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凌云

作品数:45 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护理
  • 16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10篇并发
  • 9篇介入
  • 8篇并发症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7篇320排CT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术
  • 6篇介入治疗
  • 6篇静脉
  • 5篇动脉成像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容积
  • 5篇冠状动脉成像
  • 5篇320排动态...
  • 4篇冠状血管

机构

  • 45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5篇刘凌云
  • 14篇单鸿
  • 11篇朱康顺
  • 11篇周小香
  • 11篇覃杰
  • 9篇吴少珠
  • 8篇孟晓春
  • 7篇张建生
  • 6篇古会珍
  • 5篇陈俊伟
  • 5篇陈妙霞
  • 5篇姜在波
  • 5篇徐川
  • 5篇赖丽莎
  • 4篇曾咏梅
  • 4篇王劲
  • 4篇李露芳
  • 4篇钟月桂
  • 3篇郭宁
  • 3篇钱孝贤

传媒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医学工程
  • 4篇全科护理
  • 3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6篇2010
  • 20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udd-Chiari综合征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分析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强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分析CT血管成像(CTA)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DSA证实的28例BCS患者,在DSA检查前1周内行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并对其相关血管分别以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成像法(VR)和多平面重建法(MPR)进行血管重建。分析BCS患者的肝脏多层CT动态强化规律,并以DSA结果为对照,评价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A技术在判断血管梗阻平面及显示肝内、外侧支循环中的价值。结果与DSA对照,28例BCS中多层CT扫描准确判断梗阻平面者26例,未能诊断者2例,为膈肌水平以上的下腔静脉膜性阻塞。22例肝静脉梗阻的患者中,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肝脏典型斑片状强化者19例,不典型强化者3例,8例出现肝内良性结节,同时还显示门脉分支狭窄、僵直20例,肝动脉增粗14例,肝内侧支静脉开放20例。6例单纯性下腔静脉梗阻患者未出现肝脏异常表现。结论肝内、外侧支静脉的出现与梗阻部位有关。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反映BCS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技术,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梗阻平面及肝内、外侧支循环。
孟晓春单鸿朱康顺徐川张建生刘凌云叶滨宾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CT动态增强扫描最大密度投影法CT血管成像下腔静脉梗阻多层CT
Budd-Chiari综合征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分析
本文探讨了Budd-Chiari综合征(BCS)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分析了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较准确的反映BCS患者肝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血管成像,...
孟晓春单鸿朱康顺徐川张建生叶滨宾刘凌云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320排CT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一个心动周期内冠状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320排CT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冠状动脉成像的成功率、辐射剂量、成像质量和诊断结果,探讨低剂量前瞻性心电门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率<65次/min的500例病例依次分别采用了前瞻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成像扫描方案,分为P组(前瞻组)和R组(回顾组).根据Frank J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将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分为1分(不可评价)、2分(可接受)、3分(好)、4分(优秀).评价两组成像的成功率、射线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 P组和R组检查成功率均为100%.P组和R组平均射线剂量为(3.28±1)mSv、(14.36±2.3)mSv,P组平均射线剂量较R组降低7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和R组各有3750(15×250)个冠脉节段,P组和R组冠脉节段管径太小(<1.5 mm)难于评估分别占3.49%(131/3750)、3.78%(142/3750),可评估占96.51%(3619/3750)、96.12%(3608/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R组4分(优秀)图像分别为95.09%、95.23%,3分图像为1.09%、0.74%,2分图像为0.3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3分图像均为运动伪影,无阶梯伪影及1分(不可评价)图像.P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为86.49%、98.70%、88.89%、98.38%,R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为83.87%.,98.74%,89.65%,97.9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率稳定在65次/min以下的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可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能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达到回顾性心电门控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覃杰刘凌云张建生方圆钱孝贤朱洁明单鸿
关键词:门控血池显像
人文关怀护理对MRI检查患者焦虑的影响及效果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MRI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行MRI检查的220例病人,随机分成人文关怀组和常规组两组。在通过加强对人文关怀组的认知、情绪、行为、音乐等等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后,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MRI检查前后病人焦虑情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焦虑评分:检查前:人文关怀组36.53,常规组37.96;检查后:人文关怀组40.67,常规组55.45。人文关怀组检查后焦虑评分比常规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MRI检查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刘凌云吴少珠周小香王惠
关键词:人文关怀焦虑MRI应用护理
