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厚盼 作品数:122 被引量:760 H指数:16 供职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新胃乃安片对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基于中成药二次开发观察新胃乃安片对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并与胃乃安胶囊进行比较。方法:分别以急性胃溃疡、慢性胃溃疡及慢性浅表性胃炎模型评价新胃乃安片及胃乃安胶囊对各种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结果:急性胃溃疡模型中,新胃乃安片5.8g生药/kg与同等剂量的胃乃安胶囊5.8g生药/kg溃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溃疡抑制率分别为59.64%、47.93%;慢性胃溃疡模型中,新胃乃安片与胃乃安胶囊溃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溃疡抑制率分别为29.09%、23.64%;慢性胃炎模型中新胃乃安片与胃乃安胶囊炎症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肉眼观察炎症抑制率分别为50.34%、41.69%,镜下观察炎症抑制率分别为42.4%、38.2%。结论:新胃乃安片对多种胃黏膜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在同等剂量下,效果略优于胃乃安胶囊,达到了二次开发"降低服用量,增加疗效"的目的。 陈娟 刘佳 秦泽慧 陶玉珠 宋厚盼 林传权 李茹柳 詹若挺 陈蔚文关键词:胃乃安胶囊 急性胃溃疡 慢性胃溃疡 慢性浅表性胃炎 黄精治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黄精治疗糖尿病潜在的分子机制,为药食同源类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黄精发挥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并检索黄精活性成分的效应靶点,Cytoscape构建黄精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应用疾病数据库检索与糖尿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疾病基因靶点。构建黄精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蛋白质交互作用关系网络。采用DAVID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Hubba筛选出黄精治疗糖尿病的潜在关键靶点。结果:TCMSP筛选出黄精发挥治疗作用的活性入血成分12个,经配对分析得到黄精发挥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6个,成分对应的基因靶点190个。运用疾病数据库检索到糖尿病相关疾病靶点基因134个。黄精治疗糖尿病的蛋白关系网络涉及的特征性基因靶点共101个,包含256个作用关系。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学过程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基质黏附、细胞迁移等,分子功能涉及转录辅激活性、蛋白质结合、生长因子活性等;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细胞质、胞质溶胶、外泌体等位置发挥生理或病理作用。KEGG获得可能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31条,这些信号通路集中在细胞周期、细胞信息传递、癌症信号分子及炎症、免疫应答等区域。CytoHubba工具进行拓扑进一步分析获得黄精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蛋白靶点10个。结论:黄精可通过黄芩素、谷甾醇等6个活性成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其关键作用靶点为IL10、PPARG、CAV1等10个基因,主要分子机制涉及炎症及免疫应答、细胞周期、细胞传递和癌症相关通路。 何卫波 曾梅艳 宋厚盼 陈小娟 陈新怡 向茗 蔡雄 蔡雄 谢梦洲关键词:黄精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机制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00年以来国内和国外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中、英文文献,时间跨度为2000年-2021年。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入Citespace.6.1.R2软件中,对作者、国家和机构、关键词、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824篇,英文文献1885篇。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胡伏莲和Gisbert JP,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第一医学院和美国贝勒医学院。中文文献中介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克拉霉素、根除率、耐药性、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被引文献分析中,观察到马斯特里赫特共识报告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结论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直观地阐述了关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方面的研究热点。 袁承志 喻昶 谭美玲 张馨怡 曾梅艳 宋厚盼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生脉散治疗心系疾病及其作用机制 2024年 生脉散来源于金代张元素的《医学启源》,能补肺中元气不足,具有益气养阴、止汗生津的功效,为治心系疾病之妙药,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心系疾病的治疗。本文对生脉散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基础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发现生脉散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等心系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调控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蛋白质水平、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消除炎症反应、改善线粒体功能等有关。本文可为生脉散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推广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易鑫颖 周宇轩 彭添凤 滕瑄 宋厚盼关键词:生脉散 心系疾病 中医药治疗 湖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湖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关系,为RA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且确诊为RA病历资料299例。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RA中医证型与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等临床检测指标关系。结果血沉:湿热痹阻证血沉表达水平与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类风湿因子:各证型间的类风湿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湿热痹阻证表达水平与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肝功能:RA各证型球蛋白平均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值,白球比均低于正常值,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存在一定关系,血沉是潜在的湿热痹阻证与肝肾阴虚证辨证指标,C反应蛋白是潜在的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辨证指标,但其临床检验效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邝涛 李鑫 王宝新 魏艳霞 王莘智 李如意 余黄合 宋厚盼 范伏元 刘平安 黄惠勇 蔡雄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寒湿痹阻证 类风湿因子 血沉 冬虫夏草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小鼠日常状态、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变化,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仪检测血液免疫细胞改变,ELISA法检测脾脏中IL-2、IL-6、TNF-α及INF-γ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结果冬虫夏草可改善免疫抑制小鼠日常状态,提升体质量、饮食饮水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增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提高IL-2、IL-6、TNF-α及IFN-γ含量,以上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冬虫夏草对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李如意 林也 魏艳霞 李鑫 邵峰 黄惠勇 秦裕辉 蔡雄 刘平安 宋厚盼关键词:冬虫夏草 环磷酰胺 免疫功能 枸杞丹参对rd10小鼠感光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枸杞丹参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rd10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枸杞组、丹参组、杞参组,C57野生型小鼠为空白组。TUNEL法检测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SOD、MDA、GSH-Px活力。结果枸杞组、丹参组、杞参组小鼠视网膜外层凋亡细胞数量均减少。枸杞组、杞参组SOD、GSH-Px活力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杞参组、对照组、丹参组MDA活力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结论枸杞丹参对视网膜色素变性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抑制感光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视功能。 欧晨 彭俊 蒋鹏飞 田野 姚震 杨毅敬 宋厚盼 彭清华关键词:枸杞 丹参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变性 滋阴明目丸干预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滋阴明目丸干预视网膜色素变性(RP)模型小鼠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将12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48只rd10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乐盯组和滋阴明目丸低、高剂量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30 d。HE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形态,测定外核层厚度和层数;视网膜电图检测视网膜功能,测量A波振幅和B波振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视网膜全层厚度;数字PCR检测穆勒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FAP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视网膜明显损伤,外核层厚度和层数明显降低,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和B波振幅明显减小,视网膜全层厚度明显变薄,视网膜GFA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滋阴明目丸低、高剂量组小鼠视网膜形态明显改善,外核层厚度和层数明显增加,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和B波振幅明显增加,视网膜GFA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滋阴明目丸高剂量组小鼠视网膜全层厚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明目丸可通过阻断穆勒细胞胶质化修复RP小鼠视网膜组织损伤,增加视网膜厚度,改善视网膜功能。 曾梅艳 熊萌 仇婧玥 喻昶 欧晨 宋厚盼 宋厚盼 秦裕辉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新思路探索 被引量:12 2015年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为了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医学人才,需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作者从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数字化色诊、数字化舌诊、数字化脉诊、中医辨证软件的使用和开展《中医诊断学》网络慕课等方面探索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培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医专业学生,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宋厚盼 黄惠勇 谷捷 李鑫 魏艳霞 余黄合 李如意 彭彩云 蔡雄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 PBL 数字化教学 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 被引量:22 2016年 中医学是源于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不仅涵盖了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中医诊断学是我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所有本科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该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内容零散、包含许多中医术语,传统灌输式授课法容易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抽象繁杂的感觉. 宋厚盼 黄惠勇 凌智 李如意 魏艳霞 李鑫 蔡雄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