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建森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症
  • 4篇静脉
  • 3篇预后
  • 3篇肺炎
  • 2篇血栓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经济学
  • 2篇药物经济学评...
  • 2篇预后分析
  • 2篇镇静镇痛
  • 2篇镇痛
  • 2篇伤患者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热射病
  • 2篇重型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机构

  • 16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16篇吕建森
  • 11篇吴立峰
  • 6篇沈婷
  • 4篇金建波
  • 2篇方芳
  • 2篇黄冠成
  • 1篇俞亿青
  • 1篇徐世文
  • 1篇柳芳莉
  • 1篇胡耀文
  • 1篇冯超
  • 1篇王红波
  • 1篇赵敏娜
  • 1篇卢浙文

传媒

  • 6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重症医学十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生素个体化治疗非发酵菌所致VAP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个体化疗程在治疗非发酵菌所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效果。方法分析127例VAP患者细菌构成及耐药性情况,并对抗生素固定疗程组(68例)和个体化治疗组(59例)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VAP的主要非发酵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且该4种菌株均表现为较高的耐药性。ICU住院时间、肺炎复发与抗生素的疗程及联合使用显著相关(<0.05)。结论抗生素治疗的个体化疗程方案治疗可降低肺炎复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沈婷吴立峰吕建森
关键词:抗生素类非发酵菌肺炎
下腔静脉膨胀指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达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测量计算下腔静脉膨胀指数(d IVC),评估其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达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感染性休克患者31例,分为常规组和下腔静脉组(IVC组)。常规组监测CVP、MAP、SCVO2、动脉血乳酸、每小时尿量,IVC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监测d IVC,以d IVC阈值18%为临界点,患者出现容量无反应时减缓补液速度并加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强心治疗。记录液体复苏前及液体复苏后6、24及72小时上述数据,比较两组液体入量差异,6小时乳酸清除率差异,应用多巴酚丁胺差异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差异。结果两组6小时液体复苏达标率、6小时乳酸清除率无显著差异,IVC组6、24小时液体入量均显著少于常规组,IVC组应用多发酚丁胺早于常规组,但两组ICU住院时间及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床旁超声测量下腔静脉膨胀指数有助于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达成,减少液体入量,有助于早期应用强心药物处理心肌抑制。
沈婷柳芳莉吕建森赵敏娜吴立峰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预后
静脉灌注法降温与降温毯体表降温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效果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采用静脉灌注法血管内降温与降温毯体表降温达到亚低温治疗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凝血功能、内环境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3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型DAI患者,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组和降温毯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达到亚低温目标温度的时间和治疗期间凝血功能障碍及内环境紊乱发生率,按照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进行预后评估。结果血管内降温组达到目标温度时间显著短于降温毯组,肌颤发生率更低;两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低血钾发生率、28天死亡率及预后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血管内降温与降温毯体表降温达到亚低温治疗对重型DAI患者凝血功能、内环境及预后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血管内降温达到目标温度时间更短,肌颤发生率低且轻微。
吕建森沈婷吴立峰
关键词:亚低温弥漫性轴索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OVID-19患者入院前1周、入院后直至出院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案。结果 9例患者临床首发表现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及腹泻等,可伴有乏力、恶心、纳差、四肢酸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普遍白细胞计数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有下降,部分转氨酶升高。经盐酸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干扰素、磷酸氯喹辅以中医药抗病毒治疗后除1例重症患者,其余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加强对COVID-19临床表现的认识,尽早隔离,并正确评估及严密监测病情,尽早给予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吕建森吴立峰黄冠成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1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在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2月11日将其命名为"2019-nCoV".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认识不足,其临床表现多样化,造成治疗困难.现就1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T影像动态演变结果进行分析,发现NLR和hs-CRP在疾病转变的过程中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吕建森徐勋徐洪铭徐世文吴立峰黄冠成
关键词:C-反应蛋白
劳力性热射病合并MODS的集束化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热射病(heatstroke,HS)为致命性中暑,主要临床表现为高体核温度(40℃~47℃)、皮肤干热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重症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1]。美国每年死于Hs的至少240人,由于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的不同,
沈婷吴立峰吕建森
关键词:热射病集束化治疗预后分析MODS劳力性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护理干预在危重症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危重症患者常是各种疾病进展至最严重的阶段,机体一个或多个脏器或系统发生严重的功能障碍,因此机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即分解代谢加速而合成代谢受抑制。但危重症患者往往无法自主进食,更加重患者的营养缺乏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病情。对危重症患者早期使用肠内营养(EN)有效阻止患者体内高分解代谢状况的加剧,纠正其负氮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康复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1]。现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进行如下临床试验。
马丽娟方芳吕建森俞亿青沈敏丽
关键词:负氮平衡护理干预护理水平疾病进展营养缺乏
劳力性热射病的集束化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劳力性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有效临床综合救治方法。方法收集14例劳力性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集束化临床干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4例病人平均ICU住院时间10.9天,机械通气时间6.8天,1...
沈婷吴立峰吕建森
文献传递
深静脉血栓集束化预防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深静脉血栓集束化预防措施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9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n=79)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研究组采用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的不同风险结果制定不同的集束化预防性措施,比较两组股静脉及胭静脉血流速度、下肢肿胀、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股静脉与胭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下肢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与肺栓塞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评定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DVT形成的不同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患者施行不同的集束化预防措施,可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吕建森沈婷吴立峰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儿茶乙酸乙酯萃取物治疗大鼠变应性鼻炎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2022年
目的 评价儿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建立大鼠AR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儿茶乙酸乙酯萃取物灌胃100 mg·kg^(-1)·次^(-1),每天2次,连续治疗14d;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症状评分标准评价AR大鼠行为学改变;运用伊文思蓝(EB)法检测鼻黏膜血管通透性;利用HE染色观察AR大鼠鼻黏膜基本病理形态学改变;应用Chromotrope2R染色法和甲苯胺蓝染色法分别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和鼻黏膜肥大细胞数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7 d后大鼠行为学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均P <0.05);鼻黏膜血管通透性降低(均P <0.05);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均P <0.05)。结论 儿茶乙酸乙酯萃取物可有效减轻AR大鼠鼻部症状,通过下调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数,降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而发挥治疗作用。
金建波卢浙文吕建森俞余沈雅君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