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椎骨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高肩胛...
  • 4篇肩胛
  • 4篇儿童
  • 4篇儿童先天性
  • 4篇高肩胛症
  • 3篇动脉
  • 3篇断层扫描
  • 3篇造影
  • 3篇术后
  • 3篇颅颈
  • 3篇颅颈交界
  • 3篇颅颈交界区
  • 3篇颅颈交界区畸...
  • 3篇畸形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扫...
  • 2篇血管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刘正华
  • 6篇姜永宏
  • 4篇姜海
  • 4篇张玉婷
  • 1篇谭聪明
  • 1篇马晓文
  • 1篇吴革
  • 1篇强永乾
  • 1篇苗武胜
  • 1篇张红
  • 1篇严婷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Woodward术后肩胛上角部分骨再生一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一例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Woodward术后出现肩胛上角部分骨再生的原因.方法:病例为4岁2月男孩,右侧先天性高肩胛症.术前三维CT显示左肩胛骨内侧缘与第五颈椎之间有肩椎骨.合并颈7至胸2脊柱裂.运用MIMI...
姜海刘正华吴永涛吴革苗武胜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
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Woodward术后部分肩椎骨残留二例被引量:1
2016年
1病例介绍 例1患儿,女,6岁4个月。因先天双肩不对称于2012年9月入院。入院检查:左侧肩胛骨高于对侧,可触及左肩胛骨内侧与脊柱之间有骨性连接;左肩上举受限,活动度约120°;Cavendish分级为Ⅱ级。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左肩胛骨内侧缘与C6椎体之间有肩椎骨(图1 a),合并C 4~T3脊柱裂;冠状位测量左侧肩胛下角高于右侧0.9 cm。
姜海刘正华苗武胜党幼婷吴革
关键词: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
心电门控CT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常规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与心电门控CTP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疾病诊断中的优劣性,探讨心电门控CT...
刘正华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心电门控造影剂
青年女性腰椎骨密度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女性骨密度峰值阶段腰椎骨密度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探讨青年女性瘦身与老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一组25~35岁的女性志愿者,采集每位志愿者的一般信息(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依据BMI将其分为两组,瘦型(BMI<21.4)和胖型(BMI≥21.4)。利用Midways pro定量CT(QCT)分析系统,测量脐水平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腹壁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腰椎2~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计算腹脂比(VF/SF)及腰椎平均BMD(vBMD)。两组间体脂参数、vBMD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vBMD与体脂参数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结果纳入共计95名志愿者,其中瘦型43名,胖型52名。两组间VFA、S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分别为0.01、0.003;两组间腰臀比、VF/SF、vBMD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青年女性腰椎vBMD与VF/SF呈显著性相关( r =0.381, P =0.034)。结论女性腰椎峰值骨密度与BMI、腰围、臀围、VFA、SFA不具有相关性,与腹脂比(VF/SF)显著相关。青年女性科学瘦身不会降低机体骨密度储备。
刘正华张玉婷常荣朱名姜永宏
关键词:青年女性瘦身骨质疏松骨密度
颅颈交界区畸形椎动脉V3段变异的CTA研究
目的 通过归纳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椎动脉V3段变异的特点,研究简单畸形与复合畸形患者不同类型椎动脉V3段变异发生率的差异,探讨此类患者术前进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刘正华姜永宏张玉婷刘本寅强永乾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畸形椎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
双能量CT虚拟去钙技术评价骨质疏松症的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双能量CT(DECT)虚拟去钙(VNCa)技术定量评价骨质疏松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55例慢性腰腿痛病人,其中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8±12.1)岁。所有病人均行腰椎DECT扫描并采集定量CT(QCT)数据。通过修改双能量分析软件中虚拟平扫的配置文件,定量测量对比剂CT值(CM)、常规CT值(rCT)、钙浓度(CaD)及脂肪分数(FF);利用QCT pro定量分析系统测量椎体的骨密度(BMD)。依据金标准BMD<80 mg/cm^(3),将纳入的全部椎体(318个)分为骨质疏松组(OP,87个)和非骨质疏松组(NOP,231个)。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数据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DECT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MD与DECT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由该模型计算得到的BMD表示为回归BMD(rBMD),得出决定系数r^(2)和rBMD的方程。以QCT的BMD值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BMD、CM、CaD、FF的诊断效能。结果2名医生测量BMD和DECT定量参数的一致性较好(均ICC>0.75)。OP组的CM、rCT、CaD均低于NOP组,而FF高于NOP组(均P<0.05)。CM、rCT、CaD、FF值与BMD均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885、0.947、0.877、-0.492,均P<0.05)。将CM、CaD、FF纳入回归模型计算得出:r^(2)=0.915,rBMD=54.82-0.19×CM+20.03×CaD-1.24×FF。当rBMD的阈值为81.94 mg/cm^(3)时诊断效能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0.04%、91.95%、0.966(0.940~0.983)。结论DECT的VNCa技术可作为一种BMD测量的补充方法,从骨矿物质及脂肪含量方面定量评价骨质疏松症。
