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荣
作品数:
3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史秀菊
山西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语言文字
主题
3篇
方言
2篇
语法化
2篇
法化
1篇
代词
1篇
指示代词
1篇
山西方言
1篇
助词
1篇
结构助词
1篇
标志词
机构
3篇
山西大学
作者
3篇
史荣
1篇
史秀菊
传媒
1篇
中北大学学报...
1篇
现代语文(下...
1篇
心事
年份
1篇
2016
1篇
2015
1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绛县方言中的虚拟句及虚拟标志词“唠”的语法化
2015年
本文主要描述绛县方言中表达假设、愿望类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并考察虚拟语气标志词"唠"的语法化。
史荣
关键词:
语法化
山西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乃、兀”与结构助词“的”的语法共性
被引量:8
2016年
绛县方言指示代词"这"、"兀/乃"与结构助词"的"具有语法共性,与普通话"这"相比,绛县方言的"这"更加虚化,已能自由出现在关系从句甚至无核关系从句之后替代结构助词"的";"兀/乃"比"这"的虚化更加彻底,远指功能已经消失。"这"、"兀/乃"的结构助词功能应该经过重新分析。但"这"、"兀/乃"还不能完全替代"的",主要原因是其指示功能还存在,宾语位置的非定指特点使得指示词的出现还不自由。在形容词后"这"、"兀/乃"与"的"没有语法共性。
史秀菊
史荣
关键词:
山西方言
指示代词
结构助词
绛县方言中“到”的语法化
2014年
“到”可以出现在两种句法格式中,一种是单独在句中作谓语,一种是用于连动式中。单独作谓语的“到”的语义沿着“到达空间”——“到达时间”——“到达结果/程度”的轨迹,一步步虚化。连动式中的‘‘到”则实现了由作谓语的实义动词像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演变的过程,虚化为结果补语。在虚化过程中,“到”的位置意义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绛县方言中“到”出现的语境和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到”的语法化过程。
史荣
关键词:
语法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