1.8,95%CI:1.5~3.2)和心房颤动(OR=2.7,95%CI:1.8~5.6)。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溶栓后24h内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大多数出现在年轻及无心房纤颤的患者。
冯小鹏叶自力陈翔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神经功能改善心房颤动
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在阑尾炎急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阑尾炎炎症反应(Appendicitis Inflammatory Response,AIR)评分在急性阑尾炎急诊的诊断和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AIR评分。结果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低危的患者60例(42.3%),患有阑尾炎为7例。低危病人占就诊总人数的47.6%,其中进行开腹探查的44例患者中有21例显示为阴性探查(47.8%)。对诊断严重阑尾炎或进展性阑尾炎(出现坏疽或穿孔的阑尾炎)的敏感性高的为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5,分别为91%,97%。对诊断阑尾炎的特异性高的是阑尾炎炎症反应评分≥9的(高危)的患者为97%,出现穿孔或坏疽的大部分是高危组病人(21/29)。结论 AIR可以减少紧急入院率、降低阴性探查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 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急性阑尾炎的发展阶段有关。
冯小鹏叶自力张雅斯
关键词:疾病严重程度指数决策支持技术
52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预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经血管造影或病理确诊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52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和非阻塞性肠系膜缺血占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别为32例(62.5%),14例(27%),和6例(10.5%)。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有48例(92.1%)、腹膜炎46例(86.7%)和休克12例(21.5%)。腹部CT血管造影42例(81%)。大多数患者进行了手术,6例(12%)患者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死亡率为40.3%。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器官衰竭(42%)。结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地高辛,症状持续到手术前的时间,存在休克,严重酸中毒和再手术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率;CT血管造影、外科早期干预和肠外营养支持可能改善患者生存。
冯小鹏叶自力张雅斯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临床管理
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测定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动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共70例,于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治疗62例达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后,根据p(Cv-a)Co2的水平分为高p(Cv-a)C02组和低p(Cv-a)C02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心脏指数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液体复苏前心率、map、乳酸、apaCheii评分、SCv02、CVp、Sof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6h后乳酸和心率较前降低,CVp、map较前升高;6h后心脏指数、乳酸与0h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监测p(Cv-a)C02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评估组织在液体复苏的工具。
冯小鹏叶自力陈翔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第一人医院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74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实施NIPPV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NIPPV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能增强疗效,改善血气指标。
叶自力冯小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银丹心脑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2012年
银丹心脑通是由多种中药组方而成的中成药。临床证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1-2],但其对慢性肺源性心脑疾病患者有无治疗效果尚不清楚。为此我们采用银丹心脑通对11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冯小鹏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力
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作用的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1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气道重塑是哮喘的重要特征,是引起哮喘不可逆气流阻塞、难治性哮喘和激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冯小鹏陈兴无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细胞因子
甘油三酯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后转入消化内科、肝胆外科、危重医学科的225例HLAP患者,对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血TG情况分为两组,低TG组103例,男69例,女34例,年龄(40.63±1.16)岁,年龄范围为38~65岁,高TG组122例,男92例,女30例,年龄(42.14±0.62)岁,年龄范围为40~67岁,对两组患者的合并症、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结果高TG组患者血糖水平[(13.82±0.78)mmol/L]高于低TG组[(11.03±0.93)mmol/L],总胆固醇[(10.18±0.72)mmol/L]高于低TG组[(7.61±0.38)mmol/L],血尿素氮[(8.09±1.27)mmol/L]高于TG组[(5.26±0.4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患者血钠含量[(130.83±0.47)mmol/L]低于低TG组[(137.43±0.4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G组CT扫描下的局部并发症患者多于低TG组,AP严重情况高于低T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G组患者ICU入住率[7.8%(8/103)]低于高TG组[21.3%(2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的HLAP患者病情严重、ICU入住率高、CT扫描下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预后不良.
冯小鹏杨国华张艳玲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脂
荆州江陵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52例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荆州江陵地区经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COVID-19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33例(63.5%)。36例(69.2%)为江陵居民,13例(25.0%)为武汉居民。37例(71.2%)有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10例(19.2%)有可疑暴露史,5例(9.6%)无接触史。常见症状包括发热(82.7%)、咳嗽(44.2%)、乏力(28.8%)、呼吸困难(11.5%)和头痛(7.7%)。重症组患者9例(17.3%),普通组患者43例(82.7%)。普通组患者轻中症40例,其中非肺炎患者4例,无症状患者8例。与普通组患者相比,重症组患者年龄大,呼吸困难和死亡比例、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淋巴细胞计数低(P<0.05)。45例患者胸部CT有异常改变,其中24例呈双肺多发、斑片状、亚段或节段性磨玻璃密度影,15例呈双肺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以中、下叶明显。结论COVID-19患者以普通型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应早隔离、早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冯小鹏石喆张玲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