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永和

作品数:4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文学
  • 9篇胡怀琛
  • 8篇文本
  • 6篇记忆
  • 4篇诗学
  • 3篇史诗
  • 3篇水浒
  • 3篇美学
  • 2篇新诗
  • 2篇叙事
  • 2篇学史
  • 2篇语言
  • 2篇农村
  • 2篇文化记忆
  • 2篇文学观
  • 2篇文学记忆
  • 2篇文学经典
  • 2篇文学理论
  • 2篇文学史
  • 2篇文艺

机构

  • 39篇肇庆学院
  • 4篇扬州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2篇卢永和

传媒

  • 9篇肇庆学院学报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珠江教育论坛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俄罗斯文艺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阅读与写作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浒叙事研究的问题与新途
2010年
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促发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史"中的水浒叙事问题。文学史形态的知识,遮蔽了对水浒叙事丰富性的全面认识;以《水浒传》指谓水浒叙事,遮蔽了水浒叙事的活态性质。"经典"范式的研究模式难以挖掘水浒叙事的民族审美文化意蕴。鉴于此,我们须依据"大文学"观,重绘一幅水浒文学地图,尽其可能恢复水浒叙事的文化原生态,由此呈现多元形态的水浒叙事所蕴涵的本土文化经验。
卢永和
关键词:水浒文学史
“非虚构”与文学观的转向被引量:9
2011年
"非虚构"是当下文坛的一个热词。"非虚构"作为文学观念的倡导,是对20世纪虚构文学的反拨,也是传统文学的一种精神回归。"非虚构"创作重新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目的是治疗文学的形式虚浮症,提升文学的思想质地。而从人类书写历史的发展而言,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类经过长期的分野后重新走向合一,这是新世纪书写文化的一道标志性景观。由文学到历史再到新闻,非虚构写作的盛行,可视为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反动。在现实远远超出艺术家的虚构能力时,文学只能返朴归真,寻找一种"非虚构"的表达方式,这是非虚构重新获得"文学"意义的社会学解释。不过,需要警惕的是,"非虚构"如果过分张扬,文学有可能滑入死亡一端。毕竟,文学仅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与生活保持某种间离是文学审美的内在要求。写得好看(而不是多真),是文学之为文学的生命底线,也是衡量平庸之作与优秀之作的基本尺度。
卢永和
关键词:虚构文学观
李贽的文艺生态观被引量:1
2005年
李贽的文论暗含丰富的文艺生态思想。其文艺生态思想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的精神生态的关注深化了文学的人性观念,文学成为“人”学,成为人的精神生存方式之一;宽松的社会生态环境为文艺提供自由发展的土壤;文艺的发展嬗变遵循一定的社会生态规律;开放的文化生态观暗示了审美文化有特定的地域生态性,宏观上也为各种体制文艺的平衡发展开辟了理论的通道。
卢永和
关键词:文艺美学
台港中文师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之比较
2013年
台湾师范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两所高校体现了台港两地中文(国文)师资培养的高端状况。两校均采用专业学分+教师教育学分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专业与教师职能的平衡;专业知识结构强调文史哲贯通;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重视培养教学兼研究的复合型教师。由于历史传统与现实境况的差异,台师大的国文师资培养更重视古文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偏知识化、学术化;香港中文大学的中文师资培养更重视普通话和语文教学能力的培训,课程设置偏实用。
卢永和
关键词:课程体系
古典美质的还原——叶维廉赏鉴中国古诗
2010年
受西方知性思维的浸染,中国古诗在现代诠释过程中,其固有的生命情调与审美意趣常常受到遮蔽扭曲。如何还原中国古诗的审美真质?“我们的观、感、思、构、用字、传意、阅读、解读都是受制于历史语言文化在我们意识中成形的模子”,作为“美国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的美籍华裔比较文学学者,叶维廉从中国自身的语言、历史和哲学等文化传统与美学理路出发,致力于阐扬中国古诗本有的美感经验与运思机制,其识剔骨见髓,启人深思。
卢永和
关键词:中国古诗美质古典审美意趣语言文化
胡怀琛与南社关系之考论被引量:1
2013年
考论胡怀琛与南社的关系,旨在阐扬胡怀琛对南社组织发展所作之贡献,同时挖掘其文学思想背后的"南社"因子。胡怀琛在南社的活跃期为第七至十一次雅集(1912-1914年),其间任南社的"会计员"和"子事",承担繁琐社务,并受托修改《南社条例》,代编《南社丛刻》第八集,对柳亚子的复社起到重要的斡旋作用。胡怀琛于1935年发表的《南社的始末》一文,首次对南社作全面介绍,客观上起到宣传南社、维护南社声誉的作用。作为成绩斐然的南社作家,胡怀琛的文学思想亦新且旧,具有南社转型过渡特征,其文学批评立场也受他的南社身份影响。
卢永和
关键词:胡怀琛柳亚子雅集
胡怀琛与吴芳吉: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
2014年
胡怀琛与吴芳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的杰出诗人。改革旧诗、创造新诗的共同志趣,令二人缔结私谊。两人不傍党派门户,共同发出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主张诗不分新旧及文言白话,要在汲取中国古诗的诗学智慧,并借鉴西洋诗歌的艺术精髓,使白话新诗走中西融合创新之路。胡怀琛和吴芳吉反对五四早期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张扬新诗的文学本体价值,但两人在五四时期遭遇新旧两派均不认同的尴尬。目前他们的诗学思想价值亦有待重估。
卢永和
关键词:胡怀琛吴芳吉新诗旧诗
演艺歌手与文本背后的文化活动——历史诗学与口头诗学的一个比较视角被引量:1
2010年
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与"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都注意到演艺歌手在诗歌文本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的理论重心各异。维谢洛夫斯基在其历史诗学中持一种书面文化的艺术观,把歌手个人的首创精神作为艺术诗歌的开端;"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认为,歌手的每一次演唱都是"原创","原创"的动力并非源自艺术创新,而是口头演唱行为本身的需要。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从文学与文化比较的立场凸显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意识;"帕里-洛德"口头诗学理论揭示了荷马史诗文本背后的口头传统,由此建立"活态"文学观。
卢永和
关键词:歌手文本历史诗学口头诗学
胡怀琛与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
2014年
二十世纪20年代新诗发轫期,文人学者胡怀琛从理论、批评和创作等方面倡导并践行新旧融合的新诗文体观。胡怀琛将"偏于情"与"能唱"两条视为新诗的本体规定,意在强调新诗的情感与形式两重"诗美"内质。胡怀琛关注的核心问题不是诗的新旧,而是诗的好坏,他提出"新派诗"的理论构想,目的是吸纳新旧两种诗体的优长,同时革除二者的弊端。胡怀琛批改胡适的《尝试集》,意在以"批评"代"理论",从文本细微处打磨新诗艺术。胡怀琛比激进与保守两派学人更能理性看待新旧诗体的赓续嬗变问题,从而为嗣后的新诗文体建设提供方向性启示。
卢永和
关键词:胡怀琛新诗
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非泾渭分明。普通本科生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不够厚实,影响其后续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注重锤炼写作等专业"核心技术";而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好毛坯"为目标,既着眼于"补强型人才",又兼顾"补缺型人才",并与"语文教育"职业岗位对接。
卢永和
关键词: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