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彩凤

作品数:137 被引量:454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46篇农业科学
  • 3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篇基因
  • 30篇附红细胞体
  • 22篇小鼠
  • 17篇细胞
  • 16篇动物
  • 16篇猪附红细胞体
  • 12篇多态
  • 10篇多态性
  • 9篇蛋白
  • 8篇染色
  • 8篇染色体
  • 8篇克隆
  • 7篇动物模型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核型
  • 6篇体重
  • 5篇真核
  • 5篇真核表达
  • 5篇真核表达载体

机构

  • 91篇辽宁医学院
  • 40篇锦州医学院
  • 17篇辽宁医学院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锦州医学院附...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中化集团...
  • 2篇锦州市疾病预...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济宁市妇幼保...

作者

  • 137篇巴彩凤
  • 53篇苏玉虹
  • 20篇朱宝芹
  • 14篇赵微
  • 13篇韩喜彬
  • 12篇苏荣健
  • 11篇宋慧娟
  • 10篇张轶博
  • 10篇冯会权
  • 8篇张轶博
  • 8篇王光川
  • 8篇单思
  • 8篇曾瑞霞
  • 8篇王玉彬
  • 6篇杨蕾芳
  • 6篇郭多
  • 5篇刘艳华
  • 5篇聂茹
  • 4篇吕金钢
  • 4篇王立辛

