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 作品数:2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对象性广播频率发展现状及其思考——以“青年广播”频率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 2015年
- 青年广播作为对象性广播之一,不仅频率资源少,而且面临着发展同质化等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青年广播频率的发展现状,并对青年广播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拙见。
- 吴迪
- 关键词:边缘化
- 中国健康传播的症结与原因探究
- 2015年
- 本文选择传播要素中的"传者",作为分析健康传播症结的思考维度,通过对目前中国健康传播中议程设置和说服策略方面的乱象进行梳理,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为问题的纠正提供参考。
- 吴迪
- 关键词:传者说服策略
- 库布里克电影中的非原创音乐研究
- 本文对斯坦利·库布里克非原创电影音乐进行音乐形态的剖析,从而对库布里克电影音乐风格进行定义,继而将其音乐放在库布里克电影文化乃至当时的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思考。库布里克电影中非原创音乐的运用和编排已形成一种风格模式,经...
- 吴迪
- 关键词:斯坦利·库布里克文化内涵
- 文献传递
- 中国人审美心理影响下的真人秀节目符号探析
- 2014年
- 本文以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为研究维度,探析了在审美心理影响下的真人秀符号体系建构准则,以历时性的观察视角梳理了真人秀节目与审美心理的相互关联,对未来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思考。
- 宫承波吴迪
- 关键词:审美心理
- 女博士媒介形象的符号暴力分析——以《非诚勿扰》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女博士本是对高学历女性群体的称谓,指明这一群体的性别和学历,并无修辞色彩。但在当今社会,这一称谓似乎固定地与某些认知捆绑起来,逐渐被异化为"他者中的他者",成为人们口中的"第三类人"。这一"二度他者化"的过程,无疑将女博士推到了尴尬的性别围困之中,作为被审视的对象,成为大众传媒视阈里具备话题价值的特殊群体。、
- 吴迪
- 关键词:女博士媒介形象女性群体修辞色彩性别观念男权主义
- 春晚: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被引量:11
- 2014年
- 集体记忆的研究传统为我们解释春晚的特殊意义提供了一种路径——春节作为传统节日,是具有集体记忆天然属性的时间节点;电视作为大众媒介,是建构集体记忆强有力的表现工具。两者之于春晚,决定了春晚与集体记忆间的种种关联。春晚在利用多种途径实现记忆建构使命的同时,也应当在未来积极地思考如何创新和开拓在全媒体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空间。
- 吴迪
- 关键词:春晚集体记忆
- 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办报活动对中国的影响
- 2014年
- 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外国传教士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报刊发展迅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一方面为西方殖民势力服务;另一方面对中国近代报业的萌芽与发展起了助推作用。
- 吴迪
- 关键词:传教士报刊消极意义
- 英雄人物家庭观念变迁研究——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一、引言
新闻事业产生以来,英雄人物便有了“媒介形象”。在新闻媒介中,我们的媒体特别是党媒塑造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媒介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了时代应有的特色与痕迹。
- 裴鸣吴迪
- 关键词:《人民日报》灾难报道家庭媒介形象新闻事业新闻媒介
- 网站健康频道面临的困境与转型——以人民网健康频道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健康逐渐成为大众、政府和学者一致关心的议题,健康传播在公共传播领域的地位凸显,成为积极推动国民健康素养形成和优化的决定因素之一。公众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媒介渠道了解和掌握健康信息,以正确的健康认知来保障身心健康。因此,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健康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媒体从业者对健康内容投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专业的网站健康频道相继问世,以针对性强的健康信息占据了健康传播的新高地。
- 吴迪
- 关键词:频道网站人民网健康信息大众媒体
- 对公民新闻建构公共性之争的反思被引量:1
- 2013年
- 由于公民新闻具有公民参与的天然属性,有关公民新闻对于公共性的建构意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对立的双方将公民新闻视为影响公共性的变量之一,在理论想象和实践经验之间,衡量着彼此的正当性。
- 吴迪
-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性公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