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睿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乙烯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浓乳液
  • 2篇相行为
  • 2篇分散聚合
  • 2篇苯乙烯
  • 2篇超浓乳液
  • 2篇超浓乳液聚合
  • 1篇单分散
  • 1篇整理剂
  • 1篇织物
  • 1篇柔软
  • 1篇柔软剂
  • 1篇柔软整理
  • 1篇柔软整理剂
  • 1篇乳胶粒
  • 1篇乳胶粒子
  • 1篇转化率
  • 1篇微乳液

机构

  • 6篇湖北大学

作者

  • 6篇张洪涛
  • 6篇吕睿
  • 5篇陈敏

传媒

  • 2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印染助剂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浓乳液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超浓乳液的相行为与稳定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比较了超浓乳液聚合与本体聚合、传统乳液聚合的区别.超浓乳液聚合存在聚合物分子量大,聚合速率快,乳胶粒子粒径可控等优点.
陈敏张洪涛吕睿
关键词:超浓乳液超浓乳液聚合相行为稳定性本体聚合超浓乳液聚合
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防黄变的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氨乙基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BM -602),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氨基聚硅酮,经乳化制得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研究了进行织物柔软整理时产生泛黄的原因,在不改变基本原料、不降低柔软性和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采取调整配比、改进聚合工艺条件和加入添加剂等方法,明显减少了泛黄性.
张洪涛陈敏吕睿
关键词:防黄变氨基聚硅酮微乳液柔软剂织物柔软整理剂
分散共聚合制备PSt-AA-EGDMA功能性单分散微米级交联微球的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粒径 ( 1 0~ 2 0 μm)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研究了 PSt-AA-EGDMA三元分散共聚合体系的动力学 ,由转化率 -时间关联得到动力学方程 :Rp=k[I]0 .1 3( [St]1 .87+[AA]0 .1 3+[EGDMA]0 .2 )·( 1 +[PVP]0 .0 2 ) exp( -E/ RT) .详细讨论了 AA,EGDMA,PVP的浓度和溶剂极性对羧基分布的影响 ,阐述了 AA和 EGDMA对粒子形态。
张洪涛吕睿陈敏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
超浓乳液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3年
介绍了超浓乳液的制备方法、形成条件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讨论了超浓乳液的相行为与稳定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超浓乳液聚合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转化率与乳胶粒子大小及形态的影响因素。
陈敏张洪涛吕睿
关键词:超浓乳液聚合相行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转化率乳胶粒子
分子印迹和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2年
阐述了分子印迹的概念,发展历史,印迹的原理以及分子印迹在分离、催化、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传统制备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中引出分散聚合。简述了传统制备聚合物微球的一些方法特点和分散聚合法的优越性。最后讨论了用分散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
吕睿张洪涛陈敏
关键词:分子印迹分散聚合
窄分散大粒径交联聚苯乙烯功能微球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4
2003年
 用分散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一次加料法在醇水介质中制备数个微米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苯乙烯(St)、丙烯酸(AA)、EGDMA的用量对粒子大小,粒径分布的影响。测量了微球表面羧基的含量。
吕睿张洪涛
关键词:分散聚合大粒径单分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