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寿迪文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2篇药组
  • 2篇中药组
  • 2篇中药组合物
  • 2篇门诊
  • 2篇老年
  • 1篇当归
  • 1篇当归补血汤
  • 1篇地黄
  • 1篇血清
  • 1篇血清MCP-...
  • 1篇血汤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性
  • 1篇药房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反应
  • 1篇药疹
  • 1篇药制剂

机构

  • 7篇浙江省中医院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浙江省安吉县...

作者

  • 12篇寿迪文
  • 2篇张昕
  • 2篇何慧英
  • 1篇智屹慧
  • 1篇崔勤敏
  • 1篇姚莹
  • 1篇朱美飞
  • 1篇曹毅
  • 1篇王京霞
  • 1篇黄李法
  • 1篇吕圭源
  • 1篇陶茂灿
  • 1篇马伟斌
  • 1篇黄立权
  • 1篇许家鸾
  • 1篇雷澍
  • 1篇王灵聪
  • 1篇郭建辉
  • 1篇姜涛
  • 1篇江荣林

传媒

  • 2篇新中医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调控PI3K/Akt/mTor通路修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脑血管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脑组织血流的再灌注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方面的机制相对较为复...
张昕黄李法叶辉姜涛寿迪文
关键词:姜黄素
文献传递
补阳还五汤不同剂量黄芪治疗老年脑卒中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应用不同剂量黄芪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2组均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低剂量组黄芪为45 g,高剂量组黄芪为120 g,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指标(内皮素、血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临床疗效。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低剂量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2项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2组内皮素、血沉、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值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中应用高剂量(120 g)黄芪可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利于血液黏度的降低,效果更佳。
寿迪文
关键词:脑卒中老年补阳还五汤
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对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比较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较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MDA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均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含量,降低肝组织MDA的水平,肝脏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结论: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两者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两者的作用机制与其提高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姚莹寿迪文崔勤敏
关键词:南五味子北五味子木脂素四氯化碳
正清风痛宁致药疹32例临床分析及预防策略被引量:8
2006年
寿迪文何慧英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药疹药物反应
某医院中药房门诊13496张中草药处方的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对13 496张中草药处方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从中发现共性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用于指导临床规范处方质量.方法 将浙江省中医院2014年1-12月中药房门诊的13 496张中草药处方,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主要考察处方中如下项目:一般项目、处方类别、处方的设计及药味的排列、药味数、药名书写与药物剂量、常用药物的使用频率、药物用法.结果 13 496张中草药处方中,内服方占67%,外用处方33%.4味药一排的处方占91.5%;5味药一排的占6.5%.10味药以下处方占16.5%;11~20味的占70.1%;21~28味的占13.4%;处方中一般项目书写不清及涂改的比例占9.9%,药名不全、极易混淆的处方比例占4.3%,药名不规范/同音不同字的处方占1.4%.药物超量、需要医生重新确认的处方占7.7%;药物用法未写明的处方占9.3%.处方中常用的配药有甘草、茯苓、黄芪、柴胡、党参、川芎,使用率为56%;川贝、三七、西洋参等贵重药品的处方率为15%.结论 临床中草药处方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院内加强对处方的规范管理.只有提高中医处方的质量才能减少问题处方给临床实际工作和患者可能带来的不利.
寿迪文
关键词:中药房门诊中草药处方
天麻钩藤饮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轻型颅脑损伤(m TBI)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m TBI患者73例并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谷维素10mg+吡拉西坦0.8g/次,3次/d),天麻钩藤饮组(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5g/次,3次/d),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3、7、10、14天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及第2代运动脑震荡评估量表(SCAT-2)评分、标准化脑震荡评分量表(SAC)评分。结果治疗第3、7、10、14天两组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逐渐降低,但研究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下降值更大;同时点的SCAT-2、SAC量表评分表明,研究组上升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可减轻mTBI患者的炎症反应产生脑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昕黄李法寿迪文李徐陈祖鹏杨超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
当归补血汤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对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当归补血汤进行5种当归与黄芪的不同配比(1∶1、1∶2、1∶5、1∶7、1∶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阿魏酸以及芒柄花素分别进行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检测。结果:对照样品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及回收率均满足标准;随着黄芪配比上升,黄芪甲苷、阿魏酸、芒柄花素含量上升,至1∶5(当归∶黄芪)时达最高值,后逐渐降低。结论:当当归补血汤内当归与黄芪配比为1∶5时,黄芪甲苷、阿魏酸及芒柄花素的含量最高,可保证配方药效充分发挥,需引起临床重视。
寿迪文马伟斌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黄芪甲苷阿魏酸芒柄花素
复方生发Ⅰ号胶囊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复方生发Ⅰ号胶囊对SD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三个受试组分别用复方生发Ⅰ号胶囊2.1g/kg、1.05g/kg及0.74g/kg连续灌胃给药7天。分别测定给药前后大鼠血液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HS)、中切变率下全血黏度(MS)、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LS)、血浆黏度(PV)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刚性指数、电泳指数、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结果:复方生发Ⅰ号胶囊能明显降低SD老年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红细胞压积,降低全血还原黏度,降低SD老年大鼠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大鼠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复方生发Ⅰ号胶囊能明显改善SD老年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何慧英寿迪文郭建辉
关键词: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丹参3‑9份、红花1‑5份、川芎或当归1‑5份、山楂2‑6份、枸杞1‑5份、藁本0.5‑3.5份、羌活...
何慧英许家鸾寿迪文吕圭源曹毅陶茂灿马丽俐王京霞
文献传递
我院门诊老年患者中成药使用合理性分析与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老年患者中成药使用情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22年1—6月门诊处方,从中选取老年患者使用中成药的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药品说明书对使用中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门诊老年患者中成药使用率为22.71%;患者就诊科室较多的为骨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门诊老年患者使用中成药剂型以胶囊和丸剂为主,构成比分别为43.25%、15.60%;门诊老年患者中成药使用频度较高的是麝香保心丸、大活络胶囊、右归胶囊。其中百令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和金天格胶囊DDDc值较大;单味中成药使用率为73.95%,两味中成药使用率为24.3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为肾衰宁胶囊。结论:医院门诊老年患者中成药应用稍欠合理,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与给药剂量不适宜,仍需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
谢缤瑶蔡卫军孟登科寿迪文
关键词:老年患者中成药合理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