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武

作品数:3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聚变
  • 14篇惯性约束
  • 13篇机器人
  • 12篇惯性约束聚变
  • 7篇并联机器
  • 7篇并联机器人
  • 4篇冷冻
  • 4篇工位
  • 4篇并联
  • 3篇屏蔽罩
  • 3篇热辐射
  • 3篇网络
  • 3篇网络控制
  • 3篇径向
  • 3篇绝热
  • 3篇均布
  • 3篇控制研究
  • 3篇ICF
  • 2篇电机
  • 2篇顶针

机构

  • 36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常州铭赛机器...

作者

  • 36篇刘彦武
  • 20篇曲东升
  • 18篇孙立宁
  • 15篇李长峰
  • 6篇李娟
  • 3篇荣伟彬
  • 3篇王辉
  • 2篇王礼权
  • 2篇单德彬
  • 2篇闵继江
  • 2篇王春举
  • 2篇于传文
  • 2篇冯斌
  • 2篇徐杰
  • 2篇王轩
  • 2篇郭斌
  • 2篇杨志龙
  • 2篇刘喜川
  • 1篇贾怀庭
  • 1篇谢晖

传媒

  • 2篇制造业自动化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机械设计
  • 1篇机械与电子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组合机床与自...
  • 1篇控制工程
  • 1篇第二十六届中...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CF精密并联机器人系统的研制
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实验中,传感器的高精度定位是实现准确打靶的关键因素。研制出了一套用于传感器的高精度定位的并联六自由度机器人,它设计成虎克铰结构以满足大负载、高精度的要求,并采用高精度集成式的直线执行器,使用闭环...
孙立宁李长峰曲东升刘彦武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网络控制惯性约束核聚变
文献传递
一种X射线表征探测器精密调整搭载机构
一种X射线表征探测器精密调整搭载机构,属于惯性约束聚变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探测器搭载机构存在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镜头中心线与靶心的中轴线出现x向与y向的角度偏差,影响采集图像的准确度的问题,以及表征时真空靶室...
刘彦武刘喜川王轩林伟胡天龙黎军
文献传递
分体式虎克铰
分体式虎克铰,它涉及一种虎克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工艺性差、传动精度低以及结构尺寸较大、质量重、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虎克铰,它包括上叉形铰链座(1)和下叉形铰链座(2),它还包括顶尖块(3)和四个顶...
刘彦武孙立宁曲东升李长峰闵继江杨志龙于传文
文献传递
靶定位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靶精密定位的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及其工作特点。研究了靶定位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计算与CAF和CAE相结合的方法,对靶定位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过程中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给出了驱动力与负载力的关系图,确定了机器人的最大承载能力。分析方法将力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具有计算量小,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设计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刘彦武孙立宁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影响因素承载能力
一种用于惯性约束聚变自动换靶的安装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惯性约束聚变自动换靶的安装装置,属于实验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时不同的靶难以准确、快速安装的问题。它包括配合相连的靶座和靶夹持器,所述靶座包括定位套、钢珠、弹簧和调整螺钉,所述定位套轴线...
刘彦武胡天龙
文献传递
一种冷冻靶热辐射屏蔽罩
一种冷冻靶热辐射屏蔽罩,它涉及一种屏蔽罩,具体涉及一种冷冻靶热辐射屏蔽罩。本发明为了解决冷冻靶打靶前无法有效保护冷冻靶,维持其温度恒定及表征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内屏蔽罩、外屏蔽罩、低温屏、绝热臂、密封胶条和两个瞄靶及表征窗...
刘彦武王辉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连续锻打的多工位锻压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锻打的多工位锻压机器人。它采用三个互垂直的直线运动单元及一个与最后一个直线运动单元同轴或平行的转动运动单元的整体结构方式,实现工件的位置调整及锻压过程中的连续回转,结构简洁,它包括上下移动机构1、...
刘彦武曲东升李娟李长峰孙立宁
文献传递
大行程高精度宏微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在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实验中,传感器的高精度定位是实现准确打靶的关键因素。文章提出了宏微结构的机器人系统,采用宏-微运动结合的方法实现了传感器的高精度位姿调整和大范围移动。微动部分采用虎克铰结构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以满足大负载、高精度的要求;采用高精度集成式的直线执行器,减少装配误差;使用闭环控制方式,通过对电机速度的合理规划,保证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重复精度。宏动部分采用丝杠传动方式,满足大行程的要求。建立了并联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模型,通过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网络通讯,实现了并联机器人系统的网络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用于传感器定位的并联机器人系统满足了要求的定位精度,实现了对传感器的位置和姿态的精确调整。
李长峰孙立宁曲东升刘彦武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网络控制
基于ADAMS的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仿真被引量:4
2007年
在对一种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受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并联机器人的虚拟样机简化模型,通过数据转换技术将模型导入ADAMS。应用ADAMS软件对并联机器人进行了承载能力仿真,得到了各向负载与驱动力的关系曲线,确定了并联机器人的各向承载能力。仿真结果证明并联机器人各向承载能力取决于某个驱动元件的受力,该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在工作空间内比较一致。
刘彦武孙立宁曲东升李长峰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承载能力SOLIDWORKSADAMS仿真
一种圆柱形一体化高精度直线驱动器
一种圆柱形一体化高精度直线驱动器,它涉及一种直线驱动器,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一体化高精度直线驱动器。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分立结构的直线运动机构无法将支撑结构、驱动、传动、位置反馈、极限位置限定、方向判断等功能集成于有限空间,...
刘彦武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