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亭婷

作品数:10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免疫
  • 3篇细胞
  • 3篇免疫指标
  • 3篇抗菌肽
  • 2篇丁酸
  • 2篇丁酸梭菌
  • 2篇梭菌
  • 2篇种公鸡
  • 2篇黏膜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相关细胞
  • 2篇相关细胞因子
  • 2篇菌群
  • 2篇基因
  • 2篇基因MRNA...
  • 2篇公鸡
  • 2篇海兰褐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机构

  • 10篇北京农学院
  • 8篇新疆农业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农业职业...
  • 1篇北京华都峪口...

作者

  • 10篇刘亭婷
  • 7篇王晓霞
  • 7篇刘莉如
  • 6篇滑静
  • 3篇赵庆
  • 2篇杨开伦
  • 2篇赵晓旭
  • 1篇陈秀芸
  • 1篇姚会
  • 1篇刘爱巧
  • 1篇张洁

传媒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北京农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菌肽对蛋用仔公鸡血液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7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血液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5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50、200、250、300、350 mg/kg抗菌肽(抗菌肽Ⅰ、Ⅱ、Ⅲ、Ⅳ、Ⅴ组),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抗菌肽Ⅳ、Ⅴ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Ⅱ、Ⅲ、Ⅳ、Ⅴ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各组免疫球蛋白M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抗菌肽组补体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补体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抗生素组、抗菌肽Ⅲ、Ⅳ、Ⅴ组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抗菌肽Ⅲ、Ⅳ、Ⅴ组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抗菌肽Ⅱ、Ⅲ、Ⅳ、Ⅴ组双歧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抗菌肽Ⅳ、Ⅴ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抗菌肽组乳酸杆菌数量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免疫力,增加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能够有效降低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数量,添加量为350 mg/kg时效果较好。
刘莉如滑静王晓霞刘亭婷
关键词:抗菌肽免疫指标肠道菌群
酪酸梭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综述了酪酸梭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刘亭婷王晓霞
关键词:酪酸梭菌动物生产
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肠道菌群、形态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8
2012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肠道菌群、形态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和15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以及250、500、750、1 000 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750 mg/kg丁酸梭菌组与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盲肠内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除250 mg/kg丁酸梭菌组外,其他各丁酸梭菌组盲肠内乳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2)1 000mg/kg丁酸梭菌组小肠各肠段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的黏膜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空肠与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杯状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P<0.05)。1 000 mg/kg丁酸梭菌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免疫球蛋白A(IgA)阳性物质有效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能够促进生长发育,维持肠道健康,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添加水平为1 000 mg/kg。
刘亭婷滑静王晓霞刘莉如海鹏
关键词:丁酸梭菌肠道菌群黏膜结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3
2012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150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和250、500、750、1 000mg/kg丁酸梭菌,试验期为42d,分别在14、28、42日龄测定各组的生长性能,42日龄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 000mg/kg添加组在试验期内显著提高了蛋用仔公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各水平丁酸梭菌对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1 000 mg/kg添加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3)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750 mg/kg添加组、1 000mg/kg添加组血清IgG的含量与抗生素组相比也显著提高(P<0.05);1 000mg/kg添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丁酸梭菌添加组血清补体3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4)750mg/kg添加组、1 000mg/kg添加组的空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1 000mg/kg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适量的丁酸梭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用仔公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并提高免疫力,抑制炎症的发生。本试验条件下,1 000mg/kg的添加量效果最好。
刘亭婷滑静王晓霞刘莉如海鹏
关键词:丁酸梭菌免疫指标细胞因子
