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媛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护士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入院
  • 1篇术期护理
  • 1篇品管圈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自杀预防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治疗
  • 1篇围术期
  • 1篇围术期护理
  • 1篇消化内镜
  • 1篇消化内科
  • 1篇留置
  • 1篇内镜
  • 1篇内科
  • 1篇内科护士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刘媛
  • 3篇熊宇
  • 2篇胡灵芝
  • 1篇胡德英
  • 1篇徐玉兰
  • 1篇张小昊
  • 1篇郭芳
  • 1篇陈斐

传媒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消化内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系统化培训措施与成效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预防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自杀的培训方法。方法设计了"教学做合一"的系统化培训方法。做中教:培训者为主导者,以自杀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确定培训内容和方法,将培训计划与工作任务合一;做中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工作中实践自杀预防管理知识和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做中评:根据"做"的内涵决定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结果经过1年的培训后,护士对自杀风险管理综合能力得分、消化内科自杀风险管理质量达标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培训前提高(P<0.05);患者自杀率从2.14‰下降到0.93‰。结论自杀预防系统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自杀风险管理能力和科室的风险管理质量以及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预防患者自杀。
熊宇胡灵芝刘媛
关键词:护士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自杀预防风险管理
人文关怀在克罗恩病患者入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减轻克罗恩病患者入院时的角色不适情绪,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对10例克罗恩病入院患者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多元手段使患者心情得以放松。10例患者均能良好地适应患者角色,积极配合治疗。
刘媛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
层次分析法构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构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权重系数。方法对17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6,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2、0.37(均P<0.01)。确立的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396、0.5279、0.3325;各级指标层次单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行,各指标权重合理,能为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围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熊宇徐玉兰胡灵芝刘媛谢进芝胡德英
关键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护理质量层次分析法
品管圈在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技术操作标准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对提高临床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以《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WS/T433-2013)》为蓝本,对临床留置针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留置针使用质量的因素,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异常拔管率由34.13%下降至7.69%(P<0.01),留置时间由(33.57±15.24)h延长至(86.54±12.47)h,静脉炎、堵管、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圈员的个人素质修养、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规范执行,可以提升团队精神,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
陈斐熊宇张小昊郭芳刘媛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治疗静脉留置针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