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焱
- 作品数:69 被引量:296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真菌多糖免疫调节机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3年
- 真菌多糖由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物,人们对多糖的研究初始于三十年代Shear对多糖抗肿瘤的发现.作为药物,真菌多糖的研究始于50年代,成为免疫促进剂而引起人们兴趣是在60年代以后.
- 冯焱
- 关键词:多糖免疫调节营养
- 菊粉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 2024年
- 本试验利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构建Ⅱ型糖尿病(T2D)模型,旨在探究菊粉对T2D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单笼饲养。正常组(Con组)饲喂普通饲粮,模型组(T2D组)饲喂高脂饲粮,菊粉干预组(DI组)饲喂添加10%菊粉的高脂饲粮,适应性饲喂1周后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菊粉可显著缓解T2D小鼠体重损失(从第4周开始)(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空腹血糖(从第4周开始)(P<0.05或P<0.01);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此外,菊粉可改善T2D小鼠认知行为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或极显著上调海马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或P<0.01),极显著下调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降低血清与海马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海马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P<0.05);显著降低海马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极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1)。T2D小鼠结肠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库特氏菌属(Kurthia)和丹毒丝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_f_Erysipelotrichaceae)等富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菊粉的添加使T2D小鼠结肠中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和回肠杆菌属(Ileobacterium)等富集,结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己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综上可知,菊粉可调节结肠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SCFAs的产生,改善T2D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调节血脂水平、血清与海马中炎症因子含量,调控海马中Nrf2、HO-1
- 冯焱蒙爱魏思昂李旭旭王磊赵燕薛智权丁志文
- 关键词:菊粉
- 短链菊粉与高脂饲粮对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清葡萄糖含量及盲肠微生物区系关联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短链菊粉与高脂饲粮对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清葡萄糖含量及盲肠微生物区系关联性的影响。将8周龄40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与40只雄性瘦素(Leptin)基因敲除小鼠分为8组,每组10只,单笼饲养。1~4组为野生型小鼠的不同处理组:野生型对照组(CT组)、野生型+10%短链菊粉组(CI组)、野生型+高脂组(CH组)、野生型+高脂+10%短链菊粉组(CHI组);5~8组为Leptin基因敲除小鼠的不同处理组:Leptin基因敲除对照组(OT组)、Leptin基因敲除+10%短链菊粉组(OI组)、Leptin基因敲除+高脂组(OH组)、Leptin基因敲除+高脂+10%短链菊粉组(OHI组)。试验期为8周,期间监测采食量与体增重。于第8周腹腔注射葡萄糖,注射后15、30、60和120 min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之后脱臼处死,测定体重与体长,取肝脏、生殖腺脂肪称重。取盲肠段及内容物测定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1)第12天CHI组体重显著低于CI组(P<0.05),第42~54天CH组体重显著低于CI组(P<0.05),Leptin基因敲除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型组体重均显著低于Leptin基因敲除组(P<0.05)。野生型组肥胖系数、肝重比基本低于Leptin基因敲除小组,OHI组的肝重比显著高于OI组和OT组(P<0.05)。2)30 min时,CH组和CHI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CT组和CI组(P<0.05);60 min时,OH组和OHI组血清葡萄糖含量分别显著高于OT组和OI组(P<0.05)。3)盲肠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与肝重比和Lee’s指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未命名梭菌纲_UCG-014属(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UCG-014)和杜博西拉属(Dubosiella)相对丰度分别与肝重比和Lee’s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血清葡萄糖含量与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拉克氏梭状芽孢杆菌属(Lachnoclostridium)、粪杆菌属(Faecalibaculum)和杜博西拉属相对丰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毛螺菌科_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未命名梭菌纲_
- 冯焱蒙爱冯江浩薛智权赵燕崔洁
- 关键词:血清葡萄糖微生物区系
- 双歧杆菌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冯焱佟建明
- 关键词:双歧杆菌畜牧业生产动物免疫机能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学
- MTT方法检测肉鸡淋巴细胞增殖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细胞的增殖水平是衡量宿主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指标之一。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增殖是机体对非己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过程,通过淋巴细胞与抗原或丝裂原在体外培养下,其代谢和形态发生变化,来反映机体细胞的免疫状态。检测淋巴细胞反应的方法主要有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和BrdU标记法等,这些方法在小鼠和灵长类上得到很好的应用。淋巴胞转化试验中最常使用的T细胞丝裂原是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蛋白A(ConA),