抗菌肽对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空肠组织相关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空肠组织相关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选用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用仔公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组试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5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基础饲粮+150、200、250、300、350mg/kg抗菌肽(抗菌肽Ⅰ、Ⅱ、Ⅲ、Ⅳ、Ⅴ组),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抗菌肽Ⅲ、Ⅳ、Ⅴ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抗菌肽Ⅳ、Ⅴ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抗菌肽Ⅴ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法氏囊指数较对照组、抗菌肽Ⅰ组显著提高(P<0.05),抗菌肽Ⅳ、Ⅴ组之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抗菌肽Ⅴ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3)抗菌肽Ⅴ组白细胞介素-6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Ⅲ、Ⅳ、Ⅴ组干扰素-γ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抗菌肽Ⅳ、Ⅴ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抗菌肽可不同程度提高蛋用仔公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并能有效降低前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以添加350mg/kg抗菌肽效果为最好。
刘莉如杨开伦滑静刘亭婷王晓霞
关键词:抗菌肽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因子
饲粮硒对种公鸡睾丸中硒含量和硒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硒对海兰褐种公鸡睾丸中硒含量和硒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224只48周龄海兰褐种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将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2种硒源分别以3个硒水平(0.2、0.5和0.8 mg/kg)添加到海兰褐种公鸡基础饲粮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SS和SY均能显著提高种公鸡睾丸中硒含量(P<0.01),随着硒添加水平升高,睾丸硒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且添加SY的组显著高于添加SS的组(P<0.01)。2)饲粮添加0.5 mg/kg SS及0.5和0.8 mg/kg SY可显著提高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P<0.05)。3)各组碘化甲腺氨酸脱碘酶1(ID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磷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0.8 mg/kg SY组显著高于0.2 mg/kg SY组(P<0.01);各试验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rxR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2种硒源的0.8 mg/kg组均显著高于0.2 mg/kg组(P<0.05或P<0.01)。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SY可增强海兰褐种公鸡抗氧化功能,添加0.8 mg/kg SY效果较好。
赵庆刘爱巧王晓霞张洁刘亭婷
关键词:公鸡睾丸
密闭式鸡舍环境参数主成分线性加权综合评估模型被引量:9
2011年
本研究以密闭式鸡舍环境参数系统为背景,建立了一个多指标系统综合评估的主成分线性加权数学评估模型,并利用实际监测的环境参数进行实证检验该模型可行性,从而为生产实践中畜禽舍的环境参数评价提供了定量依据。
赵晓旭赵庆刘亭婷刘莉如王晓霞
关键词:密闭式鸡舍环境参数
有机硒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1有机硒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有机硒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研究发现,饲喂不同硒源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有所不同,硒明显改善饲料的转化率,在提高生产性能方面无机硒低于有机硒,但无显著差异。另有研究表明,在温度适中的情况下,饲喂有机硒的肉仔鸡,虽然死亡率较低,但在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方面与饲喂无机硒的相同;
赵晓旭刘亭婷刘莉如陈秀芸滑静
关键词:家禽生产有机硒饲料转化率肉仔鸡无机硒
海兰褐蛋用种公鸡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运用Logistic、Bertalanffy和Gompertz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0~20周龄海兰褐种公鸡生长发育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3种曲线均能较好的拟合海兰褐种公鸡的生长发育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Gomp-ertz拟合结果更符合生产实际,较适用于海兰褐种公鸡的生长拟合。通过适宜生长曲线的分析与拟合能够较好地判断掌握鸡群的生长发育特性,为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赵庆王晓霞姚会刘亭婷
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天蚕素抗菌肽对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形态结构及免疫活性细胞数量的影响。选择336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仔公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150 mg/kg金霉素),抗菌肽Ⅰ(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Ⅱ(饲喂基础饲粮+2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Ⅲ(饲喂基础饲粮+2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Ⅳ(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Ⅴ组(饲喂基础饲粮+350 mg/kg天蚕素抗菌肽),饲养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各处理肠黏膜结构与对照组相比较完整,除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空肠肌层厚度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不同添加水平的抗菌肽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对照组,隐窝深度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对照组,抗菌肽Ⅴ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抗菌肽Ⅴ组空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肽Ⅲ、Ⅳ、Ⅴ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杯状细胞数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可显著改善海兰褐仔公鸡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同时也增加了小肠免疫活性细胞的数量。其中抗菌肽Ⅴ组添加效果最好,天蚕素抗菌肽添加量为350 mg/kg。
刘莉如杨开伦滑静王晓霞刘亭婷
关键词:抗菌肽免疫活性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