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洪滨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河道
  • 4篇河道工程
  • 3篇治理措施
  • 3篇入海水道
  • 3篇水利
  • 3篇淮河入海水道
  • 2篇调度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文明
  • 2篇水利现代化
  • 2篇水闸
  • 1篇优化调度
  • 1篇运行调度
  • 1篇闸设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水利工程管理
  • 1篇水土
  • 1篇水土资源
  • 1篇水污染
  • 1篇水闸设计

机构

  • 8篇江苏省淮河入...
  • 2篇江苏省骆运水...

作者

  • 8篇孙洪滨
  • 5篇孙猛
  • 3篇周和平
  • 1篇谢永军
  • 1篇江敏
  • 1篇江敏
  • 1篇李璟
  • 1篇韩爱华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水利建设与管...
  • 1篇首届河海沿岸...
  • 1篇2015中国...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谈水闸工程设计偶发缺陷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水闸工程设计质量已有了质的飞跃,但"重工程轻管理"的思想依然存在,使工程设计缺陷时有发生,诸如功能性缺失、耐久性较差、运行管理困难、维修养护不便等等。详细例举了常见水闸工程设计的缺陷。建议从政策上、机制上重视工程管理,在行业内部营造"建管并重"的良好氛围;建议设计单位深入做好前期工作,认真开展设计技术研究,减少产品瑕疵;建议工程管理单位主动介入工程建设,对工程运行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周和平孙洪滨江敏周立持谢永军
关键词:水闸设计功能性耐久性水利工程管理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的实践与研究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治淮战略性水利工程.本文通过对淮河入海水道河道工程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行管理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进而分析河道治理后的实践运用效果,从水利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两方...
孙洪滨孙猛
关键词:河道工程水利现代化生态文明
文献传递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的实践与研究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治淮战略性水利工程.本文通过对淮河入海水道河道工程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行管理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进而分析河道治理后的实践运用效果,从水利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两方...
孙洪滨孙猛
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标准水利现代化生态文明
文献传递
复式断面河道中水土资源控制利用研究与实践
2015年
通过分析淮河入海水道复式断面河道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明确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践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效益分析。
孙洪滨孙猛董于
关键词:水土资源
河道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探索与实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工程建设中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
孙洪滨
关键词:河道建设河道工程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淮河入海水道渠北地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启用北泓漫水闸应急排涝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分析淮河入海水道渠北地区排涝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由于滨海枢纽隔水墙设计允许水位差的限制,当渠北遭遇较大降雨时,依然出现涝灾的实际,提出了启用北泓漫水闸进行排涝的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分泄上游地区涝水,也有利于下游地区排涝,特别有利于突击排除洼地涝水,还可减少甚至避免污水排入总渠,有利于保护环境。
孙洪滨周和平董于孙猛
关键词:排涝水污染运行调度淮河入海水道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的实践与研究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治淮战略性水利工程。本文通过对淮河入海水道河道工程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行管理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进而分析河道治理后的实践运用效果,从水利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两方...
孙洪滨孙猛
关键词:河道淮河入海水道
淮河入海水道南泓小流量分洪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从洪泽湖冬春季分洪需求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剖析了开发淮河入海水道南泓过流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计算、试验和实况运行,论证了淮河入海水道南泓现状条件下具有100 m3/s左右的分流能力;分析了淮河入海水道南泓分流对滩地种植和渠北排涝的影响性,提出了调度运行方案;为增强淮河入海水道南泓分洪能力,结合行洪需求,提出了将淮安枢纽下游南北泓间土坝改建为水闸的建议。
周和平韩爱华孙洪滨江敏李璟
关键词:分洪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调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