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军

作品数:3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7篇手术
  • 5篇术后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芬太尼
  • 4篇超声
  • 3篇动脉
  • 3篇硬膜外麻醉
  • 3篇镇痛
  • 3篇神经阻滞
  • 3篇手术中
  • 3篇疼痛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3篇吗啡
  • 3篇静脉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机构

  • 30篇黑龙江省医院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佳木斯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30篇吴军
  • 5篇刘海艳
  • 4篇孙洋
  • 4篇常青
  • 3篇宫兵
  • 3篇姜晓龙
  • 3篇朱红
  • 3篇李洪银
  • 3篇赵媛媛
  • 3篇刘敦花
  • 3篇刘霞
  • 3篇李兰兰
  • 3篇谢丹
  • 2篇高斌
  • 2篇朴阳
  • 2篇闫国君
  • 2篇黄光明
  • 2篇赵媛媛
  • 2篇李丹丹
  • 1篇王轶婷

传媒

  • 5篇中华医学全科...
  • 4篇中国卫生标准...
  • 3篇黑龙江医学
  • 3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影像技术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8
  • 1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胸段硬膜外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围术期心功能影响
2003年
目的 超声评价胸段硬膜外麻醉 (TEA)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 (OPCAB)围术期心功能影响。方法  4 0例拟行非体外冠脉搭桥术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 2组 ,(TEA +GA)组术前 1d行胸段硬膜外穿刺 ,0 5 %利多卡因 4 0mL于微量泵中以 2mL/h的速度泵入 ,术后以吗啡 5mg +罗哌卡因 10 0mg+氟哌啶 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 10 0mL加入微量泵用以术后镇痛 ,其余同GA组。GA组单纯全麻。分别于术前、术后拔管前、术后 3d停用TEA后超声评价心功能指标。结果  2组病人术前及停用TEA后短轴缩短率 (△D % )、射血分数 (EF)、A/E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ICU拔管前TEA +GA组相对于GA组△D %明显增高 (P <0 0 5 ) ,EF明显增高 (P <0 0 5 ) ,A/E值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TEA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提高心肌整体EF ,改善室壁顺应性 ,为OPCAB围术期心肌提供良好保护作用。
吴军施群李丹娟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心功能
咪唑安定、异丙酚合用对犬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楔压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闫国君朱晶赵雨松吴军汤泓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肺动脉高压
脊髓集落刺激因子1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中的作用
2021年
目的:观察脊髓集落刺激因子1(CSF1)在大鼠吗啡镇痛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成功鞘内置管SD大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NS组)、吗啡组(MOR组)、CSF1R抑制剂组(PLX3397组)、CSF1R抑制剂+吗啡组(PLX3397+MOR组),各15只。MOR组和PLX3397+MOR组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15μg建立吗啡耐受动物模型,PLX3397+MOR组同时灌胃给予CSF1R抑制剂PLX3397(290 mg/kg);NS组鞘内注射及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PLX3397组鞘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灌胃给予CSF1R抑制剂PLX3397。采用50℃热水甩尾潜伏期法和机械反射阈值法观察CSF1在吗啡的镇痛耐受中作用;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标志物IBA1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吗啡对腰段脊髓CSF1表达的影响。结果:连续7 d鞘内注射吗啡,MOR组大鼠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percent of maximal possible potential effect,%MPE)进行性降低(P<0.05);而与MOR组比较,PLX3397+MOR组大鼠注射吗啡3、5、7 d时%MPE均增加(P<0.05);PLX3397组与NS组各时点%MP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吗啡7 d后,MOR组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在大鼠腰段脊髓背角表达较NS组增加(P<0.05),MOR+PLX3397组大鼠IBA-1表达较MOR组减少(P<0.05);MOR组和MOR+PLX3397组大鼠腰段脊髓CSF1表达均较NS组增加(P<0.05),2组CSF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CSF1参与吗啡耐受形成,抑制脊髓CSF1表达可能为临床治疗吗啡镇痛耐受提供一种新的作用靶点。
赵昱吴军安扬常青
关键词:吗啡小胶质细胞
抑肽酸与自体输血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1997年
吴军张林英孙丽荣薄玉龙
关键词:自体输血抑肽酶深度血液稀释平均动脉压体外循环方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收治的5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选择性腋窝神经阻滞麻醉,分析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5例均在手术过程中顺利完成麻醉,其中3例的麻醉效果表现为优,2例表现为良,麻醉后,1例表现出轻微的情绪躁动,并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大面积上肢创面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达到上肢神经完全阻滞,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谢丹刘霞吴军姜晓龙朱红
关键词:超声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下探讨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研究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对象为2017年9月-2019年4月我院诊治的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采取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厘散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血浆黏度(C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凝血指标:FIB、D-二聚体、血流变学:RCAI、CP等指标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厘散穴位贴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黏稠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安扬陈文阁吴军孙洋刘海艳刘敦花赵昱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全麻)围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89例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照组行全麻。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其拔管前10 min、拔管时、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围拔管期麻醉药用量较少,且心血管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赵媛媛吴军高斌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心血管反应
维拉帕米抑制拔除气管导管时对心血管反应的应用体会
1998年
吴军李洪银薄玉龙李丹娟
关键词:气管导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维拉帕米
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罗哌卡因属含单一异构体S-罗哌卡因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它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小、小剂量应用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以及高清除率等特点。近年来已被推荐用作为硬膜外连续输注术后镇痛的局麻药嘲。笔者将罗哌卡因与曲马多联合用于上腹部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观察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吴军沈继伟
关键词:罗哌卡因曲马多胆囊切除术镇痛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表达变化与调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实验组将野生型C57BL/6J雄性成年小鼠构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对照组坐骨神经组织仅暴露不结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CI处理后CXCR3的mRNA表达的变化;通过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阈值(TWL),观察实施CXCR3基因敲除小鼠(N组),以及同源野生型C57BL/6J小鼠(C组)在进行CCI后的疼痛行为。归纳分析趋化因子受体CXCR3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调控干预过程所造成的影响作用,并且对比分析相关实验指标。结果在CCI处理后1 d、3 d、7 d,及14 d,C组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6.50±0.24)、(5.24±0.22)、(4.85±0.19)、(3.43±0.23)低于N组(14.22±0.52)、(13.75±0.41)、(12.34±0.25)、(11.41±0.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27、t=57.836、t=75.430、t=74.285,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过程中,CXCR3基因表达增加,能加快神经损伤后机械痛感现象的形成过程。
赵葛吴军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