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梭曼
  • 5篇膈肌
  • 4篇小鼠
  • 3篇毒代动力学
  • 3篇异构体
  • 3篇维拉帕米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体积
  • 2篇兔血
  • 2篇气相
  • 2篇解毒
  • 2篇进样
  • 2篇大体积进样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结扎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机构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9篇张振清
  • 9篇阮金秀
  • 9篇宋争艳
  • 9篇李劲彤
  • 8篇袁淑兰
  • 4篇于卫东
  • 1篇乔建忠

传媒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梭曼异构体气相分析及兔血中的消除动力学被引量:1
2001年
建立梭曼手性异构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研究兔静脉染毒后血中游离梭曼的消除过程 .采用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实现梭曼 4个异构体的分离 ;用二异丙基氟磷酸酯作内标 ,测定兔静脉染毒后血中游离C(± )P(- )梭曼 .结果可见梭曼 4个异构体在确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得到了较好地分离 ;给兔iv梭曼 4 3.2 μg·kg- 1后 ,血中仅测到一对C(± )P(- )梭曼 ,其消除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Vd=2 .1L·kg- 1,t1/2α=4 .5s ,t1/2 β=72s ,AUC(15~ 3 0 0s) =2 .0 8mg·s·L- 1,CL(S) =2 1mL·kg- 1·s- 1,血中C(± )P(- )梭曼在血中消除过程反映了机体对梭曼毒性异构体的解毒过程 .结果说明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兔静脉染毒血中C(± )P(- )梭曼消除的动力学过程 ,方法灵敏 ,可靠 ,重复性好 .
李劲彤阮金秀袁淑兰张振清宋争艳
关键词:梭曼大体积进样色谱法气相
维拉帕米对梭曼兔药代动力学及小鼠脑与膈肌分布的影响
目的:梭曼进入体内很快通过各种存在于血液及其它解毒组织中的代谢解毒酶或蛋白进行消除,所以机体生物处置和代谢对梭曼的毒性和解毒以及最后的中毒表现起到重要的作用,脑和膈肌是梭曼毒性的最重要的靶器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维拉帕米对...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袁淑兰于卫东宋争艳
文献传递
梭曼异构体气相分析及兔血中浓度测定
2001年
  梭曼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和一个不对称的磷原子,因此有4个光学异构体,即C(+)P(+),C(+)P(-),C(-)P(+),C(-)P(-),这些异构体的毒理学及毒代动力学特性差别很大.   ……
李劲彤阮金秀袁淑兰张振清宋争艳
维拉帕米对梭曼兔药代动力学及小鼠脑与膈肌分布的影响
目的:梭曼进入体内很快通过各种存在于血液及其它解毒组织中的代谢解毒酶或蛋白进行消除,所以机体生物处置和代谢对梭曼的毒性和解毒以及最后的中毒表现起到重要的作用,脑和膈肌是梭曼毒性的最重要的靶器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维拉帕米对...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袁淑兰于卫东宋争艳
文献传递
门静脉及肝动脉结扎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影响
2003年
目的 :通过考察门静脉及肝动脉结扎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的影响来研究肝肠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氮磷检测器测定兔梭曼静脉染毒后血中游离C(± )P(_)梭曼浓度。结果 :与梭曼组相比 ,肝动脉、门静脉都结扎与保留肝动脉 ,结扎门静脉两种处理后 ,兔梭曼静脉染毒 (4 3.2 μg kg ,相当于 4×LD50 )后各个时间点血中游离C(± )P(_)梭曼浓度升高 3.6~ 19.3倍不等。毒代动力学参数表明 :门静脉结扎及门静脉与肝动脉联合结扎都显著降低了C(± )P(_)梭曼的清除率 (CL)和表观分布容积 (Vd) ,而分别使AUC由 (2 .0 8± 0 .15 )mg·s L显著增高到 (18.2± 2 .96 )和 (2 2 .9±3.73)mg·s L。结论 :肝肠对兔梭曼高剂量静脉染毒后游离C(± )P(_)梭曼的消除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袁淑兰宋争艳
关键词:梭曼肠道解毒门静脉肝动脉结扎毒代动力学
