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祥迪

作品数:21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石斑
  • 12篇石斑鱼
  • 12篇斑鱼
  • 6篇幼鱼
  • 6篇条纹
  • 5篇胚胎
  • 5篇鞍带石斑鱼
  • 4篇摄食
  • 4篇胚胎发育
  • 4篇七带石斑鱼
  • 4篇仔鱼
  • 3篇毒性效应
  • 3篇养殖
  • 3篇云纹石斑鱼
  • 3篇杂交
  • 3篇受精
  • 3篇受精卵
  • 3篇畸形
  • 2篇多环芳烃
  • 2篇形态发育

机构

  • 21篇中国水产科学...
  • 20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烟台开发区天...
  • 3篇象山港湾水产...
  • 2篇天津立达海水...
  • 2篇三沙美济渔业...

作者

  • 21篇孔祥迪
  • 18篇陈超
  • 17篇李炎璐
  • 12篇于欢欢
  • 10篇刘莉
  • 7篇贾瑞锦
  • 2篇孙曙光
  • 2篇宋振鑫
  • 2篇王鲁
  • 2篇赵从明
  • 2篇张廷廷
  • 1篇张岩
  • 1篇吴雷明
  • 1篇于宏
  • 1篇陈建国
  • 1篇胡鹏

传媒

  • 10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海洋科学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形态特征及其对体重的影响
为研究黄鳍金枪鱼的形态特征及其各性状特性对体重的影响,对南海三沙美济礁海域捕捞的52尾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头高、眼径、眼间距、口裂、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12个性状进...
陈超李炎璐孔祥迪孟祥君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形态性状体重通径分析
温度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杂交F_1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用控温仪设定温度组,观察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3℃、15℃、17℃、19℃、21℃、23℃、25℃、27℃、29℃、31℃)云纹石斑鱼(E.moara)(♀)×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杂交F1的胚胎发育情况,并对实验12 h后的好卵率、12 h后的胚胎发育时期、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的畸形率进行了记录;仔鱼孵化出膜后,对其进行了耐饥饿实验,测定其每天的存活率和生存活力指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实验结果表明,受精卵胚胎发育周期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其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7–25℃,温度低于17℃时,孵化率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畸形率反之;温度为13℃时,不能孵化出仔鱼;温度高于25℃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畸形率反之;仔鱼的SAI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升高后降低,在温度为17–21℃时,SAI值较高,分别为32.14±2.83、32.30±1.29、22.98±1.42,其他温度条件下SAI值均低于这3组。
于欢欢李炎璐陈超贾瑞锦孔祥迪翟介明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温度胚胎发育畸形率SAI
Cu^(2+)、Zn^(2+)、Pb^(2+)对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被引量:9
2014年
在(21.0±0.5)℃条件下,研究了Cu2+、Zn2+、Pb2+3种金属离子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3种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受精卵的孵化速率和孵化率逐渐降低,畸形率逐渐增加。重金属引发胚胎发育发生各种畸形,如胚体增生异常而死亡、尾芽弯曲,仔鱼不能正常出膜而死亡,初孵仔鱼脊椎弯曲多呈L、S、V型或尾部未展开呈逗号状畸形。综合孵化速率、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可以看出,3种金属离子对胚胎发育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2)初孵仔鱼的毒性试验周期为96 h,随着时间加长,仔鱼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且金属离子浓度越大,其下降幅度越大。此外,仔鱼出现脊椎S、V型弯曲等畸形也越来越多。通过计算各时间段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得出,3种金属离子对初孵仔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u2+>Pb2+>Zn2+。本研究的一系列数据可以为新渔业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水环境的监测提供理论参数,为七带石斑鱼等鱼类繁育养殖中的重金属监测与治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孔祥迪陈超李炎璐贾瑞锦于欢欢翟介明刘江春
关键词:七带石斑鱼胚胎仔鱼毒性效应
4种常用消毒药物对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各种病原对受精卵的危害,防止病原体的垂直传播。但是,用化学药物消毒,总会对鱼的受精卵产生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因此,人工育苗中进行受精卵消毒处理时必须控制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及消毒时间。本研究在(27.0±0.5)℃条件下,使用药物浸泡的方法,研究了4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孵化效果的影响。聚维酮碘、甲醛和二氧化氯的处理时间均为10 min,臭氧处理分1 min、2 min和3 min共3个梯度。使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药物的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甲醛和二氧化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孵化率、畸形率差异显著;聚维酮碘处理组中25 mg/L、50 mg/L与75 mg/L各处理与对照组无差异,100 mg/L处理出现显著差异;臭氧处理组,0.3 mg/L处理中的各时间梯度间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0.5 mg/L、0.7 mg/L及1.0 mg/L处理中各时间梯度间差异极显著,0.5 mg/L处理2 min时,孵化率已极低,仅为4.14%,畸形率为50.00%。试验结果证明,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生产中,其受精卵的适宜消毒药物、浓度范围及处理时间分别为:聚维酮碘20–70 mg/L处理10 min,臭氧0.3–0.5 mg/L处理1 min;二氧化氯、甲醛对受精卵刺激显著,而且对环境及人体有毒副作用,建议在生产中尽量不要使用。
孔祥迪陈超李炎璐贾瑞锦于欢欢胡鹏翟介明马文辉庞尊方刘江春
关键词:受精卵畸形率
