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皮肤
  • 2篇皮肤癌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基底
  • 2篇基底细胞
  • 2篇基底细胞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CRP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治疗
  • 1篇药物
  • 1篇一期修复

机构

  • 11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1篇刘林
  • 2篇秦兆冰
  • 2篇张帆
  • 2篇翟晓梅
  • 2篇张建文
  • 2篇朱娟芳
  • 2篇李素娟
  • 1篇李想
  • 1篇崔正军
  • 1篇王琪影
  • 1篇马长路
  • 1篇黄洪章
  • 1篇李文鹿
  • 1篇乐志亮
  • 1篇蔡留意
  • 1篇李广帅
  • 1篇王喜梅
  • 1篇陈静
  • 1篇肖燕
  • 1篇董斌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2篇中华医学会2...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行黑甲31例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纵行黑甲是临床表现为指(趾)甲床上甲根部至甲远端的褐色或黑色条带的一组疾病。不同性质的疾病均可以纵行黑甲为临床表现,常见的原因有:甲母痣、雀斑样痣、甲黑素瘤,其他因素还有药物反应(多种化疗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疟药、砒霜、水银等)、炎症性、外伤性(剔甲癖)、感染性(甲真菌病)以及全身性疾病(Addison病)等。由于对纵行黑甲的诊断和治疗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指南,甲良性病变和甲黑素瘤在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特别是婴幼儿的父母。现对笔者科室近年来收治的3l例纵行黑甲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董斌刘林王琪影李广帅
关键词:临床回顾性分析纵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DDISON病全身性疾病雀斑样痣
术中'井喷'对人工耳蜗植入结果的影响
目的 1.观察术中'井喷'对手术操作和电极植入结果的影响2.研究对比'井喷'组患者和非'井喷'组患者的开机调试和术后听阈结果3.探讨术前尚存残余听力者在电极植入后的听力变化情况方法349例(349耳)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
张帆李素娟齐思涵刘林秦兆冰
常见头皮非黑素瘤性皮肤癌术后缺损的一期修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一期修复头皮非黑素瘤性皮肤癌术后缺损,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头皮癌患者48例(鳞状细胞癌34例、基底细胞癌14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根据情况采用游离皮片移植、单侧或双侧带蒂旋转皮瓣、旋转皮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供瓣区直接缝合或中厚植皮修复,颅骨缺损暂不修补。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患者对疗效均感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头皮非黑素瘤性皮肤癌扩大切除后,根据其缺损范围及深度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一期修复,疗效满意。
李晴刘林吴官鸿李想李开征
关键词:头皮基底细胞癌缺损
局部皮瓣治疗鼻部巨大皮肤肿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鼻部巨大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局部皮瓣为37例鼻部巨大皮肤肿瘤患者进行术后创面的即时修复。结果全组37患者皮瓣成活率100%,鼻部外形较满意,疤痕小,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随访3个月~2年,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92%。结论局部皮瓣术的供区方便,不形成新创面,术后瘢痕不明显,用于鼻部巨大皮肤肿瘤的治疗效果好。
唐银科王伟翟晓梅刘林
关键词:鼻部皮瓣
HIF-1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分析肿瘤组织中HIF-1α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其中SCC 25例,BCC 25例,正常皮肤20例)中HIF-1α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IF-1α主要表达于瘤细胞胞浆中,在两种肿瘤组织中均呈弥漫性表达;CD34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分布于间质及癌巢。HIF-1α在SCC和BC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22/25)、56%(14/25),SCC与BCC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正常皮肤中阴性表达。MVD平均值在SCC和BCC中分别为42.55±5.02,23.47±6.2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阳性的肿瘤组织MVD高于其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HIF-1α在两种肿瘤组织尤其是SCC中过表达,HIF-1α可能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从而促进SCC和B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赵丽刘林马长路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缺氧诱导因子-1Α微血管密度
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分析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SCC患者26例(SCC组),BCC患者22例(BCC组)。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采用SABC法行免疫组化检测,记录各因子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同时,取20例正常皮肤为对照组。比较SCC组、BCC组患者及对照组各因子表达情况差异。结果:SCC组和BCC组与对照组MMP-2、MMP-9相比,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显著增高,SCC组和BCC组与对照组TIMP-2、TIMP-1的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SCC组MMP-2、MMP-9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和BCC组,而TIMP-1、TIMP-2表达强度显著低于BCC组(P<0.05)。结论: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与NMS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在NMSC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黄静仪刘林张建文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两种桩核系统修复剩余不同数目侧壁残冠的抗折性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牙冠不同剩余壁数对纤维桩和金属桩修复磨牙后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40颗上颌磨牙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制作成牙冠剩余壁数为1-4的牙体缺损模型,每组又分为铸造金属桩核(A1、B1、C1、D1)和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A2、B2、C2、D2)两个亚组。采用静态加载实验测试修复后牙齿的抗折强度,并观察其折裂模式。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0.05)。结果: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组,断裂载荷均为D>B>A、C>A,B和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间比较,断裂载荷A2>A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铸造桩试件中可修复性折裂占11.1%,所有纤维桩试件中可修复性折裂可达95%。结论:随着牙冠剩余壁数的增加,牙齿的抗折强度增加;当剩余壁数较少时,磨牙的桩核冠修复更宜采用纤维桩。
刘林甘抗王艺婷王艺婷杜田丰
关键词:抗折强度纤维桩金属桩
侧颅底相关头颈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颞下窝及翼腭窝区侧颅底受累头颈肿瘤的手术进路及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09年6月,15例颞下窝及翼腭窝区肿物并同时伴有侧颅底受累的患者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颅面联合入路10例、颞下窝入路3例,Weber-Ferguson加Lynch入路2例。结果:15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11例同期行颅底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偏瘫或脑脊液漏。结论:颞下窝及翼腭窝区颅底受侵肿物的手术入路应视肿瘤部位及颅脑组织受影响的程度而定。肿瘤切除同时行缺损修复可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
蔡留意刘林王建广张翠翠乐志亮黄洪章
关键词: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
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手术及康复
目的探讨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及康复。方法自1998年4月至2004年12月,对56例2岁—12岁之间的Ⅰ—Ⅳ度颈部瘢痕畸形患者采用局部皮瓣、皮肤扩张术、局部皮瓣带移加全厚或中厚植皮等手术方法整复,并结合术后的颈托固...
翟晓梅张建文刘林王喜梅陈静崔正军
关键词:儿童颈部瘢痕手术康复
文献传递
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46例伴有冠心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和牙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心内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与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经牙周治疗后PLI、BI、PD、CA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CRP、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8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的牙周状况,降低其血清CRP、IL-8和TNF-α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肖燕刘冰朱娟芳李文鹿刘林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白介素-8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