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山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新汶矿业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1篇动脉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期增强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造影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肿瘤
  • 1篇三期扫描
  • 1篇射器
  • 1篇神经阻滞
  • 1篇神经阻滞麻醉
  • 1篇探测器
  • 1篇体表定位

机构

  • 7篇新汶矿业集团

作者

  • 7篇刘福山
  • 4篇张继青
  • 3篇王乃宏
  • 3篇王军
  • 1篇李成
  • 1篇申宝鸣
  • 1篇张广义
  • 1篇毕永珺
  • 1篇李占奋
  • 1篇孙跃
  • 1篇康健

传媒

  • 2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慢性硬膜下血肿CT和MR诊断体会
2002年
刘福山王军张继青王乃宏李成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CTMR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与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CT横轴位及后处理图像表现,后处理技术包括MPR、MIP、CPR、VR、CTVE等。结果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上,以轴位增强图像最重要,是所有后处理的基础图像,显示的图像信息最可靠,MPR、MIP、VR、CTVE为主要后处理成像方法 ,在原始轴位增强图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重建方法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类型、病变范围、真假腔、破口、内膜片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主动脉夹层较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福山王军张继青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造影体层摄影术
Siemens HIQ CT机监控探测器故障检修一则被引量:1
2011年
该CT机的监控探测器从出现故障到完全损坏呈渐进过程,大约经历了两个月。 CT机在进行序列扫描时,图像偶尔会出现条状伪影(图1),并有时伴随错误信息CNT-E-GE……0A,提示有球管打火现象。结合图像伪影和信息提示,初步认定是球管的问题,对球管进行打火测试未发现异常,高压训练球管后继续使用。
张继青王乃宏刘福山
关键词:SIEMENS探测器图像伪影
西门子CT故障2例维修启示被引量:1
2010年
两台西门子AR-STAR CT机出现了相同的故障现象,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障点,以下就是我的维修经历。相同的故障现象:①开机图像测试和球管预热正常,在数据校准时经常出现曝光终止要求重新RESET。
张继青王乃宏刘福山
关键词:CT
应用CT行C_4~C_6横突体表定位研究
2002年
李占奋刘福山王军张广义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体表定位CT扫描
血清CEACAM1和C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检测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101例结直肠癌患者、38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患者、29例结直肠腺瘤患者及78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M-1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分析两者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及CEACAM-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M-1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组、结直肠腺瘤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01);结直肠增生性息肉组血清CEA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直肠腺瘤组血清CEA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组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CEACAM-1为诊断指标的ROC曲线AUC为0.963,其诊断价值高于CEA(0.797,P<0.001)。ROC曲线确定CEACAM-1诊断临界值为28 ng/mL,其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95.9%。结论:血清CEACAM-1有可能成为临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潜在性指标。
申宝鸣毕永珺刘福山
关键词: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癌胚抗原结直肠肿瘤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经过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的肝转移瘤患者103例进行图像分析。先行碘过敏试验,之后患者取仰卧位行CT检查,仪器为东芝320排容积CT,常规平扫后行标准动态三期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法经上肢静脉一次性团注非离子型对(300mg I/ml),用量80~100ml,注射速度为2.5-3.0ml/s,注射对比剂后20~30s为动脉期,40~60s为门脉期,150~180s为平衡期。结果其中动脉期边缘强化552个病灶,门脉期边缘强化549个病灶,平衡期边缘强化452个病灶,最后得出动脉期平衡期三组之间对病灶边缘强化显示率的关系为: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门脉期与动脉期两组间P>0.05,差别没有特别意义);三组对病灶内部与病灶周围肝实质间密度差的表现率关系为:门脉期>动脉期>平衡期。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的优越性能,有利于肝转移瘤的检出、筛查、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避免病灶误诊的发生,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孙跃康健刘福山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肝转移瘤高压注射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