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 作品数:23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12例Moyamoya病的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Moyamoya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早期识别、诊断。方法对12例确诊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脑血管MRA/DSA检查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具有发病年龄更轻,更易反复,临床表现相对较少、较轻而头颅CT/MRI常有更多、更显著的发现,头颅MRI常可发现颅底大血管异常流空效应等特点。结论注重本病的特点可加强识别,早期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头颅CT/MRI为基础,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
- 刘扬
- 关键词:MOYAMOYA病
- 3D打印在辅助上颈椎不稳与畸形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上颈椎不稳与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畸形与不稳的诊断,以及3D导向模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本组资料共13例,男5...
- 牛国旗代建昊汪东刘扬朱仲廉高许斌张衡王远松
- 关键词:3D打印上颈椎畸形
-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彩超在后循环缺血病变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颈动脉彩超观察后循环缺血(PCI)病变中颅内外血管的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及椎动脉形态结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PCI颈动脉及椎动脉斑块病人48例(观察组)与无症状者38例(对照组),行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内中膜(IMT)厚度、斑块数量构成和内径大小与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存在颈动脉及椎动脉IMT增厚(P <0. 01),内膜面粗糙,斑块46处,平均血流速度减慢(P <0. 01),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增高(P <0. 01)。结论:应用TCD联合颈动脉彩超可系统了解PCI病变颅内外供血情况及血管形态与结构,对PCI病变病人病因诊断、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左宗菊刘扬孙医学
-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颈动脉超声
-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牵引器
-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牵引器,它包括第一骨针、第二骨针,它还包括齿条、滑块、齿轮、棘爪,第一骨针安装在齿条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块滑动配合地套装在齿条上,第二骨针安装在滑块上,第二骨针、第一骨针相互平行;滑块上设有容纳部、铰接组...
- 张衡周宏霞刘扬鲍正齐官建中
-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牵引器
- 一种治疗四肢骨折的牵引器,它包括第一骨针、第二骨针,它还包括齿条、滑块、齿轮、棘爪,第一骨针安装在齿条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块滑动配合地套装在齿条上,第二骨针安装在滑块上,第二骨针、第一骨针相互平行;滑块上设有容纳部、铰接组...
- 张衡周宏霞刘扬鲍正齐官建中
- 文献传递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56例无血管、神经损伤的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其中闭合组27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组29例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患儿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10.6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闭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透视次数明显多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2种手术方法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闭合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创伤小、痛苦轻,值得临床推广。
- 汪东牛国旗刘扬高许斌丁淑琴
- 关键词:肱骨骨折儿童
- 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8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在病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术前及术后1 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75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病例术后疼痛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单个椎体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属微创手术,该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止痛效果明显。
- 钱太保李昭程谢宗玉高许斌刘扬朱仲廉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 加速康复外科术前术后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术前术后干预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1例,研究组给予ERAS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12 h、48 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4.38±1.12)分,(2.71±1.09)分]明显少于对照组[(6.24±1.47)分,(5.87±2.10)分,均P<0.05]。术后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逐渐增加,术后2周、1个月研究组患者ROM[(96.62±7.31)°,(117.83±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3.28±6.74)°,(108.27±5.28)°,均P<0.05]。术后2组患者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逐渐增加,术后1个月、6个月研究组评分[(65.84±7.73)分,(86.74±7.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28±6.13)分,(75.33±6.13)分,均P<0.05]。术后2周研究组患者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P<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实施ERAS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 赵志裴立家刘扬黄俊梅周新社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康复效果生活质量
-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肿瘤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肿瘤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临床随机选择骨转移肿瘤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静脉注射唑来膦酸4 mg,每月一次,1个月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止痛疗效、KPS评分的变化和转移灶治疗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疼痛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3例,轻微缓解2例,无缓解1例,有效率为88.5%,治疗前KPS评分中位60分,治疗后KPS评分中位70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10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7%,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为轻度发热、消化道反应等。结论唑来膦酸对骨转移肿瘤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转移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安全性评估结果也比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志李昭程刘扬
- 关键词:唑来膦酸骨转移肿瘤疼痛安全性
- 生物标志物MUC21在骨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标志物MUC21在骨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骨肉瘤的手段,所述手段为检测MUC21的表达水平。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治疗骨肉瘤的药物组合物和手段,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MUC21功能性表达的...
- 刘扬陈笑天官建中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