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琳

作品数:69 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化学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涂层
  • 9篇电化学
  • 9篇合金
  • 8篇耐蚀
  • 8篇钢板
  • 7篇耐蚀性
  • 6篇半导体
  • 5篇深海
  • 5篇深海环境
  • 5篇热力学分析
  • 5篇阻抗谱
  • 5篇冷轧
  • 5篇MOVPE
  • 4篇电化学阻抗
  • 4篇电化学阻抗谱
  • 4篇影响因素
  • 4篇轧板
  • 4篇冷轧板
  • 4篇纳米
  • 4篇金属

机构

  • 69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宁...
  • 4篇钢铁研究总院
  • 4篇宝钢集团新日...
  • 2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安泰科技股份...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9篇卢琳
  • 43篇李晓刚
  • 21篇高瑾
  • 9篇杜翠薇
  • 9篇杨敏娜
  • 7篇李长荣
  • 7篇董超芳
  • 6篇张维敬
  • 6篇卢燕平
  • 5篇肖葵
  • 5篇杜振民
  • 4篇程学群
  • 4篇汪崧
  • 4篇孙飞龙
  • 4篇刘天成
  • 4篇刘智勇
  • 4篇屈祖玉
  • 4篇张达威
  • 3篇吴俊升
  • 3篇方百友

