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丹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该装置包括N根色谱柱、二台洗脱液输送泵、一台进料液输送泵、6N个自控阀、PLC或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多通、管线、储液罐,3≤N≤24。用多通I<Sub>i</Sub>将每根色谱...
- 王绍艳林炳昌张伟丛景香唐晓丹兰绍鹏
- 文献传递
- 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提纯芍药苷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提纯芍药苷的方法,解决芍药苷的分离提取纯度低,无法规模化生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白芍总苷提取物为原料,应用三带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分离提纯。本发明分离提纯的芍药苷产品的质量百分比纯度达到...
- 张伟王绍艳李芊唐晓丹丛景香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中、低温控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中、低温控温装置,能够对模拟移动床分离空间进行良好的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控温箱体、温度调节部件、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温度预约设定模块和供电系统。该装置能够维持模拟移动床分离空间的温度恒定,...
- 张伟王绍艳李芊丛景香唐晓丹
- 文献传递
- 半胱胺修饰铜配合物用于氯霉素的灵敏检测
- 2024年
- 为了提高荧光探针法检测抗生素氯霉素(CAP)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本文制备半胱胺修饰的铜配合物(CuCy-Cl)荧光探针。实验结果表明,CuCy-Cl具有优异的荧光稳定性,并对氯霉素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优异的灵敏度。基于动态猝灭机制,实现对抗生素氯霉素的有效识别。CAP浓度(C_(CAP))在0.5~9μmol/L或10~90μmol/L范围内,F_(0)/F与C_(CAP)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28μmol/L。CuCy-Cl成功用于湖水和氯霉素滴眼液中CAP含量的荧光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4%~103.2%。
- 殷梓瑞田磊宋易泽冯艳骥唐晓丹
- 关键词:荧光检测氯霉素
- RP-HPLC同时测定饮料中安赛蜜、阿斯巴甜及苯甲酸被引量:3
- 2012年
- 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几种饮料中安赛蜜、阿斯巴甜及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0.02mol/L硫酸铵:乙腈:磷酸=80:20:0.02(V/V/V);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该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4.5%—101.5%之间,精密度小于3%。实现了对碳酸饮料、茶饮料及橙汁中的安赛蜜、阿斯巴甜及苯甲酸的同时测定。
- 张伟李芊唐晓丹丛景香王绍艳
- 关键词:安赛蜜阿斯巴甜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谱法饮料
- 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多糖的吸附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绞股蓝多糖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二级动力学模型、Boyd液膜扩散方程和Kannan-Sundaram颗粒内扩散方程,相关性均良好。该吸附过程为熵增加的非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控制。
- 唐晓丹赵金良运达杭海洋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 N/S掺杂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在离子和药物传感中的应用
-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生物医药和分析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碳纳米材料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因具备超高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光致发光、优越的电子转移能力、低细胞毒性和多功能表...
- 唐晓丹
- 关键词:荧光传感生物质废弃物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床(SMB)色谱分离提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叶提取物茶多酚为原料,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分离提纯EGCG,该方法设置SMB的基本区带为洗脱带、精制带和吸附带,...
- 王绍艳郑斯文吴秀红丛景香唐晓丹韩冰杨磊
- 文献传递
- 基于绿色合成的掺杂型荧光碳点用于检测环境水样和生物体中磷酸根和桑色素
- 2024年
- 以葡萄糖为碳源,间苯二胺为掺杂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无添加任何有机溶剂的条件下绿色合成量子产率16.6%的绿色荧光碳点(NCDs)。对NCDs的粒径、形貌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表征,发现NCDs为球形并具有明显的晶格条纹;表面富含羟基(-OH)、羧基(-COOH)和亚胺基(-NH)等亲水基团。荧光光谱显示,NCDs具有激发依赖性。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及不同温度下猝灭常数的变化,确定磷酸根(PO_(4)^(3-))对NCDs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NCDs检测PO_(4)^(3-)的线性范围是0.1~10μmol/L,检出限为39.4 nmol/L;桑色素对NCDs的猝灭机制为内滤效应和静态猝灭的协同作用,NCDs对桑色素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1~15μmol/L,检出限低至44.8 nmol/L。对环境水样和生物样品中PO_(4)^(3-)和桑色素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2%~104.4%之间。
- 贾旭唐晓丹崔拴平徐士国赵怡超高艺文咸冬梅
- 关键词:磷酸根桑色素
- 一种从甘草废渣中快速提取甘草素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甘草废渣中快速提取甘草素的方法。以碱提酸沉法提取甘草酸后的剩余废渣为原料,超声提取后,降温酶解;酶解液真空抽滤,滤液浓缩至干后,用乙醇溶解,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注射于CHEETAH中...
- 丛景香王绍艳张伟唐晓丹王现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