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杰
- 作品数:59 被引量:1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中国车用柴油清净剂产品质量现状
- 对中国市场上常见的车用柴油清净剂产品进行了理化分析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市售车用柴油清净剂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产品的清净性能和防锈性能较差。
- 黄卿徐小红罗海棠张心玲安文杰
- 关键词:清净性
- 同时制备丁辛基二苯胺和二辛基二苯胺抗氧剂的方法及所得产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制备丁辛基二苯胺和二辛基二苯胺抗氧剂的方法,步骤1,将二苯胺和催化剂混合,加热熔融,然后加入部分烯烃;步骤2,将步骤1混合物继续升温,使烯烃开始回流,待温度稳定后,加入剩余烯烃,进行反应;步骤3,反应...
- 罗意薛卫国安文杰徐瑞峰汪利平汤仲平
- 文献传递
- 位阻酚型抗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
- 2025年
- 通过选取适当的密度泛函和基组对不同取代基位阻酚(ArOH)抗氧剂的解离能(BDE)、单电子氧化势(E)、反应速率常数(K ph)等参数进行计算,确立了ArOH类抗氧剂的相关理论计算方法。结果表明:O—H键的BDE越小、抗氧剂捕获过氧化自由基反应的活化能(E a)越低,位阻酚ArOH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与过氧化自由基的最低空轨道(LUMO)的能级差与ArOH和过氧化自由基反应的E a呈线性相关。能级差越大,捕获过氧化自由基的反应越不易发生,ArOH与过氧化自由基的E a也越大,抗氧化性能越差。位阻酚ArOH中O和H原子所带电荷差值(ΔQ)与ArO—H键的BDE呈线性相关。电荷差值越大,ArO—H键BDE越小,O—H键越易断裂,捕获过氧化自由基的反应越易发生。抗氧化性能越好。实验室通过选取典型位阻酚进行氧化诱导期测试表明,150℃条件下RPVOT氧化诱导期14号试样是17号试样的1.53倍,19号试样是17号试样的1.39倍,计算的ArO—H键BDE反映出的抗氧化活性基本与实验测得的趋势一致。
- 罗意薛卫国魏朝良罗一徐瑞峰安文杰
- 关键词:抗氧化性能
- 一种包含双受阻酚结构抗氧化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双受阻酚结构的抗氧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烷基双醇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得到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丙酸]烷基...
- 薛卫国周旭光李涛安文杰
- 一种生物柴油降凝剂的研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醇、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原料合成了具有α-羟基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的新型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降凝效果的考察。结果表明,该类型化合物在加剂量为0.1%和0.05%的条件下可使棉籽油生物柴油和兰州炼油厂0#柴油的冷滤点分别降低5℃。
- 安文杰张心玲黄卿罗海棠郭鹏
- 关键词:生物柴油降凝剂冷滤点
- 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
-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各国都加快了对替代石化燃料的开发步伐。生物柴油由于具有和石化柴油极为相似的性质,所以可作为其替代品。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碱催化法生产生物柴油,已有文献详细报道了各种不同油料在...
- 安文杰许德平田中坤
- 关键词:生物柴油超临界法生产工艺
- 文献传递
- 生活污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通过烧杯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用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与助剂聚丙烯酰胺(PAM)和石灰乳(Ca(OH)2)复配对某生活污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PAC投加量、PAM投加量和Ca(OH)2投加量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50 mg/L,PAM投加量为1 mg/L,Ca(OH)2投加量为4 mg/L时,对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TP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均达90%以上,COD去除率在60%以上。此为旋流微絮凝-深床过滤组合新工艺中药剂的投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杜显云范彬范荣桂许德平安文杰
- 关键词:PAMCA(OH)2混凝
- 烟炱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 一种烟炱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聚异丁烯基马来酸酐、溶剂和基础油,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混合均匀,在70~90℃滴加多烯多胺,滴加完毕后继续在100~150℃反应4~8小时;(2)继续加入芳香胺...
- 郭鹏李海平黄卿安文杰周旭光
- 文献传递
- 磷硼化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硼化无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胺类化合物与环氧丙醇进行开环反应制备出中间品胺;然后,将聚异丁烯马来酸酐和基础油与上述中间品胺进行反应,得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最后,聚异丁烯丁二酰亚...
- 黄卿徐小红周旭光郭鹏安文杰李海平杨淑芳高鹏
- 文献传递
- 聚甲基丙烯酸酯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结构解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以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粘度指数改进剂为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热重(TG)、红外光谱(FT-IR)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对聚合物的分子量、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数均分子量M_(n)为9.1×10^(4) g·mol^(-1),重均分子量M w为6.9×10^(5) g·mol^(-1),分散度D为7.6;样品在364.8℃开始分解,最大分解温度为393.7℃.该粘度指数改进剂主要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四酯单体共聚的线性直链分子,单体比例依次为15∶20∶44∶21.本研究结果为聚甲基丙烯酸酯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结构表征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简便的分析方法,也为制备高性能粘度指数改进剂提供了思路.
- 安文杰钱昱亨王波马青英俞洁
-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酯粘度指数改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