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本立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囊虫
  • 3篇囊虫病
  • 3篇脑室
  • 3篇CT
  • 3篇虫病
  • 2篇影像
  • 2篇脑囊虫
  • 2篇脑囊虫病
  • 2篇CT扫描
  • 1篇性病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脑干
  • 1篇原发性脑干损...
  • 1篇造影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疾病
  • 1篇实验与临床研...

机构

  • 6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本立
  • 4篇张永福
  • 3篇李洪伟
  • 3篇楚功仁
  • 2篇史锡文
  • 2篇张佳栋
  • 2篇毋彩萍
  • 2篇殷大力
  • 2篇郭莹
  • 1篇刘秋明
  • 1篇黄文成
  • 1篇刘献志
  • 1篇连建敏
  • 1篇段瑜
  • 1篇赵东
  • 1篇马玉春
  • 1篇李黎明
  • 1篇冯祖荫
  • 1篇郭溁
  • 1篇王喜红

传媒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年份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剂量Isovist脑室造影CT扫描诊断脑室系统非肿瘤性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用乳胶囊制成脑积水和脑室囊虫病的模型,行Isovist造影CT扫描。结果:造影剂浓度(V/V)0.5%~1%时,CT值65.1~128.3Hu,造影效果良好,浓度过小,对比度不足,效果不佳,浓度过高,将有较多伪影,可淹没或掩盖病变。以0.5%~1%Isovist脑室造影CT扫描44例,43例得到明确诊断,造影效果良好,其中交通性脑积水2例,室间孔粘连1例,导水管狭窄2例,正中孔粘连5例,脑室囊虫病3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1例注入造影剂后距扫描时间过短,造影剂尚未扩散到病变部位而失败。
张永福李洪伟毋彩萍李黎明宋天才周本立郭莹
关键词:ISOVIST脑室造影CT
乳腺CT扫描技术的改进被引量:1
1994年
乳腺CT扫描技术的改进郭,周本立,于西平,刘秋明,连建敏我们设计制作了胸腹托垫,用于乳腺疾病的CT检查,使用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8例,1例为乳腺癌根治术前了解周围组织情况;10例钼靶摄影难以定性,需作CT增强扫描帮助定性;1例临床...
郭溁周本立于西平刘秋明连建敏
关键词:乳腺癌CT乳腺疾病
脑室内猪囊虫病的CT和MR影像学诊断
1995年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室内猪囊虫病37例。CT轴位扫描均表现为脑室不对称性扩大,以囊虫所在的脑室扩大最为明显;增强扫描4例均无强化病灶;Isovist脑室造影CT扫描28例,27例见脑室内球形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导水管以上无占位性病变,导水管以下无造影剂。2例改变体位后复查CT扫描,充盈缺损病灶位置有改变。3例MR均表现为第四脑室扩大特别显著,第三脑室和双侧侧脑室扩大。对脑室内猪囊虫病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进行了讨论。
张永福李洪伟史锡文宋天才殷大力张佳栋程文兰毋彩萍楚功仁周本立郭莹
关键词:CT扫描NMR
脑室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1
1993年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室囊虫病 31例,均为单个囊虫,位于四脑室 24例,三脑室3 例,侧脑室 4例。经脑室造影 CT扫描诊断的 3例四脑室囊虫病患者手术时,囊虫已进入枕大池,1 例三脑室囊虫移到侧脑室引流管处。因此,临床上诊断某一脑室内囊虫,手术探查该脑室中未见囊虫时,应沿脑脊液流动方向查找。
张永福李洪伟黄文成楚功仁史锡文殷大力张佳栋王喜红周本立赵东
关键词:脑囊虫病脑室外科手术
原发性脑干损伤90例临床表现与CT影像的关系被引量:4
1992年
报告原发性脑干损伤90例,占同期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的11.3%。本组死亡率为71.1%,3d内死亡者占81.3%。行CT扫描43例,发现脑干有异常改变的41例;脑干周围脑池有异常改变的42例。作者将CT影像上脑干增粗、变形、密度减低或增高,混杂密度、血肿称为脑干损伤的直接征象;将脑干周围脑池消失,变窄、变形、出血称为间接征象。提示CT扫描不但可以确定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存在,而且可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这一检查结果补充和完善了既往的临床诊断标准。
张永福楚功仁马玉春刘献志冯祖荫周本立张玉玺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CT
脑囊虫病伴发脑部其它器质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1996年
我院1986—1993年收治脑囊虫病361例,其中有21例(5.8%)伴发颅内其它器质性病变。为防漏诊、误诊,故探讨其临床鉴别诊断的要点。对象和方法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59岁。全部符合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癫痫型17例,颅高...
索爱琴段瑜周本立
关键词: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脑部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