传媒

  • 6篇工程科学学报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表面技术
  • 3篇功能材料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3篇第七届全国腐...
  • 2篇金属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装备环境工程
  • 2篇第十届全国相...
  • 2篇第十届全国相...
  • 1篇轧钢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化学进展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SiAl含量及磁场对聚苯胺复合吸波涂层耐蚀性的影响
为了保证吸波涂层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发挥长久吸波性能,需要保证吸波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本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3.5%NaCl溶液中FeSiAl含量及磁场对聚苯胺复合吸波涂层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三维体视显...
范书亭卢琳周雷李晓刚
关键词:吸波涂层电化学阻抗谱耐蚀性
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从LPE到MOVPE
外延生长技术是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制造的重要工艺,特别是液相外延(LPE)和金属有 机物气相外延(MOVPE)技术得到了尤其广泛的应用。该文在分析LPE和MOVPE外延生长技术的 工艺特点和薄膜特性的基础上,重点从热力学相平...
李长荣杜振民卢琳张维敬
关键词:半导体材料热力学相平衡
文献传递
微量铅对电镀锌层织构及表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2年
研究了用电镀法从含微量铅的硫酸盐镀液中获得的镀锌层,以及铅对其织构和结晶形态,镀层表面明度、光泽度、粗糙度、摩擦因数和抗黑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Pb2+浓度的增加,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其明度、光泽度、摩擦因数和抗黑变性能明显降低.这主要是由于Pb的存在导致镀锌层(002)晶面取向降低,(101)晶面取向增加的缘故.
卢燕平屈祖玉卢琳金艳明
关键词:微量铅织构表面特性硫酸盐电镀工艺表面粗糙度
Ga-N-C-H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本文研究了以三甲基镓(TMGa)和氨(NH)为气源物质、以氢气(H)为载气进行GaN半导体MOVPE外延生长时,NH分解率对于GaN半导体外延生长的成分空间的影响。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NH分解率的提高,用于生长GaN...
李长荣杜振民卢琳张维敬
关键词:热力学分析氮化镓MOVPE
文献传递
聚乙烯塑料在西沙自然环境中光老化行为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在西沙大气环境中对中密度聚乙烯(MDPE)进行一年的曝晒实验,以研究其在极端气候环境下的老化特征及规律。运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拉伸实验等手段对老化前后MDPE的表观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出在西沙环境下聚乙烯材料老化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西沙大气环境中,随曝晒时间增加,MDPE表面色差增加,硬度增加,光泽度减小,同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保留率下降。MDPE老化评价指标Z较好的综合了各个指标的共性,从整体上看西沙地区MDPE的老化行为与时间呈阶梯状增长趋势。
卢琳石宇野高瑾李晓刚
关键词:聚乙烯光老化羰基主成分分析
电沉积铁镍合金纳米晶薄膜微结构与耐蚀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电沉积方法从硫酸盐体系镀液中制备3种纳米级Fe-36Ni、Fe-44Ni、Fe-80Ni合金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中性盐雾试验和电化学测量技术对三种Fe-Ni合金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纳米Fe-Ni合金薄膜的耐腐蚀性能与合金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具有单一γ相结构的Fe-80Ni耐蚀性能最好,由α-(Fe,Ni)相和γ-(Fe,Ni)相组成的混合固溶体Fe-44Ni次之,而含有单相铁、α-(Fe,Ni)相和γ-(Fe,Ni)相的混合固溶体Fe-36Ni合金最差,这是由于合金薄膜中各相电化学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所致.
卢琳刘天成李晓刚
关键词:铁镍合金电沉积纳米晶薄膜耐蚀性能微结构
L80油管钢实际腐蚀状况评估及室内电化学和应力腐蚀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重点关注了吉林油田中更换的L80油套管的腐蚀行为,通过SEM和体式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和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电化学测试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对模拟油井采出液环境中试样的电化学性能和应力腐蚀开裂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吉林油田服役一段时间后,L80套管钢的外壁腐蚀比较轻微,主要以均匀腐蚀为主,仅有少量的腐蚀产物在表面附着;而L80套管的内壁腐蚀程度相对严重,有一层致密的腐蚀产物覆盖在基体表面,且在产物膜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局部腐蚀和点蚀坑,伴随着一些细小的微裂纹。室内研究表明,服役环境中的水分增加、CO2和H2S的产生均能加速其电化学过程,从而加速L80钢在油田采出液中的腐蚀。然而,这些因素对其应力腐蚀敏感性影响较小。L80钢在模拟油田采出水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耐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说明其作为油井中的油套管材料具有较小的应力腐蚀开裂风险。
李清张德平王薇吴伟卢琳卢琳
关键词:CO2/H2S应力腐蚀点蚀
防锈油不同涂油量对冷轧钢板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盐水浸泡实验探讨了0.4,0.9,1.2和1.7 g/m24种涂油量对冷轧钢板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Na Cl溶液中浸泡4 h时,涂油量为1.7 g/m2的钢板保护效率最高,为52.13%,涂油量为0.4 g/m2的钢板保护效率则最低,只有29.2%;浸泡20 h时,1.2和1.7 g/m2两个涂油量的钢板锈蚀等级能保持B级。EIS和Mott-Schottky数据表明,在同一浸泡时间下,涂油量越大的试样其电荷转移电阻越小,载流子密度越大,耐蚀性更好。
方百友丁敏贞卢琳杨敏娜高瑾李晓刚
关键词:防锈油EIS
残留物对冷轧汽车板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轧制过程中冷轧汽车板表面残留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钢板表面耐蚀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化学极化曲线对不同表面状态冷板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运用室内模拟腐蚀实验对钢板不同位置的工间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钢板表面残油量越多,残铁量越少,其表面腐蚀电流密度越小,耐蚀性能越好,这与残油所具有的物理屏蔽作用有关。与轧制参数差异带来的影响相比,轧制油的种类是影响钢板表面残留物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钢板的防锈性能。工间防锈实验结果表明,钢板表面不同位置存在明显的电化学状态不均匀性,但所有位置试样在存储期的前3天内均可保持较好的耐蚀状态。相对来说,中间位置试样的平均锈蚀度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可见中间位置的残油较多、分布较均匀,阻碍了锈蚀的发生。
方百友杨敏娜贺泽邦卢琳
关键词:冷轧板电化学腐蚀存储环境
深海环境下金属及合金材料腐蚀研究进展被引量:65
2010年
综述了深海环境下溶解氧含量、温度、pH、溶解CO2含量、含盐度、静压力、流速以及生物环境等各项因素对金属及合金材料腐蚀的影响,认为溶解氧含量通常为金属及合金材料腐蚀的最主要因素;重点介绍了实海暴露方法和室内模拟加速腐蚀方法在深海环境下的研究进展及具体应用,指出最好将室内模拟加速腐蚀试验和实海暴露方法相结合,同时体现二者的优势以研究金属及合金材料的腐蚀行为;总结了深海环境下金属及合金材料的腐蚀状况,对其防护手段-阴极保护及涂层保护进行了概述.
周建龙李晓刚程学群董超芳杜翠薇卢琳
关键词:深海实海暴露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