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型喷雾器对医院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型喷雾器(喷壶)对医院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小型喷雾器喷洒医院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将有效氯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水溶液装入小型喷雾器内直接对医院使用的床头柜、操作台等物体表面喷洒至湿润,作用10 min后用干净擦巾擦干。对消毒后物体表面采样检测310份,合格275份,平均合格率为88.71%。将小型喷雾器装入消毒液放置于清洁车上,根据需要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执行率达到89.4%。结论使用小型喷雾器(喷壶)喷洒消毒医院物体表面,提高了消毒依从率,确保了消毒效果。
- 卢惠林黄莹
- 关键词: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依从性
- 医院洗手液细菌污染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检测医院洗手液的细菌污染情况,避免洗手液对医务人员手的二次污染。方法随机抽取了135份医院使用中的洗手液进行细菌学检测,并抽取了37份医务人员洗手后的手表面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原装洗手液细菌超标率比散装洗手液细菌超标率低(P<0.05);散装洗手液中,容器定期消毒者比不消毒者细菌超标率低(P<0.001),使用率高者的细菌污染程度比使用率低者低(P<0.05);洗手液中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且多药耐药株的检出率达77.36%;散装洗手液与医务人员洗手后手面标本的细菌和药敏谱相近。结论原装洗手液比散装洗手液的细菌污染程度低,散装洗手液细菌污染环节主要与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有关。
- 卢惠林胡建军黄健云
- 关键词:洗手液细菌检测
- 医院后勤社会化后导入PDCA循环管理对院感控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社会化后导入PDCA循环管理对院感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0名后勤人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由社会化企业按传统方式培训后上岗,岗位设立在对照组环境,观察组先由院感小组进行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培训并采用PDCA循环管理,岗位设立在观察组环境。各后勤人员对该研究均不知情,两组人员平均年龄、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岗位环境格局布置病患种类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反复对两组环境抽样检测,检测各种空间空气、各种物体表面、不同后勤人员手卫生状况,多次检测并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统计2012年以及2013年两组环境住院病人总感染率及千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空气中、各种物体表面、后勤人员手检测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工作区域住院病人总感染率及千日感染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数量显著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后勤人员后卫生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所在环境总感染率及千日感染率显著减少。
- 黄莹张小亮卢惠林何婉雯
- 关键词:医院后勤社会化PDCA循环管理院感控制
- 温馨提示牌提高感染控制措施依从性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使用感染控制(感控)措施温馨提示牌提高医务人员感控措施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012年1—6月,对医院不同专业人员(医生、护士、实习人员)进行感控措施的培训,并将感控措施制作成感控措施温馨提示牌,张贴在病区的换药室、处置室或治疗室等诊疗区域的显眼处。观察医务人员在温馨提示牌使用前(2012年1—3月)和使用后(2012年4—6月)执行感控措施的依从性。结果感控措施温馨提示牌使用前,调查1 299人次,其中773人次依从,依从率为59.51%;使用后,调查1 377人次,其中1 199人次依从,依从率为87.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00,P<0.01)。感控措施温馨提示牌使用后,医务人员在手卫生依从性、标准预防、无菌操作和医疗废物分类方面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使用前(均P<0.01);医生、护士、实习医生和实习护士的感控措施依从性亦均高于使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病区诊疗区域使用感控措施温馨提示牌,可以提醒、引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医务人员执行感控措施的依从性,减少不规范或不安全的医疗操作。
- 卢惠林黄萍许琼
- 关键词:医务人员依从性医院感染
-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管理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效果进行比较,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质量。方法自2005年1月-2012年6月在中山市小榄镇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非营利化过程中,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质量评价表,对辖区内1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评价;对其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管理模式下的医院感染管理达标率、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无菌物品使用和管理、手卫生管理、职业防护和消毒液的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环境卫生质量等项目的达标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14所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检查次数为220次,其中达标20次,达标率为9.09%;转为非营利性管理模式后,检查次数为228次,其中达标218次,达标率为95.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无菌物品使用和管理、手卫生管理、职业防护和消毒液的使用、医疗废物管理、环境卫生质量等项目的达标率均高于营利性管理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营利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 卢惠林祁爱萍廖伟华何应珠
- 关键词:营利性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