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路平

作品数:47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脊柱
  • 14篇后路
  • 12篇脊柱侧
  • 10篇手术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9篇颈椎
  • 9篇畸形
  • 9篇侧凸
  • 8篇切除
  • 8篇脊柱侧凸
  • 7篇后凸
  • 7篇骨折
  • 6篇手术治疗
  • 6篇枢椎
  • 6篇全脊椎切除
  • 6篇脊椎
  • 6篇脊椎切除
  • 5篇内固定
  • 5篇脊柱后凸

机构

  • 47篇昆明医学院第...
  • 5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47篇刘路平
  • 43篇王迎松
  • 42篇解京明
  • 40篇张颖
  • 23篇赵智
  • 20篇杨振东
  • 13篇陈鸿
  • 12篇鲁宁
  • 11篇王大兴
  • 9篇徐松
  • 5篇李韬
  • 4篇赵伟
  • 4篇冯宗贤
  • 3篇赵道洪
  • 2篇思永玉
  • 2篇卢玉涛
  • 2篇邓虹
  • 2篇万翠仙
  • 2篇张俊
  • 1篇孙勇

传媒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5篇颈腰痛杂志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 1篇第六届西部骨...

年份

  • 7篇2011
  • 20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病椎切除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后路病椎切除、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方法选择,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2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和后凸畸形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5~17.0岁,平均9.6岁。病椎位于胸段13例,胸腰段10例,腰段5例。依据病椎类型及畸形范围,采取不同经后路病椎切除方式:半椎体切除(13例)、半椎体切除联合对侧分节不全切除(7例)、全脊椎切除(8例)。均依靠椎弓根螺钉器械行矫形内固定术,其中短节段固定7例(A组),长节段固定、单纯半椎体或联合对侧骨桥切除13例(B组),长节段固定、全脊椎切除8例(C组)。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测量侧凸及后凸角度并计算矫正率。结果A、B、C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8±17)、(234±42)、(383±67)min,出血量分别为(330±66)、(1540±120)、(4760±135)m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深部感染、呼吸衰竭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1例C组患者于术后6h出现脊髓再灌注损伤,经积极治疗后2周恢复正常;余患者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32.8个月。影像学资料示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有连续性骨性结构连接病椎切除后间隙,手术所获矫形角度无明显丢失。所有患者无螺钉松动或拔钉等现象发生。术后2周X线片示3组侧凸及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侧凸矫正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后凸矫正率低于B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椎切除可直接去除致畸因素,在冠状面和矢状面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手术计划应结合患者年龄,针对不同的致畸因素及畸形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及固定范围。
王迎松鲁宁张颖刘路平赵智杨振东赵道洪陈鸿解京明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融合术内固定
胸、腰椎复杂脊柱骨折的分型与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胸、腰椎严重脊柱骨折的表述、分类、诊断与手术治疗原则。方法:本文分析了我科收治的51例多节段脊柱骨折和脊柱骨折脱位,将其归属于严重的脊柱骨折范畴。并对所有病例进行了分类,给出了详细的诊断描述,对于不同的类型采取...
解京明王大兴张颖王迎松刘路平徐松
C1、C2经椎弓根钉板系统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解京明张颖王迎松鲁宁刘路平徐松王大兴
寰枢椎经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术是当今国际上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最新手术。手术从后路将螺钉经椎弓根分别固定于寰椎和枢椎上,再通过板连接构成固定系统,复位并稳定寰枢椎。我院自2005年5月~11月共治疗3例病人,均男性,先天性齿状...
关键词:
关键词:枢椎寰枢椎
脊柱畸形并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畸形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术前检查、术前定位、手术方法及手术目的。方法:总结8例脊柱侧弯畸形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在手术之前,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及系统的脊柱X线、CT及MRI检查,明确患者的症状、体征...
解京明王迎松刘路平杨振东赵智李韬
关键词:脊柱侧弯脊髓纵裂脊髓栓系综合征
文献传递