两种注射针头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头皮针和套管针在320排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对比研究及效果观察.方法 3000例CT增强扫描检查者分成两组为静脉套管针组和头皮针组,比较2组穿刺部位出现的疼痛、对比剂渗漏及接口松脱情况.结果 静脉套管针的疼痛、渗漏及接口松脱现象明显减少;而头皮针组出现造影剂渗漏及连接口松脱现象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套管针由于其属于软管具有柔韧性,及螺口接口的独特性,不容易造成对比剂渗漏和接口松脱现象,大大减少了血管条件不好的检查者的并发症,减轻了检查者的痛苦,提高了检查成功率.
刘凌云覃杰周小香赖丽莎陈妙霞
关键词:静脉套管针CT增强
预见性护理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心室颤动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的意义。方法:总结15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和处理心室颤动的发生。结果: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心室颤动的预见性护理有:术前评估及准备,术中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力的变化,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6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处理得以缓解。结论: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预防心室颤动的发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刘凌云冯丽钦覃杰周小香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颤动预见性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疗效,总结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对并发症及时处理。统计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20例经股动脉穿刺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0例经桡动脉穿刺患者介入手术全部成功,发生血肿1例,桡动脉痉挛3例,经及时处理均好转。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穿刺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桡动脉穿刺行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并进行合理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刘凌云曾咏梅吴少珠赖丽莎陈俊伟庞鹏飞陈妙霞
关键词:糖尿病足桡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320排CT检查技术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320排CT中采用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对移植肝动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A、B两组,对比剂分别为碘350g/L(27例)和370g/L(31例);均采用320排CT扫描机,对比剂流速均为6ml/s,总剂量50ml,采用动态容积扫描模式,扫描参数:X线管转速0.5s/r,层厚0.5mm,管电流100~250mA,管电压100kV。利用4D DSA成像软件,测量纯肝动脉的达峰时间、达峰CT值;记录肝移植组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选取最佳纯肝动脉期的图像,进行容积(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应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不同数据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Х^2检验或t检验。结果(1)肝移植A组、B组间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和人体质量指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间肝动脉达峰时间分别为(19.71±3.11)s、(20.06±3.67)S,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肝动脉达峰CT值、达峰绝对CT值分别为451.39±113.16、412.06±112.30,与A组的396.26±89.46、357.59±87.5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6、2.038,P值均〈0.05);(2)移植肝动脉成像:肝动脉吻合口假性动脉瘤2例,肝动脉吻合口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分别为13例、5例、9例、1例;肝动脉吻合口处多发中重度狭窄4例,肝动脉吻合口病变发生率为58.6%(34/58),肝动脉闭塞及重度狭窄者伴有肝门部侧支动脉形成6例,肝动脉门静脉瘘及肝动脉迂曲各12例,肝内动脉小分支开放8例,其他包括15例伴有肝内动脉小分支稀疏,3例供受体肝动脉管径粗细不一致。结论320排CT低剂量对比剂的4DDSA成像可获得准确的移植肝动脉纯动脉期图像,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
王劲罗琳张建生谢斯栋刘凌云姜在波张亚琴胡冰单鸿杨扬陈规划邝思驰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X线计算机
320排CT前瞻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放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的对照观察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比较前瞻性心电门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放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率<65次/分的500例患者依次分别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方案,分为P组(前瞻组)和R组(回顾组),评价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P组和R组各有3750(15×250)个冠状动脉节段,P组和R组冠状动脉节段管径太小(<1.5mm)难于评估分别占3.49%(131/3750)、3.78%(142/3750),可评估节段占96.51%(3619/3750)、96.12%(3608/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R组的图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和R组平均辐射剂量为(3.36±1.00)mSv、(13.46±2.30)mSv,P组平均射线剂量较R组降低7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3.22%、99.21%、91.64%、99.05%,R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4.55%、98.80%、95.86%、98.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方案较回顾性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但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无明显差异。
覃杰刘凌云董云旭朱康顺郭宁钱孝贤吴震单鸿
关键词:前瞻性心电门控血管造影术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加强安全防护意识,予各种实际措施实施各种防护。结果各种职业安全危害减少,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增强,能有效得到防护。结论通过提高防护安全知识的普及,进行人性化关怀,健全安全制度,能促进医疗职业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健康。
王慧梁新苗刘凌云
关键词:导管室护士防护对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