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慧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骨髓瘤6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刘英慧黄葆华秦友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克隆性增殖浆细胞
- 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对小鼠单倍体骨髓移植后T细胞重建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骨髓移植(BMT)后T细胞重建的可能影响。方法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鼠龄6~8周,体质量16~20 g。建立小鼠单倍体BMT模型。根据移植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同种反应性NK(allo-NK)细胞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点以外周血CD3e的表达、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IFN-γ)浓度等指标评价同种反应性NK细胞对T细胞重建的可能影响。结果移植后+10 d受鼠外周血CD3e的表达allo-NK组较non-alloNK组显著增高,分别为(16.58±5.77)%、(8.64±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allo-NK组IL-4的浓度显著低于单纯BMT组,分别为(9.73±2.08)pg/mL、(12.44±1.5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alloNK组IFN-γ的浓度显著高于单纯BMT组,分别为(98.78±33.07)pg/mL、(52.15±18.8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反应性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可能促进T细胞的重建,体内诱导Th1免疫反应的偏移。
- 王华王慧刘英慧秦友平王玫冯四洲韩明哲
- 关键词:NK细胞同种反应性单倍体骨髓移植
- 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影响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alloNK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以胸腺组织病理、脾脏NK细胞比例、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价alloNK细胞对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学表现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个月non-alloNK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单纯BMT组(P<0.05);各组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别;alloNK组小鼠脾细胞培养24和48 h时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各组之间白介素4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allo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不损伤胸腺的结构,可能诱导Th2免疫反应的偏移。
- 王华王慧刘英慧冯四洲韩明哲
- 关键词:单倍体骨髓移植免疫重建
- 肾移植术后发生T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2岁。因发现左额部、左颈部多发包块于2010-01-10入烟台毓璜顶医院。患者既往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先后2次分别行右肾和左肾移植术,术后长期口服环孢素、骁息和泼尼松等预防排斥的免疫抑制剂。
- 王华秦友平刘英慧王慧
-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剂淋巴瘤
- 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上的CD11b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2)用RT-PCR方法检测c-myc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2.5μmol/LAs2O3处理HL-60细胞90h后,细胞分化的标志性细胞膜抗原CD11b表达明显升高,由(14.5±2.1)%升高到(35.4±5.7)%,P<0.05;NBT阳性细胞由(10.0±2.1)%升高到(31.2±3.4)%(P<0.05),同时c-myc基因在mRNA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As2O3通过降低c-myc基因表达及上调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从而促进HL-60细胞分化。
- 刘英慧孙华君赵洪国
- 关键词:白血病HL-60细胞砷剂肿瘤细胞
- 探讨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最适预后分层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分层标准。方法:收集63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采用U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对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15)、美国西南肿瘤组(SWOG)指南、英国研究理事会(MRC)指南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根据NCCN指南分为3组: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0(95%CI29.0~42.9)个月、10.1(95%CI8.4~12.0)个月,3.9(95%CI 1.8~6.0)个月,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SWOG指南无法将预后未知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进行明确划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7)。MRC指南将11q、7q-异常归入了预后中等组,3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5(95%CI294.3~48.7)个月、8.9(95%CI7.2~10.9)个月,5.8(95%CI 2.9~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预后中等组中位生存期下降。2年龄≥60岁患者,按照NCCN指南划分3组预后,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且含染色体单体核型和复杂核型患者发病率较〈60岁患者的发病率高(10.1%∶7.1%,10.1%∶6.2%,P〈0.05)。结论:NCCN指南可对我国年龄〈60岁AML患者进行更为准确的危险度分组和预后评估,但对我国年龄〉60岁AML患者预后划分准确性欠佳,需进一步探索。
- 李兆建徐俊卿刘小倩刘英慧陈丽明初晓霞
-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预后
- 内皮祖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肝静脉闭塞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小鼠肝静脉闭塞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15)、野百合碱组(n=15)、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输注组(n=15)。灌胃后d 8检测各组小鼠肝功能(TBIL、ALT、AST)、肝脏指数及TNF-α、IL-6水平;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血窦内皮细胞、肝中央静脉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的损伤情况,Masson染色了解肝脏纤维化的程度。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野百合碱组小鼠肝脏中至重度肝血窦内皮细胞、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肝小静脉淤血;Masson染色可见中至重度肝中央静脉、肝血窦纤维化。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小鼠肝血窦内皮细胞和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Masson染色可见肝中央静脉和肝血窦纤维化为轻度至中度,肝小静脉淤血减轻。与野百合碱+内皮祖细胞组小鼠相比,野百合碱组小鼠肝脏指数升高,肝功能异常明显,且野百合碱组小鼠的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更高。结论:野百合碱诱导的肝血窦内皮及中央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是肝静脉闭塞病的始发因素,内皮祖细胞输注可以起到防治肝静脉闭塞病的作用。
- 安立才李喜静刘英慧刘小倩张元峰王燕明初晓霞
- 关键词:肝静脉闭塞病野百合碱肝窦内皮细胞内皮祖细胞
-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男,60岁。因头晕、乏力、间断鼻衄1月余于2011年2月1913入院。入院查体:BP160/90mmHg,中度贫血貌,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1×10^9/L,Hb69g/L,PLT180×10^9/L;血沉94mm/h,白蛋白24.60g/L,球蛋白54.89g/L,CO,18.5mmoL/L,
- 王慧王华刘英慧秦友平
-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浅表淋巴结中度贫血心肺听诊双下肢
- 21例毛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初诊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诊的21例患者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脾大是HCL最主要的症状体征,其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少数患者电子显微镜可见核糖体-板层复合物;典型的毛细胞表达CD11c、CD25、CD123、CD103,同时还表达CD20、CD22、CD52和Cyclin D1,尤其CD103是HCL较特异的表型。核苷类似物治疗HCL疗效优于其他治疗,值得临床推荐。结论初诊的HCL临床特征与国外的基本相似;国内以氟达拉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无明显的骨髓蓄积抑制作用,且疗效高于国外。
- 王慧李凯敏王笑蕾刘英慧黄葆华秦友平
- 关键词:毛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核苷类似物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坏疽性脓皮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 2005年
- 王彦刘英慧秦友平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