传媒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畜牧与兽医
  • 10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中国生物制品...
  • 8篇中国人兽共患...
  • 7篇现代畜牧兽医
  • 6篇锦州医学院学...
  • 6篇中国比较医学...
  • 5篇辽宁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实验动物...
  • 3篇医学与哲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饲料研究
  • 2篇遗传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生物化学...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18篇2008
  • 13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89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istar大鼠和SD大鼠的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究封闭群实验大鼠的遗传质量评价方法,利用下颌骨形态和微卫星检测对辽宁省2个单位的Wistar大鼠和SD大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取大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用PCR-PAGE进行多态性分析,常规方法测定下颌骨形态学指标。结果显示:2个单位Wistar大鼠和SD大鼠的下颌骨参数分别有2个和1个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0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基因型数、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都较接近,A单位的Wistar大鼠和SD大鼠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B单位。可见,2个品系在2个单位间的遗传距离相近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
王立辛苏玉虹韩喜彬巴彩凤
关键词:WISTAR大鼠SD大鼠
犬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检测犬MC1R基因中两个序列T105A和R306Ter的基因多态性,为遗传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实验用犬奠定基础。方法以224只犬为实验材料,对犬MC1R基因T105A片...
巴彩凤郭多苏玉虹朱宝芹
关键词:MC1RPCR-RFLPPCR-SSCP
文献传递
猪IGF2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李虹巴彩凤苏玉虹
关键词:IGF2基因多态性检测经济性状F2代
维生素C对热应激小鼠肝脏HSP70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小鼠肝脏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实验研究,验证在夏季高温季节运输过程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VitC)对热应激缓解作用的可行性。方法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温对照组,B组为热应激组,C组为实验组(热应激+VitC组),B、C组在恒温箱内30℃饲养6 h,于实验后处死各组小鼠,取其肝脏组织,利用半定量法和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技术检测HSP70的表达情况,做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B、C组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B组均高于C组(P均<0.05)。结论饮水中添加VitC使HSP70的表达趋于正常,对热应激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韩喜彬谢建中巴彩凤王光川
关键词:小鼠热休克蛋白质70热应激维生素C
高渗盐水联合牛磺酸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牛磺酸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高渗盐水预处理组(C组)、牛磺酸预处理组(D组)和高渗盐水联合牛磺酸预处理组(E组)。参照Pringle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6h后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和肝脏的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6h后血清ALT、AST、LDH和MDA水平比较,B、C、D和E组明显高于A组(P<0.01),C、D和E组明显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明显高于E组(P<0.05);血清SOD水平比较,A、C、D和E组明显高于B组(P<0.01),E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损害最重,C、D组次之,E组最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大鼠肝细胞凋亡率B、C、D和E组明显高于A组(P<0.01),C、D和E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高渗盐水和牛磺酸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玉彬巴彩凤
关键词:牛磺酸再灌注损伤肝脏
犬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利用PCR RFLP和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犬MC1R基因中两个序列T10 5A和R30 6Ter的基因多态性 ,为遗传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实验用犬奠定基础。方法 以 2 2 4只犬为实验材料 ,对犬MC1R基因T10 5A片段和R30 6Ter片段分别进行PCR RFLP和PCR SSCP分析 ,并且分别对具有RFLP和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 ,找出等位基因的差异位点。结果 经对犬MC1R基因的PCR RFLP分析 ,发现犬MC1R基因的T10 5A序列具有多态性 ,表现为三种基因型 :AA、AB和BB。通过对具有RFL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 10 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由G到A的单碱基突变 ,该突变导致第 10 5位氨基酸发生由精氨酸向苏氨酸的改变 ,此外在第 2 0 7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还发现由A到G的单碱基突变 ,并产生了一个Hha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同时 ,经过犬MC1R基因的PCR SSCP分析 ,发现犬MC1R基因的R30 6Ter序列具有多态性 ,表现为三种基因型 :CC、CD、DD。通过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发现 ,MC1R基因在编码第 30 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一个由CGA到TGA的终止突变 ,而使翻译终止。结论 利用PCR RFLP和PCR SSCP分析技术证实犬MC1R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
巴彩凤郭多苏玉虹朱宝芹
关键词:MC1R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氨基酸
昆明小鼠和ICR小鼠的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探究封闭群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评价方法,利用脏器指数和微卫星检测对辽宁省两单位的昆明小鼠和ICR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10个多态信息丰富的微卫星位点,以PCR-PAGE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常规方法测定脏器指数。结果表明:两单位KM小鼠和ICR小鼠的体重和部分脏器指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10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基因型数、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都较接近,A单位的KM小鼠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B单位,B单位的ICR小鼠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A单位,两品系在两单位间的遗传距离相近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
王立辛苏玉虹韩喜彬巴彩凤
关键词:小鼠
猪calsarcin-2基因cDNA的克隆与测序被引量:4
2006年
Z线是多种蛋白质通过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构成具有特定结构的蛋白复合体。在肌细胞发育与分化过程中,Z线的结构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并且Z线能够调节骨骼肌与心肌细胞的收缩。目前,利用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已将一些蛋白定位于Z线,根据它们在Z线的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蛋白的某一部分肽段位于Z线,
刘东鑫朱宝芹巴彩凤苏玉虹
关键词:基因CDNA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复合体分化过程细胞发育蛋白定位
Cofilin蛋白功能及活性调节被引量:25
2007年
Cofilin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ofilin的基本功能是在细胞内结合和解聚F肌动蛋白(F-actin),其活性是通过磷酸化、去磷酸化、磷酸肌醇、pH改变等进行调节.cofilin介导了细胞内的信号途径,从而调节肌动蛋白骨架的重组,对肌肉形态发育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各种有机体中发现了许多特征性的cofilin蛋白同系物.其中鼠和人有2种cofilin蛋白:cofilin-1(non-muscle cofilin)和cofilin-2(muscle cofilin).本文根据目前对cofilin的研究结果,从cofilin蛋白结构、功能、活性调节、在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及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阐述.
赵微苏玉虹巴彩凤朱宝芹
关键词:COFILIN肌动蛋白肌肉发育活性调节
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Th17细胞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为分析附红细胞体感染后Th17细胞所发挥的免疫功能。采用RT-PCR及荧光抗体双标的方法检测小鼠脾脏IL-17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小鼠感染附红细胞体后,IL-17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Th17细胞在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发挥了重要的免疫作用,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蕾芳巴彩凤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RT-PCRTH17细胞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