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庆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羟基磺基甜菜...
  • 2篇流变性
  • 2篇磺基甜菜碱
  • 2篇表面活性
  • 1篇性能评价
  • 1篇硬脂
  • 1篇硬脂酸
  • 1篇增溶作用
  • 1篇十二烷
  • 1篇十二烷基苯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十二烷基苯磺...
  • 1篇驱油
  • 1篇驱油体系
  • 1篇黏度
  • 1篇烷基苯
  • 1篇烷基苯磺酸钠
  • 1篇吸附量
  • 1篇氯丙烷
  • 1篇环氧

机构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刘爱庆
  • 4篇张荣明
  • 2篇王雪
  • 1篇郝玉兰
  • 1篇姚普永
  • 1篇都玉兰
  • 1篇单红曼
  • 1篇王慧君
  • 1篇李冉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第22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驱油体系模拟实验研究
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是一种新型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其具有优异使用性能:对皮肤及眼睛的低刺激性;在较宽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对硬水稳定性良好,能耐酸碱和各种金属离子;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在日用化学品...
刘爱庆
关键词:黏度流变性
文献传递
硬脂酸-2-羟基-3-丙磺酸钠的合成被引量:2
2008年
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磷酸钠和硬脂酸等为原料,合成了硬脂酸-2-羟基-3-丙磺酸钠,探索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产率为85.1%.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为4.62mmol/L,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郝玉兰王雪刘爱庆张荣明王慧君
关键词:硬脂酸环氧氯丙烷
十四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的合成
以亚硫酸氢钠、环氧氯丙烷、磷酸钠和十四酸等为原料,合成了十四酸-2-羟基-3-磺酸钠丙酯,探索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产品显示了较好的...
都玉兰王雪刘爱庆姚普永张荣明
关键词:红外光谱表面活性反应温度
文献传递
十四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以亚硫酸氢钠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生成了中间体3-氯-2-羟基丙磺酸钠,然后与十四叔胺反应生成了目的产物十四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THSB)。红外光谱确认了目的产物的结构,对产物的表面张力、乳化、抗盐性和流变性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HSB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下的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27.3 mN.m-1;与聚丙烯酰胺组成的二元体系30 d后粘度保留率达到98.1%,且具有良好的抗盐及抗碱性能。
张荣明刘爱庆单红曼李冉
关键词:吸附量流变性
腐殖酸钾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增溶作用
2009年
以苯为石油类物质代表,比较研究了单一的腐殖酸钾、SDBS以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苯的增溶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各溶液对苯的增溶能力。研究了腐殖酸钾的质量浓度、矿化度、pH值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单一或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对苯的增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增溶量随着腐殖酸钾浓度的增大产生突越,并渐渐趋于平衡;适量的无机阳离子电解质能够增大单一或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腐殖酸钾溶液的增溶体系在pH>7.0时基本不受的pH变化影响;体系的温度越高增溶量越大。
张荣明刘爱庆
关键词:腐殖酸钾表面活性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