- 冯焱尹瑞卿雷万钧姚军虎
- 关键词:淋巴细胞增殖增殖条件MTT方法细胞免疫应答肉鸡MTT比色法
- 里氏木霉Set2通过调控转录因子Ypr1的表达进而控制sorbicillinoids的生物合成
- 2022年
- 【目的】Sorbicillinoids是里氏木霉合成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主要是为了阐明TrSet2在里氏木霉sorbicillinoids合成调控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鉴定里氏木霉TrSet2编码基因。采用基因敲除和过表达手段,分别构建Trset2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株并评估其sorbicillinoids合成能力。同时在Trset2基因敲除菌株中,过表达转录激活因子Ypr1,明确TrSet2和Ypr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Trset2基因敲除菌株完全丧失了合成sorbicillinoids的能力。相反,过表达Trset2导致sorbicillinoids合成的水平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Trset2基因敲除菌株中过表达转录激活因子Ypr1逆转了其不能合成sorbicillinoids的表型。【结论】本研究明确了TrSet2在里氏木霉合成sorbicillinoids过程中的正向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控制转录因子Ypr1的表达水平实现的。这为基于调控机理控制里氏木霉发酵过程中sorbicillinoids的产生或构建高水平合成sorbicillinoids的细胞工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 王磊刘佳龙李晓桐陆昕冯焱解军
- 关键词:次级代谢里氏木霉
- 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情况良好1日龄AA肉公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9只。设定不同免疫应激模型,为无免疫组即对照组(no vaccine,NV),常规免疫组(conventional vaccine,CV),以及在常规免疫基础上注射细菌脂多糖的免疫亢进组(LPS)和环磷酰胺的免疫抑制组(CYP)。采用CD3/CD4/CD8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检测肉鸡免疫状态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与NV组相比,肉仔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均显著降低LPS组和CYP组(P<0.05),各处理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NV组与CV组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各日龄处理间血清TP、GLU和CHLO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21和35天,LPS组和CYP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CV组和NV组(P<0.05);第21天,LPS组血清α-AGP和BUN含量显著低于NV组(P<0.05),CPY和LPS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LPS组CD4+/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NV组(P<0.05)。【结论】未进行免疫肉鸡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长性能和细胞免疫稳态,LPS和CYP的刺激可降低肉鸡采食量和体增重;随日龄增加肉鸡对CYP刺激的耐受性有所上升,LPS刺激可增强肉鸡细胞免疫应答反应。
- 冯焱杨小军王筱霏覃定奎尹瑞卿姚军虎
- 关键词:AA肉鸡免疫状态血液指标MTT法
- 我国安全农产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 2005年
- 阐述了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着重介绍了几种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并对21世纪世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基本预测。
- 冯焱刘佳斌
- 关键词:农产品农产品加工技术
- 膳食纤维与短链脂肪酸对肠道微生物以及宿主健康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膳食纤维是一类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的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影响宿主健康。已有的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饮食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够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使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丰度提升。不同类别的短链脂肪酸发挥的作用迥异,对宿主的物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均有侵染。主要综述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演替的变化和可能的潜在机制,以及由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对宿主健康的影响,为探究饮食、肠道微生物及宿主健康三者间关系提供参考。
- 冯焱闫丽欢冯江浩李建慧
- 关键词:膳食纤维短链脂肪酸肠道微生物
- 通过宏基因组分箱方法揭示南极联合冰川土壤中ARG宿主被引量:2
- 2021年
-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引起的抗菌素耐药性(AMR)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准确鉴定ARG宿主对于评估AMR从环境向人类病原菌传播的风险至关重要,但目前对原始环境中ARG宿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从NCBI下载的南极土壤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宏基因组学组装和分箱技术对联合冰川地区中ARG宿主的分布、抗性机制与迁移潜力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构建的80个MAGs中,有18个MAGs可携带86个ARGs(13种ARG类型),并以多抗耐药类、氨基香豆素、利福平、糖肽类和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为主,且不同的ARG类型呈现不同的宿主分布模式。在ARGs宿主中,共发现21个ACCs(ARG-carrying contigs)携带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其中最常见MGEs的是移位酶,其次是转座酶、整合酶、接合转移蛋白和重组酶。这些MGEs可与ARGs形成特定的ARGMGE共存模式,以多种方式促进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此外,埃希氏杆菌(Escherichi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ae)及类诺卡氏菌(Nocardioides)可携带多种ARGs,是联合冰川土壤中重要的ARGs储存库。研究结果为环境中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依据。
- 李毅夏呈强冯焱李宏张锋关丽董凯诗申少斐
- 关键词:抗生素抗性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