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凯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包头市医药卫生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蛋白
  • 4篇蛋白原
  • 4篇纤维蛋白
  • 4篇纤维蛋白原
  • 3篇手术
  • 3篇关节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素
  • 2篇血清
  • 2篇手术治疗
  • 2篇皮素
  • 2篇踝关节
  • 2篇踝关节骨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对比

机构

  • 17篇包头市第四医...

作者

  • 17篇刘凯
  • 7篇吴跃华
  • 5篇冯树森
  • 5篇郝强
  • 5篇肖雅娟
  • 4篇康森
  • 2篇李秀英
  • 2篇侯晓连
  • 2篇赵雪霞
  • 2篇张茂林
  • 2篇刘冰
  • 2篇杨德文
  • 1篇尚建军
  • 1篇路雅宁
  • 1篇杨德文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疗联合依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研究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放疗结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方法,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放疗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止痛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作用维持时间研究组为9~14个月,平均11.5±3.17个月,对照组为5~11个月,平均8.6±4.39个月,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提高有效率为61.5%,对照组为5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疼痛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和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刘凯郝强
关键词:伊班膦酸钠骨转移癌疼痛
老年骨折后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动态观察老年骨折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B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140例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骨折后脑梗死组(70例)与非骨折脑梗死组(70例),入院后第2天采集血液,化验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对两组上述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骨折后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非骨折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FBI参与脑梗塞的病理过程,骨折后上述两项指标升高,是老年骨折患者患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检测CRP、FIB可评病情及预后,同时骨科医生可通过检测二者,预防骨折后脑梗死的发生。
吴跃华刘凯肖雅娟冯树森赵雪霞侯晓连
关键词:脑梗死骨折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血管内皮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细胞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梗死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从临床方面探讨二者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和病后14d的血浆采用免疫分析法内皮细胞素、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进行不同时程和同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时血浆ET、MMP-9浓度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TV≥10cm3、与CTV<10cm3比较(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SS>30与CSS≤30之间比较(P<0.05)。ET、MMP-9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01)。结论 ET、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ET、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吴跃华刘凯冯树森肖雅娟张茂林
关键词: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
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实施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观察组30例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髋关节评分[(81.33±1.2)分vs(73.89±1.3)分]、疼痛评分[(1.33±1.2)分vs(2.89±1.3)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67%vs 13.33%),3项内容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舒适程度,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乔剑波刘凯
关键词: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有效性
浅谈脂肪栓塞综合征被引量:3
2012年
脂肪栓寒综合征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极为严重,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和病残率甚高,所以有必要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早期诊断与临床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和预防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为在有限的时间里挽回生命。
郝强李秀英刘凯康森
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
骨折后脑梗死与未合并骨折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
2015年
目的:动态比较骨折后脑梗死与未合并骨折脑梗死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方法:选择入神经内科及骨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包括老年骨折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合并骨折组与未合并骨折组,入院后第2天采集血液,化验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骨折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未合并骨折组;CRP、FIB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大小呈正相关,并且相同体积合并骨折组明显高于未合并骨折组;CRP、FIB水平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轻型、中型、重型)呈正相关,并且相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合并骨折组明显高于未合并骨折组,两组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得出骨折后上述两项指标升高,是老年骨折患者患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CRP、FIB参与脑梗塞的病理过程,检测CRP、FIB可评估脑梗死体积、神经受损程度及预后,同时骨科医生可通过检测两者,预防骨折后脑梗死的发生。
吴跃华刘凯肖雅娟冯树森赵雪霞侯晓连
关键词:脑梗死骨折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相关因素的研究
2022年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和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PPPD患者作为PPPD组,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并使用酵素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y、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分析发生PPPD的单因素,比较两组Hcy、FT3、FT4、TSH水平。结果 两组年龄、饮酒史、吸烟史、脑卒中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PD组女性、高血压、失眠、焦虑、梅尼埃病史、良性突发性位置性眩晕史、前庭性偏头痛史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D组Hcy(19.66±6.49)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4.65±4.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D组FT3(2.34±0.89)pg/ml、FT4(4.06±1.79)pg/ml低于对照组的(3.54±0.79)、(7.29±2.16)pg/ml,TSH(6.36±2.59)μIU/ml高于对照组的(2.49±1.05)μ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高血压、失眠、焦虑、梅尼埃病史、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史、前庭性偏头痛史、Hcy水平上升、甲状腺功能减退与PPPD发生有关联。
吴跃华刘凯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促甲状腺激素
脑梗死后股骨粗隆骨折的手术治疗
2015年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遗症偏瘫患者股骨粗隆骨折临床特点,探讨手术治疗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63例骨折前有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痪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2~33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患者肢体基本恢复到骨折前活动状况。除3例患者发生皮肤感染外,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2例发生髋内翻,3例患者发生骨不愈。结论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痪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易发生骨折,如无手术禁忌证,手术治疗,对其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刘凯吴跃华郝强康森尚建军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偏瘫股骨粗隆骨折手术
血管内皮素、血清纤维蛋白原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4年
血管内皮素(ET)升高可引起缺血区侧支血管强烈持久收缩、痉挛,加重梗死区缺血并刺激大量兴奋氨基酸及炎性因子的释放促使脑梗死细胞坏死呈级联反应,纤维蛋白原(FBI)参与凝血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应激蛋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及血清FIB水平进行对照研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寻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吴跃华刘凯冯树森肖雅娟张茂林
关键词:脑梗死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和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术后的疗效、踝关节功能、并发症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优良率为94%,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优良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和X射线测量评估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稳定、疼痛、活动范围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较空心钉效果好,踝关节功能较空心钉组好,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并发症低,避免二次手术。
刘凯乔剑波杨德文孙相福刘冰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可吸收螺钉空心钉内固定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