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5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紫色土
  • 1篇地果
  • 1篇短历时
  • 1篇玉米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水肥
  • 1篇水肥耦合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水土流失特征
  • 1篇松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坡地
  • 1篇紫色土坡地
  • 1篇林地
  • 1篇马尾松
  • 1篇马尾松林
  • 1篇马尾松林地

机构

  • 3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史东梅
  • 3篇吕刚
  • 2篇蒋光毅
  • 2篇卢喜平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及抗蚀性研究被引量:98
2005年
以退耕黄壤坡地为对照,对18年生黄壤马尾松林地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林地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演变为具有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有所提高,土壤表层粘粒含量和不同层次的砂粒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减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土壤自然含水量、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大,林地土壤持水性和透水性得到了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林地土壤干筛团聚体以5~2 mm大团聚体为主,湿筛团聚体则以1~0.5 mm细团聚体为主,且在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剖面中均高于对照地.马尾松林地微团聚体变化的总趋势是>0.01 mm的粗粉沙粒级的大团聚体减少,而<0.01 mm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尤其是0.005~0.001 mm的细粉沙粒级;马尾松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也综合反映在抗蚀性能方面,在0~20 cm,20~40 cm,40~60 cm三个土壤剖面层次其抗蚀性均高于对照地,表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应.
史东梅吕刚蒋光毅卢喜平
关键词:土壤物理性质抗蚀性马尾松林地
三峡库区春玉米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三峡库区春玉米盆栽水肥耦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降低,以拔节期受到影响最大;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与根重无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氮耦合效应显著,适宜水分和中氮处理下玉米的产量最高,玉米生长发育对氮肥的吸收存在一定的阈值,过多施用氮肥会加剧土壤干旱和作物干旱,水和钾耦合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水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氮效应和钾效应。
吕刚史东梅
关键词:水肥耦合春玉米紫色土三峡库区
紫色土坡地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土地资源。以研究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为基础,以紫色土坡地示范推广的果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野外定点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高强度降雨对紫色土坡地的产流产沙影响最强烈,降雨历时与产流产沙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雨强参数与产流产沙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2 )在降雨特征参数中,平均雨强是反映紫色土坡地径流系数、泥沙量和径流含沙量的最好特征参数,I3 0 则能最好的反映紫色土坡地径流量的变化;(3)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果草模式对产流量、径流系数、产沙量和径流含沙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减少或降低作用,特别在低强度降雨时,其减水减沙效应更明显,种植年限对其效应也有影响;(4)在短历时、高强度典型次降雨情况下,果草模式具有明显延迟产流时间和延缓产流过程的作用;(5 )果草模式降低了紫色土降雨前后表土养分的衰减,减少了表土养分的流失;(6 )果草模式对速效养分的流失具有较好的减弱作用,因而其对保持地力。
卢喜平史东梅吕刚蒋光毅
关键词:紫色土坡地水土流失特征减水减沙产流过程短历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