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相雯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学
  • 3篇美学
  • 2篇冯至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文学
  • 1篇人性
  • 1篇人性美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创造
  • 1篇审美创造力
  • 1篇审美活动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创作
  • 1篇诗学
  • 1篇诗学思想
  • 1篇实验文学

机构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日照广播电视...

作者

  • 6篇尹相雯
  • 1篇杨守森
  • 1篇李维智

传媒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东南传播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文学实验与灵魂探险——论残雪的文学创作
2024年
残雪是一位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当代现象级作家。她不断进行文学实验,并提出了“新实验”文学的概念。从早期的《黄泥街》《苍老的浮云》,到1980年代后期的《突围表演》,再到近期的《激情世界》,残雪始终致力于通过文本实验和叙事话语创新,探索自我的深度和灵魂的深渊。残雪对“自我”有着深刻的认识,并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深入阐释和高度评价。然而,她的作品是否真的达到了她自己所评价的高度,还需要文学史的检验。
尹相雯
关键词:残雪
冯至诗学思想初论
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是优秀的作家、文学家、理论家,是'诗人型的学者和学者型的诗人和翻译家'.作为一个在中外诗坛上都有重要影响的诗人、翻译家、理论家,冯至在文学批评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冯至的诗作中蕴含着...
尹相雯
关键词:冯至诗学思想比较诗学文艺美学诗歌创作
文献传递
谈冯至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
2006年
冯至的诗作,不单纯是受到外国文学尤其是德国浪漫派诗的影响,更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色彩,与中国古典文学有着血脉相承的深刻联系,是一种中西文学交流、碰撞后的汇合。冯至的诗词中化用了不少古典诗词,却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他在诗歌中穿插着若干历史典故,却如“水中着盐”。不着痕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则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意蕴。此外,冯至还具有中国古代文人兼济天下与消极避世的矛盾心态,其诗歌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学讲求的中和之美相契合,这些都在冯至的诗作中有明显体现。
尹相雯
关键词:冯至中国古典文学
美学视域下对高校校报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高校校报是在校园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与载体,是学校党委的"耳目喉舌",是展示学校形象与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也是学校联系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高校校报承担着引导舆论、交流经验、陶冶情操、传递信息的任务,对大学生具有实施美育的功能和使命。本文试以美学视域,谈谈对高校校报的几点思考。
尹相雯
关键词:高校校报高校宣传审美创造力人性美审美活动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与生命根基被引量:1
2024年
文学理论,就其基本价值取向而言,首先应是关乎文学实践,能够助力于文学事业发展与繁荣的理论。但近些年来,在我们的文论界,更多见远离文学的“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由于缺乏“接地性”,尤其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现场关注不够,不能切实回答文学自身的问题,文学理论已愈来愈呈现出在文学理论从业者圈子中“内循环”的趋势,因而也就削弱了其应有的价值、成就与影响。
杨守森尹相雯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实践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电视剧《渔岛怒潮》特色评析
2016年
在影视创作市场化、红色经典被肆意改编的商业环境中,大型电视连续剧《渔岛怒潮》用现代影视艺术手法,重温记忆,传承经典,在主题思想、叙事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探索突破,彰显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品格,实现了小说与影视、经典与改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良好结合,为红色经典改编影视剧提供了宝贵经验。
李维智尹相雯
关键词:电视剧艺术价值美学品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