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琼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室
  • 4篇电生理
  • 4篇心室颤动
  • 4篇室颤
  • 3篇心脏
  • 3篇衰竭
  • 3篇起搏
  • 3篇除颤
  • 2篇电生理学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脏再同步
  • 2篇心脏再同步治...
  • 2篇伊布利特
  • 2篇再同步
  • 2篇再同步治疗
  • 2篇生理学
  • 2篇外膜
  • 2篇不应期
  • 2篇除颤阈值
  • 1篇电生理标测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吴立群
  • 8篇金奇
  • 8篇吴琼
  • 7篇张凝
  • 7篇罗庆志
  • 7篇林长坚
  • 7篇柳韶华
  • 6篇潘文麒
  • 6篇凌天佑
  • 2篇陈康
  • 1篇赵建荣
  • 1篇庞旸
  • 1篇辛仰勋

传媒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伊布利特对心衰犬不应期整复性和除颤阈值的影响
目的 通过快速心室起搏建立犬心力衰竭(HF)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对心衰犬的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整复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颤动(VF)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 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慢性心衰模型...
罗庆志张凝金奇吴琼柳韶华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
伊布利特对心力衰竭犬不应期恢复性和除颤阈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快速心室起搏建立犬心力衰竭(HF)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对HF犬的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恢复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颤动(VF)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慢性HF模型,开胸后应用心外膜电极片(共12×12个单极电极,每个电极间的距离为2 mm)标测左室心外膜心肌电激动。应用伊布利特前后[负荷剂量:以10μg/kg静脉推注,并以0.1 mg/(kg·h-1)的速度静脉维持],通过S1S2刺激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采用连续刺激法诱发VF并同时测定激动恢复间期(ARI),进而通过ARI来评估不应期恢复曲线的最大斜率,并测定除颤阈值(DFT)。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HF犬的VERP[(208.0±18.9)ms vs(178.0±9.6)ms,P<0.05]和ARI[(171±11)ms vs(165±14)ms,P<0.01]。同时,伊布利特显著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达41%(0.83±0.07 vs 1.40±0.09,P<0.01)。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DFT[(13.0±2.7)J vs(18.0±2.0)J,P<0.01]。结论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HF犬的除颤阈值,其潜在机制可能为延长心室不应期和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
罗庆志张凝金奇吴琼柳韶华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伊布利特心室颤动恢复性除颤阈值
不同部位左心室内膜与外膜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脏的电生理作用差异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评估左心室不同部位心内膜与外膜起搏对心力衰竭(心衰)犬心脏的电激动同步性以及复极离散度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 12只比格犬,体重(12.5±1.7)kg.使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2组(正常组和心衰组).利用右心室心尖部快速起搏制作慢性心衰模型.左心室放置64极篮状电极导线进行电生理标测.通过左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心底部心内膜与心外膜,心尖部心内膜与心外膜)记录并测量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T波峰点与T波下降支最大斜率处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Tp-e)间期,同时测定左心室心内膜整体激动时间以及各篮状电极记录的激动恢复间期及其复极离散度.结果 基础状态下,与正常心脏相比,心衰组QT间期、T波顶点与T波终点之间的时限Tp-e间期以及激动恢复间期均延长(P<0.05).心衰组中,与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相比,相同部位的心外膜起搏时的QT和Tp-e间期均显著延长[QT:心底部(270±13)ms对(255±15)ms,(P<0.01);心尖部(275±12)ms对(257±11)ms,(P<0.01);Tp-e:心底部(50.2±8.3) ms对(42.7±4.5) ms,(P<0.01);心尖部,(52.9±10.1)ms对(45.6±9.3)ms,(P<0.01)].心室激动恢复间期离散度无论在左心室心内膜还是在心外膜,近心底部起搏时较近心尖部起搏时显著减小.[心内膜起搏(4.1±0.5) ms对(5.8±0.7)ms,(P<0.05);心外膜起搏(4.7±0.6) ms对(6.2±0.9) ms,(P<0.05)].在心衰心脏,左心室心外膜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心内膜平均激动时间较心内膜起搏时明显延长(42.9±5.9)ms对(26.1±4.0)ms,(P<0.001)].结论 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有更好的心脏激动电同步性.心衰后,左心室心外膜起搏较心内膜起搏可致更长的复极时间以及更大的复极离散度.本研究结果提示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较心外膜起搏可产生更好的电生理效应,有可能降低心衰心脏再
