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展玉涛

作品数:137 被引量:912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8篇细胞
  • 35篇纤维化
  • 33篇肝纤维化
  • 32篇脂肪
  • 31篇肝病
  • 28篇脂肪性
  • 27篇酒精
  • 27篇酒精性
  • 26篇非酒精性
  • 26篇非酒精性脂肪
  • 26篇非酒精性脂肪...
  • 26篇非酒精性脂肪...
  • 25篇脂肪性肝病
  • 23篇酒精性脂肪性...
  • 23篇非酒精性脂肪...
  • 20篇食管
  • 17篇流病
  • 17篇反流
  • 16篇食管反流
  • 15篇星状细胞

机构

  • 99篇首都医科大学
  • 34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北京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大学肝病...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 1篇北京市社区卫...
  • 1篇南京铁道学院

作者

  • 137篇展玉涛
  • 29篇李定国
  • 23篇李莉
  • 22篇魏红山
  • 22篇张川
  • 18篇黄新
  • 17篇王志荣
  • 16篇姜佳丽
  • 16篇郭宝娜
  • 15篇陆汉明
  • 15篇陈婧
  • 15篇郭子皓
  • 14篇刘宾
  • 13篇徐芹芳
  • 10篇毕春山
  • 7篇高福生
  • 6篇陈颖伟
  • 6篇王凝
  • 6篇李丽
  • 5篇王天佑

传媒

  • 1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3篇实用肝脏病杂...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中华肝脏病杂...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7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华消化杂志
  • 6篇临床荟萃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国外医学(消...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内...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刊
  • 2篇药品评价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12篇2006
  • 1篇2005
  • 6篇2004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F-κB与肝细胞功能调节被引量:2
2000年
NF-κB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的转录调控因子,具有多种转录调节活性,决定细胞因子、活化因子、生长因子和粘附分子及某些急性期反应蛋白的转录活性的调控,在正常及疾病状态下均有广泛表达,体内可被多种刺激因子活化,包括细胞因子、紫外线及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NF-κB不适当的激活将导致多种病理过程,如肝细胞损伤、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哮喘、肺纤维化、肾小球肾炎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反,NF-κB活性的过度或持久抑制将导致细胞生长的抑制、凋亡的发生及免疫状态的异常。本文综述NF-κB的活性调控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其活性变化对肝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及NF-κB活性的药物干预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
魏红山展玉涛
关键词:NF-KB肝细胞损伤转录激活因子药物疗法
饮酒与消化道肿瘤
2018年
患者王某,男,58岁,饮酒30年,平均每天饮白酒6两,因腹胀、食欲减退来医院就诊,门诊进行B超等检查初步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伴腹水,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应用利尿药物及保肝药物等治疗后病情好转,腹水基本消失,之后给患者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患者有食道癌.
展玉涛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饮酒肝硬化伴腹水肠镜检查医院就诊食欲减退
联合应用粉防己碱与甘草酸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王志荣李定国陈锡美魏红山黄新展玉涛徐芹芳陆汉明
关键词:粉防己碱甘草酸层粘连蛋白放射免疫法I型前胶原
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2000年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肝脏“创伤愈合”反应,其主要病理特点是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多积聚和沉积。近十几年来,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们仅将有关肝纤维化细胞学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
展玉涛
关键词:肝纤维化病理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肝活检证实的NASH(42例)、单纯性脂肪肝(28例)和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RBP4水平。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RBP4对NASH的诊断价值。结果 NASH患者血清RBP4水平为37.11±7.68mg/L,明显高于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2.83±6.33mg/L,P<0.01)和对照人群(19.38±5.46mg/L,P<0.01);RBP4诊断NASH的AUC为0.80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6%和76.6%。结论NASH患者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诊断NASH的敏感指标之一。
李丽闵若谦展玉涛赵淑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肝纤维化发生被引量:37
2001年
目的 组织纤维化的发生与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 angiotensinsystem ,RAS)激活有关。本研究 ,旨在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 1型 (AT1)受体阻断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疗效 ,以期明确RAS在肝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并对AT1受体在肝内表达的特点及肝星状细胞 (HSC)是否表达该受体作初步探讨。方法 给予SD大鼠CCl4 的同时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 (10mg·kg-1·d-1)和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 (10mg·kg-1·d-1) ,共 6周。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肝组织AT1受体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均可显著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 (P <0 .0 5 ) ;联合应用相同剂量的依那普利和氯沙坦疗效与单独应用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可抑制氯沙坦治疗后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升高 (P<0 .0 5 )。正常大鼠AT1受体主要表达于血管壁 ,在肝纤维化 ,该受体分布与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纤维间隔分布一致。结论 肝纤维化的发生与RAS激活有关 ,RAS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但联合应用转化酶抑制剂和AT1受体阻断剂 ,并不增加其抗纤维化疗效。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 ,肝星状细胞功能的改变可能与其表达AT1受体有关。
魏红山李定国陆汉明展玉涛王志荣黄新徐芹芳陈颍伟
关键词:肝纤维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疗法疗效
食管癌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王凡展玉涛刘宾
关键词:食管肿瘤甲基化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诊治
2006年
展玉涛
关键词:糖尿病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诊治血糖升高肥胖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7
2014年
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大量饮酒、突然戒酒引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轻者表现为震颤、多动、出汗、心动过速、焦虑和睡眠障碍,重者表现为幻觉、癫痫和震颤性谵妄。酒精戒断综合征多发生于戒酒后的72h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总体死亡率为1%-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酗酒者的不断增多,酒精戒断综合征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掌握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展玉涛孙洪强
关键词:酒精戒断综合征震颤性谵妄长期大量饮酒心动过速睡眠障碍
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0例GERD典型症状患者,全部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resolution manometry,HRM)和24 h食管动态p H阻抗监测,根据HRM结果,分为动力正常组、失蠕动收缩组、弱蠕动收缩组、间断收缩组。分析食管动力学障碍不同亚型及正常食管动力患者胃食管病理性反流情况。结果 40例典型GERD症状患者中动力正常组10例(25.0%),失蠕动收缩组11例(27.5%),弱蠕动收缩组19例(47.5%),间断收缩组30例(75.0%)。失蠕动收缩组及弱蠕动收缩组反流次数明显多于食管动力正常组(96.7±65.5、92.7±49.1 vs 69.5±31.3,P<0.05),以弱酸反流(53.3±52.2、47.7±34.6 vs 20.3±15.3,P<0.05)为主;而病理性酸暴露程度无明显差别。与食管动力正常组相比,间断收缩组患者总p H<4时间(%)明显升高(8.4±3.9 vs 14.3±7.6,P<0.05);De Meester评分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43.9 vs 50.6±60.6,P>0.05)。结论食管收缩力差的患者更易出现反流次数增加且以弱酸反流为主;而食管收缩模式障碍的患者则与食管远端酸暴露更为相关。
李莉郭子皓郭宝娜陈婧姜佳丽展玉涛张川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