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繁滨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1篇约翰·斯坦贝...
  • 1篇人性
  • 1篇诗歌
  • 1篇诗歌标准
  • 1篇谭恩美
  • 1篇女性
  • 1篇偶然
  • 1篇亲密
  • 1篇亲密关系
  • 1篇人化
  • 1篇文本
  • 1篇文化观
  • 1篇历史文化观
  • 1篇绝望
  • 1篇渴望
  • 1篇华兹华斯
  • 1篇华兹华斯诗歌
  • 1篇个人化
  • 1篇《人鼠之间》
  • 1篇《英国病人》

机构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大连大学

作者

  • 4篇孟繁滨
  • 2篇刘凤娟

传媒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英国病人》中的破坏、错位和重建意识被引量:3
2009年
破坏、错位和重建意识是贯穿《英国病人》一书的一条金线。小说主题与写作技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烘托出整部小说的魅力与神采。
孟繁滨
关键词:人性
试析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人鼠之间》中对亲密关系的渴望被引量:1
2019年
该文旨在分析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人鼠之间》所表达的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通过讨论底层小人物无可摆脱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弥漫人类心灵的孤寂与绝望。该文作者认为,透过表达人类对于亲密关系的渴望和追求,斯坦贝克似乎在呼吁真挚的美好的人类关系的回归与重建;灰暗是暂时的,人类必将迎来光明的未来:平等、慈悲、博爱永远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召唤。
孟繁滨刘凤娟
关键词:绝望亲密
论《正骨师的女儿》中谭恩美的历史文化观
2013年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历来被以通过母女关系的展现而体现双重文化身份的视角来解读,《正骨师的女儿》也难脱此窠臼。笔者认为,谭恩美试图通过《正骨师的女儿》传达她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认识。这种对于历史的重新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历史,而是包括中西方的整个人类历史。作为一个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已经脱离了对中西文化的尴尬的游离境地,而站在超越于种族与文化的角度,对历史、对整个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予以诠释。
孟繁滨刘凤娟
关键词:传承女性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被引量:2
2008年
"启示"一词只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中出现一次,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评论华兹华斯诗歌与诗学的关键词。纵观华兹华斯的批评史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批评者针对华兹华斯"序曲"对"启示"一词的阐释是建立在一种"末世论"的认识基础上的。本文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文本与历史的汇合,是在一种个人化的情境中实现的"神启"。它是个体的而不是普遍的;是在回忆中的理解,而不是预见。更为重要的是,华兹华斯将"启示"中"末世论"的"普适性"和"回忆中的个体性"与他的诗歌标准相类比。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启示"是非暴力,非"末世论"的。
孟繁滨
关键词:文本个人化诗歌标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