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伦志 作品数:33 被引量:21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 湖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糖尿病模型组(n=40),糖尿病模型组给予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20)和缬沙坦组(n=20);缬沙坦组每日给予缬沙坦30 m g/kg的剂量灌胃;第8周测定各组大鼠尿蛋白,处死大鼠取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间质损害明显,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2209±0.0405和0.1835±0.0611,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组大鼠尿蛋白排泄较糖尿病组显著下降,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相对面积分别为0.1435±0.0322和0.1183±0.0376,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缬沙坦能显著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刘伦志 姜莉鸣关键词:糖尿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雷公藤多甙对老年大鼠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老年大鼠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清洁级Wistar大鼠(18月龄)随机分为雷公藤组、对照组、模型组,在雷公藤组及模型组大鼠上建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雷公藤组采用雷公藤干预。结果:实验12周后,模型组及雷公藤组大鼠24 h尿蛋白均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水平( P<0.05);雷公藤组24 h尿蛋白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实验12周后,模型组及雷公藤组TG、T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A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大鼠TG及TC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ALB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12周后,雷公藤组大鼠肾脏病理分级为0~1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模型组(χ^2=6.667,P=0.010)。实验12周后,与对照组及雷公藤组相比较,模型组肾小球系膜TNF-α及IL-6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可以抑制老年肾小球肾炎大鼠肾小球系膜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组织学表现及临床症状。 刘珊 刘伦志 覃智慧 杨晓芬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老年大鼠 雷公藤多甙 炎症因子 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华肾脏病学会的最新数据显示,DKD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第二位原因,DK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诸多因素,研究表明:VEGF主要在肾小球足细胞上表达,对于DKD蛋白尿的形成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对DKD有许多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DKD患者血清VEGF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肾脏保护机制。 刘珊 刘伦志 张明霞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 血清VEGF 阿托伐他汀 厄贝沙坦 肾小球足细胞 肾脏保护作用 虫草菌丝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虫草菌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76例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虫草治疗组(n=35),两组患者常规碳酸氢盐透析,虫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虫草菌丝口服(0.5 g,每日3次);治疗6月后测定血管内皮功能,采用高分辨彩超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和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V),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ndothelin-1(ET-1)水平。同时,随访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在治疗6个月时,虫草治疗组的EDV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EI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虫草治疗组的ET-1水平较对照组也显著降低(P<0.05);随访两组患者1年,治疗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应用虫草菌丝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刘伦志关键词:虫草菌丝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静脉补充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I生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口服铁剂联合促红素治疗不理想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例(蔗糖铁组)改用静脉滴注蔗糖铁100mg,2次/周,总量达1000mg,后改为100mg,1~2次/周;14例(硫酸亚铁组)继续口服硫酸亚铁0.2g,3次/d,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两组相同,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蔗糖铁组血红蛋白为(81.42±9.45)g/L,较硫酸亚铁组(89.32±9.18)g/L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比容显著升高(P〈0.01),血清铁蛋白显著增加(P〈0.01);患者精神、食欲、体力、生活质量等均明显改善;蔗糖铁组有效率81.3%,偶有恶心、呕吐、皮肤刺痒,均无明显副作用;硫酸亚铁组血红蛋白水平上升幅度有限,多数有恶心、上腹不适,影响食欲。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陛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向海燕 刘伦志关键词:铁化合物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与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经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氯沙坦干预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留取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间质磷酸化P38MAPK以及TGFβ1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②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间质磷酸化P38MAPK、TGFβ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氯沙坦组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较糖尿病组减轻,肾小管间质磷酸化P38MAPK、TGFβ1表达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存在P38MAPK的活化;氯沙坦可阻抑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P38MAPK活化,下调TGFβ1表达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刘峻 宁建平 刘伦志关键词:肾小管 洛沙坦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6例分析 被引量:5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并与单纯HD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HP联合HD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HD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变化,以及不同干预手段对疾病总有效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β2-MG、PTH、BUN、Cr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组β2-MG、PTH、BUN、Cr等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β2-MG、PTH、BUN等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BUN之外,联合治疗组β2-MG、PTH、Cr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皮肤瘙痒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治疗能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体内的PTH、β2-MG等中分子物质,显著增加尿毒症患者皮肤痛痒缓解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明霞 刘珊 刘伦志 谭德敏关键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尿毒症皮肤瘙痒 Β2-微球蛋白 氟伐他汀对UUO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机制。方法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UUO)模型组和UUO+氟伐他汀治疗组(T-UUO,氟伐他汀20mg·kg-1·d-1)。于术后第1、4、7、10、14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结果UUO模型组肾小管-间质MCP-1与ED-1表达较SOR组增加(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T-UUO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但/仍高于SOR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欧阳春 宁建平 周巧玲 刘伦志 刘纪实关键词:巨噬细胞浸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氟伐他汀 UUO SD雌性大鼠 肾脏病理变化 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吗替麦考酚酯25 mg/(kg.d)、雷公藤多苷1 mg/(kg.d)口服治疗,同期选取30例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和27例只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对照。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6个月时分别测定比较患儿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结果多靶点免疫抑制组患儿24 h尿蛋白均有下降,其中24例尿蛋白<0.5 g/24 h,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总有效率为75%,与环磷酰胺冲击组及单独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靶点免疫抑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环磷酰胺冲击组及单独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苷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刘伦志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 多靶点 儿童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及氯沙坦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后者经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氯沙坦干预组[氯沙坦20mg/(kg·d)]。分别于第8周和第16周时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留取肾组织作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面积明显增加(P<0.01);②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和TGF-β1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α-SMA表达和TGF-β1表达呈正相关(rs=0.810,P<0.01)。③氯沙坦组尿蛋白排泄量、肾小管间质损伤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糖尿病组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Vimentin与TGF-β1表达强度较糖尿病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①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进程中存在TEMT;②氯沙坦可下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Vimentin、α-SMA表达,阻抑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TEMT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宁建平 刘伦志 刘纪实 杨椹 刘俊关键词:糖尿病 上皮细胞 肾小管 洛沙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