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_1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采用生态学方法,观察分析了人工育苗条件下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F1仔、稚、幼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水温29~30℃,盐度为29~30时,其杂交F1仔鱼3天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ss型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随后饵料系列为L型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 salina)、卤虫(Artemia)和配合饵料;6日龄仔鱼的摄食率为92.31%,7~9日龄以后仔鱼的饱食率大都达到90%~100%;随着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饱食时间逐渐缩短,消化时间逐渐增加。杂交F1仔稚鱼的摄食高峰都出现在白天,仔稚鱼夜间几乎不摄食,属白天摄食型。此外,仔、稚、幼鱼纯体重(W)与摄食量(Y)的关系为 Y=0.2078W–3.3738,全长(L)与日龄(X)的关系为 L=2.3159e0.0595X,纯体重(W)与日龄(X)的关系为W=0.0748e0.2021X,全长(L)与纯体重(W)的关系为W=0.0045L3.3775,口裂宽(Y)与日龄(X)的关系为Y=1.9687e0.0605X。由此可知杂交F1仔、稚、幼鱼的生长属于均匀生长型。
于欢欢李炎璐陈超孔祥迪张廷廷刘莉徐万土庞尊方李文升
关键词:鞍带石斑鱼幼鱼摄食
中国南海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形态特征及其与体重的关系被引量:10
2016年
为研究出现在中国南海美济礁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各性状特性与体重的关系,对其附近海域捕捞的52尾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头高、眼径、眼间距、口裂、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12个可量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而圆,向后逐渐细尖,尾柄细长,背部较暗,呈深蓝色,腹部银白色,体表具有浅银灰色间隔的纵向条纹,并有明亮的光泽,尾鳍末端呈黄褐色;体长、体高和尾柄高与体重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79)、决定系数最高(0.229),体长、体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对体重产生影响,而尾柄高主要通过体高、体长对体重起间接作用;以体重为因变量(y),体高(x_1)、体长(x_2)、尾柄高(x_3)为自变量,得到估算体重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30.482 x_1+18.328 x_2+199.490 x_3-500.785。
李炎璐陈超于宏孙曙光孟祥君孔祥迪
关键词:黄鳍金枪鱼形态性状体重通径分析
饥饿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卵黄囊期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研究了在水温为(23±0.5)℃,盐度为29?30的培育条件下,饥饿胁迫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仔鱼生长、摄食、存活等一系列的变化。结果显示,2.5日龄体长出现负增长现象,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4.5日龄卵黄囊和油球消耗殆尽;仔鱼摄食率随日龄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最终为0,最大值出现在卵黄囊和油球消失之后的当天,即5.5日龄仔鱼达到最大初次摄食率,摄食率为66.67%;6日龄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最大初次摄食率的1/2,仔鱼达到不可逆点,其混合营养的时间为2?3 d,即仔鱼初次摄食率发生到达不可逆点的时间为2.5 d;云纹石斑鱼仔鱼孵化出膜后的3?6 d为其摄食的重要时期。
于欢欢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孔祥迪刘莉马文辉
关键词:云纹石斑鱼仔鱼饥饿不可逆点
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为探讨不同多环芳烃(PAHs)对海水鱼类早期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分别比较研究了多环芳烃中的3环菲(Phe)、4环芘(Py)、5环苯并芘(Bap)单一暴露和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条纹锯鮨(Centrop...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关键词:多环芳烃胚胎发育毒性效应
养殖2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的营养价值与畸形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分析了在工厂化条件下养殖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的畸形现象,发现其发育畸形特征可分为脊椎畸形和鳃颌畸形两大类。为了获得其营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采用营养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正常、脊椎畸形、鳃颌畸形3种类型的鱼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品质。结果显示,(1)脊椎畸形与鳃颌畸形鱼的全长、肌肉率分别为(21.97±1.50)cm、(71.12±1.45)%和(22.43±0.12)cm、(71.28±0.39)%,都与正常鱼的指标值(25.70±0.75)cm、(78.58±0.20)%差异显著;(2)3种类型鱼的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脊椎畸形鱼的粗脂肪含量为(3.55±0.06)%,与正常鱼和鳃颌畸形鱼(2.71±0.07)%、(2.48±0.01)%差异显著;(3)脊椎畸形鱼的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7.55±0.65)%、83.04,鳃颌畸形鱼分别为(15.89±0.11)%、73.82,低于正常鱼的(19.86±0.52)%和89.25;(4)从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4个方面对3种类型鱼的肌肉品质评价研究表明,上述4个指标值的大小(规律)为正常鱼>脊椎畸性鱼>鳃颌畸形鱼。两类畸形鱼的营养价值低于正常鱼,其中鳃颌畸形鱼的最低。实验还对3类鱼脊椎、鳃颌骨中的Cu、Zn、Fe、Mn、Ca、P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脊椎中其他各元素间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有Fe、Mn差异显著,说明Fe、Mn可能造成人工养殖的赤点石斑鱼脊椎畸形。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翟介明庞尊方徐万土陈超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畸形肌肉营养成分矿物质
17α-甲基睾酮及芳香化酶抑制剂对条纹锯鮨性逆转的影响
为探讨条纹锯鮨性逆转过程中内分泌调节机理,本文采用药条埋置的方法,分别将17α-甲基睾酮(17α-MT)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药条单独和混合埋置到1+龄条纹锯鮨肌肉中,观察并分析性别转换过程中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理学变化....
刘莉陈超孔祥迪邵彦翔张梦淇张廷廷张春禄陈建国曲江波
关键词:性逆转芳香化酶抑制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