应用逆行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创面修复1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进行手指部创面修复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6年3月以逆行第2—4掌背动脉蒂的组织瓣行创面修复12例;其中第2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术进行示、中指创面修复3例;第3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进行中、环指创面修复4例;第4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逆行转移进行环、小指创面修复5例。结果本组逆行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术后随访3个月-2年,受区全部愈合,手指功能改善满意。本组均达到一期消灭创面、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功能的目的。结论掌背动脉蒂岛状皮瓣是临床上修复手指创面较实用、疗效可靠的轴型皮瓣之一。
陈鸿张颖刘路平杨阳
关键词:皮瓣动脉蒂创面修复
经后路一期矫形术在伴有ChiariⅠ型畸形的青少年严重脊柱侧凸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伴有ChiariⅠ型畸形和胸腰椎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在侧凸严重时矫形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间,合并有ChiariⅠ型畸形和脊...
解京明王迎松张颖赵智杨振东刘路平
文献传递
经后路Ⅰ期全椎体切除矫正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
解京明王迎松张颖刘路平思永玉赵智鲁宁杨振东陈鸿赵道洪万翠仙
1、简要技术说明:(1)经后路Ⅰ期全椎体切除术超越了当前对脊柱畸形矫正的现有理论,术中完全切除一个或多个椎节所有的前后方骨性结构,和附属的相邻上下椎间盘结构,使远近两段脊柱仅有脊髓相连。在技术上不同于椎体截骨(全脊椎截骨...
关键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分析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并发症,总结其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3月采用C3~7椎弓根螺钉治疗的各类颈椎损伤患者112例(共使用624枚螺钉).创伤患者66例均行后路I期复位,双侧椎弓根钉棒/板系统固定;非创伤患者46例,予椎管减压,后路钉棒/板系统矫形或重建稳定性.所有患者结合术中颈椎椎弓根四壁探查、术后手术节段椎弓根CT扫描及颈椎左、右斜位X线片,观察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角度以及与椎弓根壁的关系和距离.结果 椎弓根壁损伤77枚(12.3%),其中外侧壁损伤68枚(10.9%),包括Ⅰ度损伤56枚(9.0%),Ⅱ度损伤12枚(1.9%);下壁损伤9枚(1.4%).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8个月).断钉2枚(0.3%),松动1枚(0.2%).未发现植骨不融合、假关节形成或节段不稳表现.结论 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相对安全的操作方法.术前详细分析影像学资料、熟悉局部解剖特点、掌握合理的置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王迎松杨振东张颖鲁宁刘路平陈鸿赵智解京明
关键词:脊柱损伤颈椎内固定器并发症
经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的临床应用
解京明张颖王迎松孙勇徐松刘路平王大兴
经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技术研究对传统的后路椎体间融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使用了自行设计的椎体间打压植骨器械。使用微粒自体骨和异体骨进行后路椎体间微粒骨打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疾患,本方法适用于所有需进行腰椎融合的病例,...
关键词:
关键词:椎体间融合骨移植
钛网置入与全脊椎切除在重建严重脊柱畸形椎体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不论是传统的单纯前路凹侧支撑、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还是近年来较多学者提倡的经后路脊柱闭合楔形截骨等方法,均不能有效治疗临床严重僵硬脊柱侧后凸畸形。目的:总结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应用于严重角状侧凸或/和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观察该方案以及钛网置入对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8-12采用全脊椎切除治疗的脊柱畸形病例中,畸形呈角状的侧凸或/和后凸,主弯角度在冠状面或/和矢状面上测量>100o,且畸形的柔韧度小于10%的15例患者。脊髓功能2例Frankel评分为D,余均为E级。采用肋骨横突切除入路显露,结扎顶椎区节段血管,置入椎弓根钉,完成全脊椎切除后采用交替换棒技术,并置入钛网,以此获得矫形。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感觉或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治疗后随访普通X射线片Cobb角矫正与神经功能变化。结果与结论:平均术中切断(3.8±1.4)支节段血管。治疗后测量侧凸及后凸畸形矫形率分别为60.8%和72.9%。随访6~48个月,至随访终末所有病例Frankel评分E级,部分患者治疗前存在的肌张力增高及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均恢复正常,内固定物无脱落、松动等。提示严重且僵硬的角状脊柱畸形患者,采用经后路全脊椎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矫形效果。在稳定的力学环境和直视保护下,脊髓可耐受一定范围的短缩、成角和旋转位移。通过对脊髓的环周减压,保持脊髓等张或短缩状态的矫形,利于病态脊髓的功能恢复。
王迎松李世和张颖赵智杨振东刘路平赵伟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髓功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