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念桃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高危
  • 3篇高危儿
  • 2篇围产
  • 2篇围产高危儿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神经发育
  • 1篇听力
  • 1篇脑损伤
  • 1篇康复
  • 1篇干预
  • 1篇高危儿早期干...
  • 1篇12

机构

  • 3篇江西省妇幼保...

作者

  • 3篇谭玮
  • 3篇任国庆
  • 3篇王长华
  • 3篇刘念桃
  • 3篇徐萍
  • 2篇马燕琴
  • 1篇李惠明

传媒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3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索早期干预对窒息、高胆、早产三类高危儿智力发育改善的效果 ,寻找更合适的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采用鲍秀兰教授“0~ 3岁”早期干预方案训练 ,各组均在 6个月、1岁时分别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CDCC)进行智力发育测评 ,结果用MDI、PDI表示。结果  (1) 6个月龄时MDI各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窒息组、早产组与正常组间亦有显著性差异 ;高胆组与正常组间无差异 ;PDI窒息组中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高胆组、早产组均无差异 (P >0 .0 5 )。 (2 ) 1岁时MDI和PDI结果一致 ,干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窒息组、高胆组有显著差异 ,早产组无差异 ;窒息组、高胆组干预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差异 ,对照组和早产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3)所有干预组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 ,6个月与 1岁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各观察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差异较大 ,干预组均较对照组分值高 ,早期干预有改善智力发育的作用 ;三类高危儿中 ,窒息组、高胆组效果最好 ,均达到或超过正常水平。所有未干预组均不及正常水平 ;早期干预对足月高危儿效果显著 。
徐萍王长华任国庆刘念桃谭玮李惠明
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
围产高危儿神经发育纵向监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方法 ,改善高危儿预后及降低脑瘫发生率。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 0~ 12个月神经发育监测、评价 ,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脑损伤诊断及康复治疗。监测采用Ameil Ti son 1岁内神经运动检查法 (Ameil Tison法 )逐月进行。康复治疗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 ,教会家长 ,逐月检查并调整方案。结果  6 80例高危儿中 ,检出脑损伤患儿 2 2 9例 (占 33.6 8% ) ,检出中枢神经协调障碍 (CCD)患儿 2 0 7例 ,达30 .4 4 % ,脑瘫 (CP)患儿 2 2例 ,达 3.2 4 %。均在生后 6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表现 ,其中 16 9例在生后 3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 16 9例 (占 73.8% )。经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的患儿 2 2 2例 ,CCD患儿 2 0 7例 ,1岁时完全正常 ,治愈率 10 0 % ;CP患儿 15例 ,13例 1岁时完全正常 ,治愈率 86 .6 6 % ,2例 1岁时明显好转 ,系统监测并间断康复的CP患儿 2例 ,1岁时明显好转 ,未系统监测 (经常失访 )并未康复治疗的CP患儿 5例。结论 Ameil Tison法可以有效检出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 ,系统监测可以早期和超早期诊断脑损伤 ,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但失访者脑瘫发生率高且严重 。
徐萍王长华任国庆刘念桃谭玮马燕琴
关键词:高危儿脑损伤康复
围产高危儿0~12月听力监测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索高危儿听力障碍的程度、转归及预后。方法 :采用听力筛查 (OAE)及听性脑干反应 (ABR)的方法 ,对 6 80例高危儿进行生后 0~ 12月的听力监测 ,于生后 0~ 1、3、6、9月各测查 1次。结果 :6 80例高危儿中 ,检出听力障碍儿 70例 ,包括轻中度障碍 6 4例、重度 4例、极重度 2例 ,异常率 10 .2 9%。 70例中 2 7例 0~ 1月初检时正常 ,3月复检时阳性。 6个月内 5 7例恢复正常占 81.4 3% ,7~ 9月恢复正常 12例占 17.14 % ,1例确诊耳聋 ,占 1.4 3%。高胆患儿组听力障碍恢复较慢 ,6个月时有 4 2 .89%未恢复。结论 :OAE结合ABR检查高危儿听力损害可获得较全面的诊断 ;对出生时通过筛查而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警惕迟发性或获得性听损伤的发生 ;连续的听力及医疗监测可有效动态观察到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变化及转归 ,并为听力障碍儿提供早期干预 ;高危儿听力受损有一恢复期 ,不宜过早下结论 ,对重度以上损害需严密监测。
徐萍王长华任国庆马燕琴谭玮刘念桃
关键词:高危儿听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