吴琼金奇张凝柳韶华罗庆志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赵建荣吴立群
关键词:复极离散度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
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室颤动诱颤阈值变化的电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易于促发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心衰组(n=6)。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充血性心衰模型。经左侧颈内动脉将64极伞状电极置于左室进行整体心内膜电生理标测。采用S1S2刺激方案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ERP);通过连续S1S1刺激法诱发室颤;测定不同起搏周期最后一次起搏心律时每个电极的激动恢复间期并计算64个电极之间的变异系数。同时,比较两组心脏在300 ms起搏时的整体左室心内膜激动传导时间和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左室ERP显著延长(180±6.7 ms vs 158±6.9 ms,P<0.01);在300,250,200和150 ms周期起搏时的左室激动恢复间期显著延长。两组不应期离散度在300 ms和250 ms起搏时无显著差异,但在200 ms和150 ms起搏时,心衰组不应期离散度显著增大。心衰组左室心内膜传导较对照组延迟达17.9%(41.2±0.7 ms vs 34.9±1.6 ms,P<0.01)。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更易诱发室颤(127±17 ms vs 103±8 ms,P<0.01)。结论心室复极延长、传导速度减慢以及不应期离散度增大可能是慢性心衰者易于促发室颤的原因。
辛仰勋金奇张凝吴琼柳韶华罗庆志庞旸林长坚吴立群
关键词:电生理学心力衰竭心室颤动电生理标测
左室心内膜与外膜起搏对不同病变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学作用及其差异
目的 评估左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正常、慢性心力衰竭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犬心脏的电同步性、复极离散度、激动传导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差异.方法 18只比格犬(12.5±1.7 kg)均分为三组(正常组、心衰组和左束支传导阻滞...
吴琼金奇张凝柳韶华罗庆志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
犬短QT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犬短QT综合征模型易发致命性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吡那地尔建立比格犬短QT综合征模型,利用篮状电极标测左室心内膜心肌电位。比较静脉推注吡那地尔(负荷剂量0.5 m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5 mg/kg)前后,QT间期、T波峰末间期(Tp-Te)、心肌细胞复极90%的动作电位(APD90)及激动恢复时间(ARI)、心室颤动周长(VF-CL)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吡那地尔显著缩短窦性心律和300 ms起搏时的QT间期,分别为(264±17)ms对(240±15)ms,P<0.01;(247±7)ms对(229±10)ms,P<0.01。应用吡那地尔后,APD90、ARI和VF-CL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分别为(175±11)ms对(164±11)ms,P<0.01;(156±11)ms对(147±10)ms,P<0.01;(104±9)ms对(95±7)ms,P<0.01。同时,Tp-Te间距较基础状态延长19%,即(35.8±3.4)ms对(44.1±1.4)ms,P<0.01。结论:不应期缩短和不应期心室跨壁离散度增加可能是吡那地尔诱导短QT综合征并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柳韶华金奇张凝吴琼罗庆志林长坚凌天佑陈康潘文麒吴立群
关键词:吡那地尔短QT综合征心室颤动电生理学
延迟后除极抑制剂对心室颤动和除颤的电生理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延迟后除极抑制剂(氟桂利嗪)对犬心室颤动激动特性、不同时间除颤阈值以及除颤后心室颤动复发的影响及其电生理作用机制.方法 12只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药物组给予氟桂利嗪(负荷剂量2mg/kg,维持剂量每小时...
柳韶华金奇张凝吴琼罗庆志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陈康吴立群
经左心室心内膜起搏行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4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显著改善心室不同步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通过常规途径.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电极存在10%的失败率,且30%左右患者发生CRT无应答。
吴琼金奇吴立群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内膜起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