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小肠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细胞
  • 1篇改良法
  • 1篇大鼠小肠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作者

  • 2篇周广东
  • 2篇施诚仁
  • 2篇姚晓虹
  • 2篇周莹
  • 2篇宗莉娟
  • 2篇殷德民
  • 1篇谢峰
  • 1篇曹谊林
  • 1篇朱英坚
  • 1篇刘伟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改良法分离大鼠IOUs构建小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采用改良方法分离大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IOUs),鉴定IOUs裸鼠体内发育能力。方法取出生5~8d大鼠的小肠组织,采用改良分离法获得IOUs,与细胞外基质胶混合后植入裸鼠皮下,定期取材,组织学鉴定。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分离时间明显缩短,体内植入所有实验组均有多个囊泡样组织形成,植入2周后部分囊腔凹陷可见隐窝样结构,2周后部分囊泡内壁可见分化较成熟的上皮细胞突出,类似绒毛结构;上皮下可见少量平滑肌样细胞围绕囊状管腔周围。结论初步证实改良方法分离出IOUs用于组织工程肠管构建的可行性,并为出生后组织修复重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周莹施诚仁姚晓虹刘伟周广东殷德民宗莉娟
利用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构建大鼠小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采用多聚体管样支架种植大鼠仔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植入成年同基因大鼠体内,初步探讨大鼠肠管组织工程构建的可行性。方法分离5~7dWistar雄大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载入管样多聚体可吸收支架,植入5只近交系成年雌大鼠体内大网膜,共10个细胞支架复合物。定期取材,大体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复合物组织结构鉴定。结果所有10个植入的复合物均有囊样组织生成,直径约0.2~1.4cm,囊壁组织结构类似小肠黏膜层。3~5周绒毛形态最佳,11周多聚体支架完全吸收。新生小肠壁有薄弱的定向排列平滑肌细胞围绕绒毛隐窝基部,似黏膜肌层,PGP9.5,Desmin染色少见。结论采用多聚体管样支架种植大鼠小肠上皮类器官单位可以形成形态与自体小肠相似的小肠黏膜层,上皮与平滑肌样细胞相互作用促进组织排列重构,上皮吸收功能有待鉴定,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小肠组织工程构建以及成体组织修复发育的研究。
周莹施诚仁姚晓虹刘伟周广东曹谊林朱英坚谢峰殷德民宗莉娟
关键词:小肠上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