盐酸戊乙奎醚(8018)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考察 80 18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及小鼠组织分布的影响 ,探索 80 18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机制。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氮磷检测器测定兔静脉染毒后血中及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 ;同位素示踪法测定结合 [3H]梭曼在小鼠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与梭曼对照组相比 ,80 18(1mg kg ,im 10min预给药 )在中毒后 15s时能使梭曼浓度由 (5 3.6± 13.3)mg ml显著下降到 (2 6 .2± 9.6 7)mg ml。毒代动力学参数表明 :80 18使C(± )P(_)梭曼的CL由 (2 0 .8± 1.5 )ml (kg·s)显著增加到 (38.2± 15 .3)ml (kg·s) ;使AUC由 (2 .0 8± 0 .15 )mg·s L显著下降到 (1.30± 0 .5 6 4 )mg·s L。 80 18预给药在小鼠皮下梭曼染毒后 30 ,90及 12 0s时 ,能使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由 74 .7,70 .5 ,88.7ng g降低到 5 4 .5 ,4 5 .6 ,5 0 .0ng g,但在以上时间点对脑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却没有显著的影响。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 ,80 18能显著升高小鼠 [3H]梭曼皮下染毒 (0 .5 4 4GBq ,119μg kg) 0~12 0min后血浆与小肠中结合 [3H]梭曼的分布。结论 :80 18可能通过改变梭曼的分布 ,降低了血中梭曼的初始浓度而起到促进梭曼代谢解毒的作用。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袁淑兰于卫东宋争艳
关键词:梭曼毒代动力学解毒
维拉帕米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及小鼠脑与膈肌分布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考察维拉帕米对梭曼兔的毒代动力学及小鼠脑与膈肌分布的影响 ,探索维拉帕米对梭曼代谢解毒作用机制。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氮磷检测器测定兔静脉染毒后血中及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结果 :维拉帕米 (10mg kgim ,预给药 0 .5h) ,在中毒后 15 ,6 0 ,90 ,12 0 ,180及 2 4 0s可明显降低血液中游离C(± )P(_)梭曼浓度。维拉帕米使C(± )P(_)梭曼的CL由 (2 0 .8± 1.5 )ml (kg·s)显著增加到 (4 4 .3±7.0 )ml (kg·s) ;使AUC由 (2 .0 8± 0 .15 )mg·s L显著下降到 (0 .996± 0 .172 )mg·s L。维拉帕米预给药在小鼠皮下梭曼染毒后 30 ,90及 12 0s时 ,能使膈肌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由 74 .7,70 .5 ,88.7ng g降低到 4 1.1,39.0 ,4 9.3ng g。但在以上时间点对脑中游离C(± )P(_)梭曼的浓度却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维拉帕米能促进血中游离C(± )P(_)梭曼的消除 ,并降低靶器官膈肌中的分布 ,从而促进了梭曼的代谢解毒。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于卫东宋争艳乔建忠
关键词:维拉帕米毒代动力学小鼠膈肌
双复磷对小鼠脑、膈肌中游离C(±)P(-)梭曼分布的影响
2002年
李劲彤阮金秀张振清袁淑兰宋争艳
关键词:双复磷小鼠膈肌
梭曼异构体气相色谱分析及在小鼠脑及膈肌中的浓度测定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建立灵敏、可靠的梭曼光学异构体气相分析方法以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梭曼的浓度。方法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实现梭曼 4个异构体的分离 ;用二异丙基氟磷酸酯作内标 ,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结果 :梭曼 4个异构体在确定的气相条件下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C(± )P(- )梭曼在小鼠脑匀浆中及膈肌匀浆中 ,0 .5~ 10ng/ 2ml浓度范围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日间、日内精密度在 10 %以内 ,提取方法的回收率为 5 3.6%~ 60 .2 %。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考察了小鼠皮下染毒后 ,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的浓度 ,方法重复性好。结论 :大进样量气相色谱仪及手性毛细管柱测定小鼠皮下染毒后脑与膈肌中游离C(± )P(- )梭曼的浓度 ,方法灵敏、可靠 。
李劲彤阮金秀袁淑兰张振清宋争艳
关键词:梭曼立体异构体大体积进样色谱法气相膈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