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兴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滑坡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三维建模
  • 2篇石流
  • 2篇数字高程
  • 2篇数字高程模型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基于GIS
  • 2篇公路
  • 2篇高程模型
  • 2篇高速公路
  • 2篇DEM
  • 1篇地表变形
  • 1篇多时相
  • 1篇灾害
  • 1篇灾害管理
  • 1篇体积

机构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吴兴华
  • 5篇张同刚
  • 4篇岑敏仪
  • 2篇姚令侃
  • 1篇秦军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四川测绘
  • 1篇灾害学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7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攀高速公路滑坡泥石流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西部山区地形陡峻,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频繁发生,是道路施工和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对作为串联系统的交通干线而言,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危害极大,一处断道,全线瘫痪。高等级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
吴兴华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三维建模高速公路地理信息系统
文献传递
多时相DEM匹配探测泥石流地表变形的新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多时相DEM探测泥石流地区地表形变,必须建立DEM的统一坐标系,才能计算地表形变量。引入无控制三维表面匹配技术,提出分块区域匹配方法配准两期DEM。实例试验表明:分块区域匹配方法比现有的M—LZD算法更能适合泥石流灾害地区的DEM匹配,探测出的地表变化精度更高。
张同刚岑敏仪秦军吴兴华
关键词:泥石流
基于GIS的滑坡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6年
基于G IS技术对滑坡及其渗水盲洞疏干土体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讨论了基于三棱柱模型的滑坡体体积计算,然后提出确定渗水盲洞疏干土体边界与地面交线的方法,以此确定疏干土体的空间形态和体积计算方法,并以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沿线米易滑坡为例,对该滑坡的体积特征和渗水盲洞疏干土体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吴兴华姚令侃张同刚
关键词:滑坡体体积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DEM差异探测方法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提高现有方法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差分模型的无控制数字高程模型(DEM)差异探测的新方法,并成功地用于普歪沟泥石流地区地表变形探测(该区变形面积超过50%).该方法在LZD算法(最小高差法)的基础上引入差分模型,兼顾了观测值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显著提了高算法的差异探测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的匹配精度比目前代表性的采用M-估计的LZD算法(M-LZD)和采用最小平方中位数的LZD算法(LMS-LZD)的精度高.
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无控制DEM匹配的最小法向距离算法被引量:8
2006年
最小高差算法(LZD)是无控制DEM匹配的典型算法,在LZ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法线方向寻找对应点的最小法向距离算法(LND),使DEM匹配更精确,它不仅拓宽了算法对2个DEM姿态差异的初始值要求,而且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模拟试验表明LND算法较LZD算法的匹配精度高,旋转角参数和平移量参数的拉入范围可分别增大113%和157%,迭代收敛性指标可提高30%。
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
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无控制DEM差异探测算法。它可以将不同时期获取的DEM纳入到统一坐标系中,这样就可以根据匹配后的DEM来定量探测地表变化情况。该方法通过差分模型考虑了观测量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与目前差异探测能力最强的LMS-LZD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更好的差异能力和更高的匹配精度。普歪沟泥石流沟多时相DEM差异探测实例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
张同刚岑敏仪吴兴华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
基于GIS的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滑坡灾害管理被引量:5
2006年
滑坡是西攀高速公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本文采用GIS技术建立了西攀高速公路沿线滑坡灾害管理系统,提高了滑坡灾害的管理效率。详细讨论了各种滑坡灾害专题制图和滑坡体三维可视化建模的过程和方法。这些是滑坡治理过程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也为滑坡治理的工程措施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吴兴华姚令侃
关键词:滑坡三维建模减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