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3年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2年8月我院小儿科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导致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包括感染、过敏、疫苗接种、寄生虫病史及其它原因,其中感染比例最高,占66.28%;首发症状包括紫癜、腹痛及关节痛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紫癜比例最高,占59.30%。(2)观察组患儿中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3.53%(25/34)、52.94%(18/34)和26.47%(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示皮疹反复≥4W及血FⅢ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反复芝4w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 刘红霞李小玲刘仁红肖毅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诱因
- 西咪替丁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2、TNF-α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2均明显上升,TNF-α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2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可快速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并可调节患儿机体炎症免疫反应。
- 邓永洪殷俊美刘红霞刘仁红张荣贵杨永玲肖毅
- 关键词:轮状病毒西咪替丁细胞因子
- 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新生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孕期30 d的孕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5 min组、缺氧10 min组和缺氧15 min组。给予孕兔吸入7%二氧化碳的氮气使其窒息后剖宫产出新生兔,观察新生兔出生时的一般情况,4 d后作头颅磁共振影像(MRI)检查,5 d后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和光镜观察新生兔脑组织结构改变,并作病理评分。结果缺氧10 min组新生兔活体观察、头颅MRI、病理改变符合窒息后HIBD动物的变化特点,MRI检查新生兔脑组织可见大片状、弥漫性分布的不均匀信号,呈稍短T2信号,白质、灰质界限模糊;正常对照组、缺氧5 min组和缺氧10 min组病理评分分别为(4±0,5.44±1.13,13.3±2.39),缺氧5 min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10 min组主要见变性、坏死和小胶质细胞增生改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缺氧15 min组新生兔生后6 h内全部死亡,不作MRI检查及病理评分。结论向孕兔输7%二氧化碳的氮气10 min使其窒息后剖宫迅速取出新生兔是简单、快速、可靠制备HIBD模型的方法。
- 王志坚周晓光刘仁红熊伟温红艳封志纯
- Nogo-A蛋白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HIBD组和假手术组新生大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Nogo-A与新生大鼠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将12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颈总动脉不缺氧,HIBD组结扎颈总动脉且缺氧;建模后再细分亚组并在相应时间点取材,免疫组化法检测Nogo-A蛋白的含量。结果Nogo-A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仅存在于神经元胞浆及突起内,海马前下托与胼胝体Nogo-A阳性神经元高度密集,大脑皮层也呈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顶叶皮层的第3层,细胞着色较深。建模后7 d Nogo-A蛋白表达量仍较少,14 d稍增加(P>0.05),21 d较14 d增加(P>0.05),而28 d较21 d变化幅度较大(P<0.05)。在假手术组脑组织切片中也可见到Nogo-A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散在分布,着色较淡。结论新生大鼠HIBD组Nogo-A蛋白表达强于假手术组,这说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Nogo-A这一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产生增多有关。
- 刘仁红周晓光黄嘉言
- Nogo蛋白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再生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06年
- Nogo蛋白是抑制动物中枢神经再生的髓鞘内活性分子,含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具有抑制活性的结构域:位于细胞内的氨基-Nogo和位于细胞表面的Nogo-66。Nogo蛋白及其受体的发现是中枢神经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的重大突破。大多数Nogo分子分布于内质网膜,少数分布于细胞表面。Nogo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通过Rho的激活而抑制神经元生长,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是激活Rho的重要因素。Nogo-A抑制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生长及3T3成纤维细胞延伸生长,呈剂量依赖性,并能被单克隆Nogo-A抗体和AS Bruna所阻断。Nog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 刘仁红周晓光
- 关键词:髓磷脂蛋白质类轴突NOGO蛋白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本院儿科病房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及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并对产ESBLs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及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在1 241份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标本中共培养出产ESBLs菌株77株,检出率为6.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6株,占46.8%,大肠埃希菌41株,占53.2%。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26.8%、63.9%,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3.9%、80.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仅为0、2.8%,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2.2%、44.4%,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临床上对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应根据临床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西丁、头孢替坦等头霉素类,或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 邓永洪张荣贵刘红霞刘仁红李小玲肖毅
-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不同通气模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常频机械通气(CMV)及高频振荡通气(HFOV)3种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合征(NRDS)患儿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收治的151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通气模式,将151例NRDS患儿分为NCPAP组(n=55)、CMV组(n=48)、HFOV组(n=48),3组患儿除采用不同通气模式外,均给予维持内环境、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3组患儿在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NRDS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比较3组患儿血气分析变化、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 13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12、24、72h血气分析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NCPAP组、CMV组和HFOV组间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及气胸、VAP、BP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组VAP、BPD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氧疗时间,均显著低于CMV组与HFO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组气胸发生率与NCPAP组及HFO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PAP组与HFOV组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治疗NRDS疗效肯定,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氧疗时间,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邱其周程贵辉陈虹余熊伟刘仁红肖毅
-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常频机械通气高频通气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门诊急性感染性喉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病毒、止咳等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布地奈德0.25~0.5 mg雾化吸入,2次/d;对照A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0.5 mg/kg,1次/d;对照B组给予地塞米松2.5~5 mg+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2次/d。3组均治疗3 d,3组的治愈率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疗效好,起效快,安全,且避免了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
- 程贵辉肖毅刘仁红王英宏邱其周
- 关键词:布地奈德地塞米松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雾化吸入
- HIBD新生鼠脑组织Nogo-A表达及其与中枢神经再生的关系
-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采用从Nogo基因核酸序列中筛选出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对正常和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Nogo-AmRNA的表达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Nogo-...
- 刘仁红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组织NOGO-A蛋白中枢神经再生
- 文献传递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免疫干预作用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干预作用。方法:50例RMPP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纳入本研究,将RMPP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予常规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B组患儿常规阿奇霉素治疗,检测对照组儿童及RMP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比较A、B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RMPP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D3+、CD4+、CD4+/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两组RMPP患儿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儿平均病情反复次数、持续时间及使用抗生素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匹多莫德可通过调节免疫平衡,增强患儿免疫力,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邓永洪张荣贵刘红霞刘仁红李小玲肖毅
-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匹多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