刘正华张玉婷黄大耿姜永宏
关键词:双能量CT骨质疏松骨密度
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Woodward术后部分肩椎骨残留两例报告
目的:总结分析两例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Woodward术后出现部分肩椎骨残留的原因。方法:病例1为6岁4月女孩,左侧先天性高肩胛症。术前三维CT显示左肩胛骨内侧缘与第六颈椎之间有肩椎骨。
姜海刘正华党幼婷吴革苗武胜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高肩胛症
单体素1-H MRS在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在脊柱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所致的压缩骨折中的不同特征,为鉴别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就诊的研究对象共109例,其中骨量正常组21例,骨量减少组38例,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组28例,肿瘤压缩性骨折组22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和BMI等指标,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脂肪分数和脂水比值等指标的测量。本次研究采用3. 0 T Siemens超导MR机及体部线圈进行波谱的采集。结果:四个组之间的脂肪分数和脂水比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于MRS FF而言,肿瘤组的MRS FF最低,为(16. 3±6. 7)%,骨质疏松组最高为(68. 3±5. 75)%,通过Bonferroni法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两两比较,发现任意两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01。MRS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和脂水比(lipid water ratio,LWR)具有高度相关性(r=0. 835,P <0. 001)。结论:单体素1-H MRS在骨质疏松和肿瘤导致的压缩骨质中的MRS FF和LWR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有效的进行脊柱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
常荣姜永宏刘正华尚潘马晓文
关键词:MRS压缩性骨折
长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影像学表现(附20例报告)
2021年
目的探讨长骨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影像表现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发生在长骨的多形性肉瘤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X线、CT及MRI的影像特点。结果20例中发生于长骨干骺端15例(其中股骨颈5例,其他干骺端10例),发生于骨干5例。5例股骨颈者均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1例其内可见高密度影。5例骨干者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沿骨纵轴生长,纵径远大于横径(5例纵径均大于横径)。发生于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的表现为大片状骨质破坏,或骨质破坏区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2例可见骨膜三角。磁共振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表现为以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磁共振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磁共振T2压脂序列(fat suppreion-T2WI,FS-T2WI)病灶边缘多可见高信号,11例核磁检查中7例病灶边缘见高信号。20例中9例可见较大软组织肿块,范围明显超过骨质破坏区。结论发生在不同部位多形性肉瘤的X线、CT、MRI表现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股骨颈者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骨质破坏;骨干者多表现为沿骨纵轴生长的虫蚀状骨质破坏;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为大片状骨质破坏,夹杂粗细不等的骨嵴。磁共振T1WI表现为以等信号为主;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为主,FS-T2WI病灶边缘高信号有提示意义。
李亚宁姜永宏张玉婷刘正华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诊断磁共振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MSCTA术前评估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评估MSCTA在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术前检查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其中16例术前仅接受常规CT及MR检查(常规组),14例于常规CT及MR检查外接受枕颈部MSCTA检查(CTA组)。对CTA组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骨骼畸形、椎动脉V3段走行、变异及静脉丛的异常分布情况,拟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CTA组骨骼畸形、椎动脉V3段变异呈明显个体化特点,平均手术时间(182.86±27.37)min,术中出血量(165.71±42.19)ml,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治疗效果满意。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205.31±29.86)min,术中出血量(246.25±155.22)ml,1例患者术中左侧椎动脉损伤,术后出现小脑梗死,积极处理后随访好转。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8,P=0.071),CT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t=2.136,P=0.042)。结论 MSCTA是一种研究颅颈交界区骨骼血管解剖及变异的可靠方法,术前有必要行头颈部MSCTA检查,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
刘正华姜永宏屈巍黄大耿强永乾
关键词:颅颈交界区畸形椎动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