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金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半球台网计划(OHP)与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发展被引量:8
- 2005年
- 简述了基于海洋半球台网计划(OHP),由日本建立的OHP地震台网、OHP数据中心,日本研制的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由ODP(大洋深钻计划)Leg191布设的海底钻孔宽频带地震观测站的总体进展.也阐述了近年来我国自行研发的海底地震观测系统的现状,并提出在我国沿海大陆架海域筹建海底钻孔式长期地震观测站的建议与设想。
- 周公威庄灿涛郝春月刘冬金
-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
- 核爆炸余震与天然地震余震的比较
- 1997年
- 用不同余震的衰减函数模拟了1968年到1976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爆炸的7次大核爆炸的余震。也研究了该区的4次天然余震序列。核爆炸余震不同于大多数天然余震,因为它们衰减比较快,并用常常用指数类函数拟合它们的衰减。核爆炸余震的震源深度一般比天然余震的浅,与核爆炸深度相对浅一致。在内华达试验场附近也观测到天然地震浅源余震的快速衰减,这说明余震震源处的条件影响余震随时间的衰减。Dieterich(1994)提出余震衰减理论预示深度浅的余震衰减更快,提供了对观测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由于核爆炸余震的衰减快,目前在内华达试验场观测到的活动很可能已经过充分衰减了,所以目前的活动水平将持续到将来。
- S.Gross刘冬金
- 关键词:核爆炸余震天然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