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3篇综合征
  • 3篇患儿
  • 2篇胆红素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计数
  • 2篇血性
  • 2篇神经纤维
  • 2篇神经纤维瘤
  • 2篇神经纤维瘤病
  • 2篇女童
  • 2篇气质
  • 2篇气质特征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15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孙志刚
  • 10篇赵志红
  • 8篇田春莉
  • 5篇齐凤芹
  • 4篇彭富栋
  • 4篇徐雪莲
  • 3篇马燕
  • 3篇徐桂霞
  • 2篇郭玉艳
  • 2篇商广芝
  • 2篇齐风芹
  • 2篇迟亚松
  • 1篇黄向慧
  • 1篇李松
  • 1篇李洪双
  • 1篇许斌
  • 1篇张秀卿
  • 1篇王德亮
  • 1篇邓颖
  • 1篇葛平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危重症患儿动态血小板计数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儿血小板计数变化与危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评价危重症患儿血小板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4例危重症患儿入院24h内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分别于入院后24h监测血小板计数。结果危重组血小板计数为(476,0±158.4)×10^9/L,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的(235.0±120.6)×10^9/L(t=4.125,P〈0.01);极危重组为(80,0±70.6)×10^9/L,明显低于非危重组的(235.0±120.6)×10^9/L(t=8.16,P〈0.01)。结论血小板计数监测是预测危重症患儿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齐凤芹李松徐桂霞孙志刚赵志红
关键词:危重病血小板计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影响女童发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影响女童发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相关因素,为预防ICPP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随机选取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2016年300例确诊为ICPP的女童作为观察组,在当地学校选取相近年龄段的体检健康的女童3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高、年龄、体重指数(BMI)、母亲初潮时间、行为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情况和家庭情况],并对所有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t=0.50)、女童功课压力(χ~2=9.86)、挑食(爱吃零食)(χ~2=4.01)、经常吃蔬菜和水果(χ~2=59.67)、经常运动(χ~2=14.98)、过早使用成人护肤品(χ~2=69.23)、家庭经济状况(χ~2=43.23)、母亲初潮年龄≥14岁(χ~2=9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了经常吃蔬菜和水果、经常运动、母亲初潮年龄≥14岁可防止女童ICPP外,其他均是女童ICPP的危险因素。结论学习压力、家庭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行为习惯、BMI、母亲初潮年龄为影响女童发生ICPP的主要因素。
赵志红迟亚松彭富栋孙志刚
关键词: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不同血清胆红素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听力的影响——附126例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值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听力的影响。方法:126例HIE患儿按其血清胆红素值分为正常组(47例)、轻度组(32例)、重度组(47例)。各组均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正常组ABR异常12例(26%),轻度组13例(41%),重度组28例(60%),3组比较ABR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HIE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越高,对HIE患儿听力的影响越大,提示对HIE新生儿应进行血清胆红素监控,发现异常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听力不可逆的损伤。
田春莉孙志刚徐雪莲赵志红张秀卿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胆红素听力
复方麝香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探讨对患儿脑保护作用。方法:60例HIE新生儿,随机分成复方麝香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治疗后3天,7天进行神经行为评分。结果:治疗3天后两组NBNA评分,P>0.05,治疗7天后复方麝香治疗组NBNA评分(32.48±5.97)高于常规治疗组(25.3±7.42),P<0.01。复方麝香治疗组惊厥停止时间(2.83±1.95)天、意识恢复时间(3.52±2.27)天、原始反射恢复时间(4.94±2.49)天、肌张力恢复正常时间(5.47±2.84)天。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提高HIE患儿的NBNA评分,对HIE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田春莉徐贵霞彭富栋孙志刚徐雪莲
关键词:复方麝香注射液脑保护作用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6%)和总有效率(91.2%)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田春莉齐风芹徐雪莲孙志刚
关键词:舒肝宁注射液病理性黄疸新生儿
血清NT-proBNP、尿液NGAL对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脓毒血症患儿126例,根据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42例和非急性肾损伤组84例,观察两组入组0、2、6、12、24、48、72 h时血清NT-proBNP、肌酐(Scr)及尿液NGAL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尿液NGAL对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急性肾损伤组入组6 h时血清NT-proBNP和尿液NGAL水平较入组0 h时明显升高,入组24 h时Scr水平较入组0 h时明显升高(P均<0.05);非急性肾损伤组血清NT-proBNP、Scr及尿液NGAL水平各时点均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入组6 h血清NT-proBNP诊断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95%CI:0.669~0.767,P<0.01),以其cut off值(0.87 ng/m L)为截断值,血清NT-proBNP预测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85.8%;入组6 h尿液NGAL诊断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75~0.869,P<0.01),以其cut off值(95 ng/m L)为截断值,尿液NGAL预测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84.7%。结论血清NT-proBNP、尿液NGAL可用于早期预测脓毒血症患儿继发急性肾损伤。
孙志刚赵志红马燕葛平邓颖
关键词: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新生儿呕吐112例临床分析
2006年
李洪双齐凤芹彭富栋孙志刚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新生儿期
女童病因不明发生反复外阴阴道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女童病因不明发生反复外阴阴道炎(RVV)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2016年310例确诊为RVV的女童作为观察组,在当地学校选取相近年龄段的体检健康的女童31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女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高、年龄、体质指数(BMI)、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一般情况和家庭情况],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和变化因素。结果根据对比分析显示,变应性体质(χ~2=21.65)、家族中有过敏史(χ~2=45.21)、患过湿疹、过敏性皮疹(χ~2=18.91)、生活习惯方面的暴露率(χ~2=8.19、23.72、6.01、20.81、14.36)、房子采光(χ~2=4.64)、照顾者(χ~2=38.91)、流动人口(χ~2=8.98)、饮食习惯不当而造成身体的不适(χ~2=5.12、6.13、23.96、58.7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影响女童RVV的最关键因素。
迟亚松赵志红孙志刚彭富栋
关键词:女童病因
危重新生儿动态血小板计数监测
2005年
田春莉徐桂霞黄向慧孙志刚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危重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率急救医学
血肌酸激酶同工酶与内皮素水平变化对判断热性惊厥患儿脑损伤程度的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和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小儿内科病房救治的60例FC患儿作为FC组,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C)组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C)组各30例,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CK—BB和ET的测定,CK-BB采用比色法测定,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SFC组CK-BB的浓度为(11.85±3.16)U/L、ET的浓度为(66.73±14.62)ng/L;正常对照组CK—BB的浓度为(8.34±3.49)U/L,ET的浓度为(55.75±8.1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FC组CK—BB的浓度为(18.94±5.59)U/L、ET的浓度为(92.65±21.57)ng/L,与SFC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min的患儿CK—BB的浓度为(14.99±3.51)U/L、ET的浓度为(91.42±21.13)ng/L,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min的患儿CK-BB的浓度为(9.84±3.47)U/L,ET的浓度为(61.11±10.33)ng/L,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中CK—BB和ET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CK-BB和ET水平越高,脑损伤程度越严重。FC后CK-BB和ET的及时检测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田春莉徐雪莲赵志红孙志刚齐风芹
关键词:热性惊厥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内皮素脑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