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冀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CT
  • 2篇MRI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胸部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出血
  • 1篇融合术
  • 1篇髓型
  • 1篇突出症
  • 1篇前路

机构

  • 4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姚冀
  • 3篇周俊杰
  • 1篇姜新雅
  • 1篇张亚林
  • 1篇郑鹏
  • 1篇袁婷
  • 1篇袁彪
  • 1篇徐海侠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检查技术相关的伦理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MRI技术是一种较新的能快速、安全、准确地对病人进行辅助临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它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其技术的发展却是日新月异。人们一般仅看重磁共振技术在辅助疾病诊断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其对检查的承受者病人或志愿者的影响。从MRI检查的局限性入手,探讨了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处理好利益冲突问题及保护病人隐私权,并注意病人安全的伦理问题。
姚冀姜新雅
关键词:磁共振检查伦理学病人自主权
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CT和MRI对比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CT与MRI两种检查在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6-2015年9月经临床证实的53例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CT与MRI表现,按出血厚度将患者分为三组:3MM以下组,3-5MM组,5MM以上组,比较CT与MRI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对3MM以下组少量硬膜下出血CT基本漏诊;3-5MM组中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明显优于CT;5MM以上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与CT基本一致。结论 MRI对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的显示极佳,尤其是对厚度越小的硬膜下出血的显示MRI的优势越明显,可作为大脑镰旁硬膜下出血诊断的金标准。
周俊杰徐光浩姚冀郑鹏
关键词:大脑镰硬膜下出血CTMRI厚度
首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HRCT表现
2020年
目的:分析首诊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分辨CT征象,探讨HRCT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8例首诊确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HRCT影像,分析其特征性表现,并总结病变形态、累及部位、分布等特点。结果:18例病人中双侧发病13例(13/18,72.2%),单侧发病5例(5/18,27.8%),HRCT上共显示31处106个病变;典型的HRCT表现包括磨玻璃密度影为主(27/31,87.1%),其中包括单独磨玻璃改变(13/27,48.1%),合并合并实变(12/27,44.4%),合并实变及网格状改变(2/27,7.4%);病变多分布于位于肺野中外带(74.2%)、胸膜下(67.7%),多见于双肺上叶(尖)后段(14.1%)、下叶背段(14.2%)及(内、后、外)基底段(31%);全部病例均不伴有心包、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HRCT检查对发现病变及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高杨姚冀向容欧自洲张亚林
关键词:HRCT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者诊断准确率及各征象检出率。结果:MRI检查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游离等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椎间盘变性、神经根受压、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等腰椎间盘突出征象检出率均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与MRI诊断价值各具优势,在影像学特征表现上各有特长,但MRI整体诊断率更高。
高杨姚冀周俊杰徐海侠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MRI影像学特征
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与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与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12诊治的5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采用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ACHDF组),21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治疗(PCLF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术后2年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颈椎曲度。结果 5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7.8(24~60)个月。ACHDF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较PCL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ACHDF组疼痛VAS评分较PCLF组低,颈椎曲度较PCLF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JOA评分与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以及后路椎板切除固定融合术都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及神经功能,但前路Hybrid减压固定融合术更有利于缓解颈部疼痛,促进颈椎曲度的恢复。
姚冀高杨周俊杰袁彪袁婷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